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16-06-01 12:20江琴吴春丽
保健文汇 2016年3期
关键词:评量肝癌分数

●江琴 吴春丽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江琴 吴春丽

目的:研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肝癌介入治疗患者83例。83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和综合组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1)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的差异。结果:(1)综合组较之常规组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2)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相似,P>0.05;干预后综合组较之常规组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和疼痛感,值得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肝癌介入治疗;效果

肝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隐匿,具有较高死亡率,多数患者发病时处于中晚期,手术时机丧失,多采取介入注入化疗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但介入治疗也属于有创操作,患者可存在紧张焦虑心理,需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预防并发症发生。本研究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肝癌介入治疗患者83例。83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1例和综合组42例。所有患者经CT、MRI、超声等诊断方式确诊。

综合组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区间35-68岁,年龄均数(50.34±5.73)岁。常规组患者男25例,女16例;年龄区间35-66岁,年龄均数(50.17±5.2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入院后对患者进行住院环境介绍,介绍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说明介入治疗的目的、优点和安全性,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训练,说明术前准备事项和术中配合要点,解释术后制动目的和意义。(2)心理疏导。多数肝癌中晚期患者情绪低落,甚至丧失治疗信心和生活勇气,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3)并发症预防。术后2h可给予少量清淡饮食,术后2天可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低脂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术后为预防穿刺部位出血,可酌情给予沙袋压迫止血,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1)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1.0软件统计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数据,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以%表示,属于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以(`±s)表示,属于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

综合组较之常规组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1.

2.2 干预前和干预后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相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例数(%)]

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相似,P>0.05;干预后综合组较之常规组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改善更显著,P<0.05。如表2.

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相比较(±s)

表2 干预前和干预后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相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常规组干预后相比较,*表示P<0.05

组别时期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综合组干预前5.67±2.7256.92±3.9458.93±4.44干预后2.48±0.71#*36.33±3.42#*37.01±3.83#*常规组干预前5.65±2.7456.52±4.2559.43±4.34干预后4.43±0.59#49.92±3.75#50.12±3.94#

3 讨论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方案对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介入治疗时多数患者可存在肝区疼痛,甚至呼吸困难,加上患者对介入治疗了解不多,可存在焦虑恐惧心理,从而影响手术顺利进行。通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实现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提升其身心舒适度,使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2-3]。肝癌患者疼痛的发生跟栓塞物质阻断肿瘤血液供应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相关,也跟血管痉挛相关,通过疼痛护理干预,综合深呼吸法和药物减痛法,可有效减轻生理上的疼痛感,缓解疼痛和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另外,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还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出血和发热等,需加强饮食护理,做好止血压迫,并适当进行药物降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术后康复进程[4-5]。

本研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综合组较之常规组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干预后综合组较之常规组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数降低更显著,说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和疼痛感,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1]可平,谢士彪,宋于生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76-77.

[2]黄恢淑,胡婷.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2):104-105,107.

[3]殷薇,邹磊,易凤琼等.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4,13(24):161-162,165.

[4]赵晓清.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43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1):144-144.

[5]苏颖颖,于惠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62-64.

猜你喜欢
评量肝癌分数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可怕的分数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算分数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