骨盆骨折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质护理方法

2016-06-01 12:20张黎敏
保健文汇 2016年3期
关键词:骨盆流速下肢

●张黎敏

骨盆骨折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质护理方法

●张黎敏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质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骨盆骨折的患者,骨折类型为C1型、C2型、C3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1)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两组护理前后股静脉流速。结果:(1)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前股静脉流速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下股静脉流速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减少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骨盆骨折;血栓;优质护理

据美国学者统计在2015年欧洲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数达到150余万人。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症状多可表现肢体肿胀、疼痛,后期血栓脱落后会流入肺、脑等重要脏器,发生致死性事件[1]。如何减少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得发生成为本次研究重点。本文拟收集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骨盆骨折的患者,探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质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骨盆骨折的患者,骨折类型为C1型、C2型、C3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分别为(50.4±12.8岁;12例男,13例女;11例C1、8例C2型、6例C3型)、(44.8±10.7岁;14例男,11例女;10例C1、5例C2型、10例C3型),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无差异。

1.2 入选标准

(1)既往无下肢血栓性疾病者。(2)凝血功能正常者。

1.3 常规护理

健康教育,讲解骨折手术方法,宣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告知患者戒烟,低脂饮食,术后抬高患肢,定期进行按摩,遵医嘱进行护理。

1.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护理

1.4.1 手术前

(1)大部分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理、高危因素认识不足,护士要努力扭转患者认知错误,如“骨折手术后应该卧床,休息少动,以利于身体的康复”。护士告知患者如何进行踝关节的伸屈活动、膝关节的屈曲运动等,帮助其形成客观科学的态度。(2)与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心理交流,利用微信、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方式, 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3)护士在与患者交流中,注意礼貌用语、学会尊重患者,以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4)对于气候炎热的夏季,体液丢失过多,会造成血液浓缩,因此护士要告知患者多饮水,避免体内高凝状态。

1.4.2 手术中护理

(1)手术或创伤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密切相关,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要合理调整手术室温度,避免温度过度,造成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护士要将毛毯盖于患者身上,避免体内温度丢失,尤其是要保护好下肢,避免血管痉挛、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伤,或血小板凝聚。

1.4.3 手术后护理

(1)护士确保患者下肢处于舒适的体位,利于血液回流。(2)产后2h 后对患者下肢、踝关节、膝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同时双手挤压腓肠肌,充分利用肌肉泵的作用,促进静脉瓣的淤积血流回流心脏。(3)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翻身活动,踝关节、双足内收外展运动,趾部的主、被动活动。(4)饮食指导:有大肠排气后,以高蛋白、高纤维和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5)休息时可抬高下肢 , 加快血液回流。(6)术后早期在护士帮助下及时离床活动(7)手术后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异常状态,护士要根据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和医生共同挑战用药方案,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8)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可以借助血管超声来排除静脉腔有无异常血流信号。

1.5 观察指标

对比(1)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两组护理前后股静脉流速。

1.6 统计学

采取SPSS 19软件,样本率用χ2检验法,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2.2 两组护理前后股静脉流速

两组护理前股静脉流速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下股静脉流速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股静脉流速

3 讨论

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和保护盆腔内脏器,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占骨折总数的1%~3%。骨盆骨折后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但是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休息中会造成静脉血液流动缓慢,形成深静脉血栓。因此本次研究中我们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不仅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特点,还让患者早期下床运动,同时配合合理的饮食及生活方式,这对预防疾病形成具有极大的意义[3-5]。同样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下肢肿胀、疼痛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上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我们认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减少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单位:四川广安市人民医院)

[1]吕惠茹,郭晓英,陈静,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14,(7):34

[2]张秀梅,侯娜. 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4,35(12):2

猜你喜欢
骨盆流速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巩固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爱虚张声势的水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