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变革:网络媒体深度报道新动向探析

2016-06-01 00:12宁怡楠
今传媒 2016年5期
关键词:内容为王深度报道网络媒体

宁怡楠?

摘 要:从纸张、声音、视讯,再到电脑、手机,传播介质的日新月异,而从业者们不断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的进取之心从未停歇。文章从深度报道未来的发展机遇、潜在受众、技术创新方面介入,分析和探讨了深度报道未来更大的受众空间、海量信息泛滥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以及网络平台上深度报道的叙事模式和版面创新方面的探索。抓住机遇、适时变革,深度报道在网络媒体平台依旧可以拥有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

关键词:网络媒体;深度报道;内容为王;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5-0078-02

深度报道的概念在新闻学界由来已久,但目前对于深度报道的概念还没有清晰一致的界定,对于深度报道的方式也是百家争鸣。其中关于深度报道的一个较为简洁、清晰的定义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哈钦斯报告》中所表述的:“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杜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不同于消息、通讯等题材,深度报道要求记者具有统摄性的思维,熟练运用逻辑结构来写作,文章需要具备可读性和知识性,让人思考,引人入胜[1]。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电视媒介发展日益繁荣之时,最初只在报纸上刊发的深度报道也面临着一场如何适应电视生态的媒体改革问题。而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的开办则探索出一种以电视深度报道为载体的舆论监督模式,除去当时较为宽松的媒体环境的影响,但就内容质量而言,其新闻叙事、报道等方面对当下深度报道的发展依旧有着诸多可供学习之处。

那么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面对传统媒体的重重困境和网络媒体的探索发展,植根于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在网络媒体上真的没有发展的空间吗?

一、网媒作深度报道仍有空间

不少人目前对深度报道在网媒上的发展持以悲观态度,的确,深度报道在起初适应网络媒体之时总会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这些并不能成为阻挡深度报道继续发展的理由,事实上,严峻的现实情况往往与机会并存,在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目前所面临的重重困境背后也许亦面临着一些机遇。

1.潜在的未来受众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飞速发展,在进入中国的20年以来为社会各行业都带去了深刻的影响,金融、教育、工业、农业等,如今也延伸到媒体行业。20年间互联网从新生事物变成了主战场,中国的上网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并出现低龄化趋势。笔者曾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五年的数据进行汇编,从近五年的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可见10~39岁依旧为上网的主要年龄段,40岁及以上年龄的网民比例呈不断的波动上升趋势,而10~19岁则明显波动下降(如表1所示)。

40岁及以上年龄的网民比例呈不断的波动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网络接入环境日益普及、媒体宣传范围广泛,增加了中老年群体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正是人口的老龄化。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会依旧存在,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以青年为主的网民结构会被逐渐打破,以休闲娱乐为目的而上网的年轻人在一定程度上会随着自己不断的接触社会而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社会问题上,这不仅对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更为致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深度报道赢来更为广阔的受众市场。

“需要再等个三到五年,或许更短的时间。”台湾东森新闻云董事长李传伟曾在2015年5月的“两岸新媒体发展论坛”中提到深度报道依旧有需求。时下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如今仍然以年轻人为主,新闻也更多地呈现出了年轻化的特点,放眼望去尽是娱乐新闻和体育新闻,然而随着趋势的发展,未来45岁以上的群体将会成为一股新兴力量,而他们的关注点将更多地在深度报道上。

2.海量信息泛滥,内容为王依旧适用

以新浪网页新闻《工会界:延迟退休每年或减少700万个就业岗位》为例进行搜索,则会发现这则新闻在凤凰时尚、光明网、中国日报中文网、中国经济网等各大网站均有刊登,而且所有网站关于该则新闻的内容全部一样。新媒体虽然有着海量的信息,但大量的重复或者无用的信息依旧随处可见,这种千篇一律的同质化报道可能一定程度上便利受众对信息的查找,但是在更多情况下,新媒体并没有引导读者对新闻更深入地解析和思考。

当然,现今的网络媒体并非没有原创深度报道的存在。如澎湃新闻就以原创和高品质的内容作为发展的一大重要策略,是在网络媒体上发展深度报道的典型案例。针对目前网络新闻同质化高、新闻主题不鲜明等现状,澎湃新闻提出“时政”和“思想”两大口号致力于做高品质的深度新闻,确实收到了明显效果,而2015年6月份《今日头条》因为涉及内容侵犯传统媒体以及新闻记者的知识产权而受到起诉,互联网新闻转载的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日后“内容为王”仍是新闻媒介发展的一大基石[2]。

包容性、海量性是网络的属性,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倾听到对一个事件的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网络需要浅泛的消息类的报道,但更需要那些高质量的深度报道。当前的网络媒体拥有着海量的信息,但真正高质量的内容少之又少。深度报道作为曾经纸媒的“王牌”报道,似乎伴随着纸媒的衰落而日益失去它应有的光辉,但也许就如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所说:“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高质量的新闻内容是受众不变的需求,它超越着传播介质的变化,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初步阶段更是需要学习借鉴传统媒体的优秀之处。

二、“内容为王”需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

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虽然有着种种潜在的发展空间,但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仍不容小觑。而在此情境下我们更需要审时度势,将内容为王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在议题设置、新闻叙事、版面设计上做出改变。

首先,把握网媒属性展开新闻叙事。传统媒体学的意理研究认为媒体只是传送通道,并不会影响内容的制成,新闻内容的传播可以不受新闻媒介的影响,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媒体特性,而过度注重新闻叙事。与之相反的另一个观点则认为讲好一个新闻故事,完全以新媒体带来的新科技条件为基础,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往往受科技决定论影响,乐观地拥抱新的媒体表达方式,却很少考虑新媒体也可能造成的负面结果或破坏既有活动,没有把握网媒属性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来引导受众[3]。因此,辩证地看待新媒体对新闻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十分重要,需要充分尊重媒体属性,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种种便利,用一个好的新闻故事来引导受众,而不只是被新媒体工具牵着走。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互联网平台上深度报道能够拥有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更多的呈现方式,使报道样式和形态更为多样,而且能够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来吸引更多的受众。普利策新闻奖从2010至2014连续的五年中都有颁发给网络新闻机构的奖项,而细数历年获奖的网络新闻作品,原创的深度报道是其共有特征,而在报道方式中,图片、图表、视频、超链接等手段则成为网络原创深度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12年赫芬顿邮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一组名为《战争之外》的报道为例,该专题不仅配有图表、视频、超链接等辅助读者阅读,更是将视频或报道内容通过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进行分享。而借助社交平台,新闻机构不但更好地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力,还可以第一时间获得读者的反馈信息,并与读者进行实时互动。

其次,探索新的网络新闻版面。相对于报纸的编排,网络新闻版面目前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早先在面临新媒体冲击之时,传统媒体曾在一段时间掀起过纷纷创办电子报的浪潮,而如今其中的大多数却陷入冷寂,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所主办的“全国电子报刊大全”网站上,有不少电子报网页被注销或是改版,亦或最后的编辑时间被永远定格。而在探索阶段中,电子报形式在网络媒体上所显现的种种不适应性,也为后来网络新闻版面的不断改进提出要求。

事实上,网络新闻目前已逐渐摆脱传统媒体的痕迹,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改版,国内网站在新闻版面形式上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从最初电子版的单一版面到网络版形式多样,再到独立网站阶段的独具特色、变化多端的排版,网络新闻已逐步形成较为符合新媒体特质的新闻编排方式。比如类似Medium、虎嗅、华尔街见闻、澎湃、简书等网站,界面简洁大方、条理清晰,没有堆砌、冗长,却有适宜阅读的字体和加以说明的图片以及和网络受众的良好互动,在浏览网络新闻时,受众的良好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阅读兴趣。

对于深度报道来说,需要在对网络媒体的特性加以界定的基础上解析网络媒体深度报道对版面设计的要求,从形式内容统一、版面设计与新闻内容融合;色彩清晰明朗、注重整体和谐统一;巧用“留白”、突出主题等角度不断探索网络媒体深度报道的版面设计[4]。以澎湃新闻网页为例,每页置顶的头条新闻都会在左侧配以近似625×360像素的新闻图片,且图片与新闻内容相贴切,在图片右侧的标题选用较大的二号字体并加粗,标题下方有一小段来自文章精华部分的文字,选用的是较小的五号字体。而在头条左下方则配有“卡片”“列表”的选择标识,可以自由选择让下方新闻呈块状或条状分布,在总体上,这样的版面给受众的阅读体验较为良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受众的阅读兴趣。

三、结 语

有人曾说媒体并没有创造任何东西,的确,媒体并不能改变受众,只能引导受众,那么,媒体的意义是什么呢?也许正如电影《聚焦》中总编辑最后说的:广泛的而立即的引起读者的关注。而作为媒体从业者,正是在互联网海量信息同质化、娱乐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系统、严谨地说出事实真相才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在未来,即使在网络媒体平台,内容精良的、与受众利益切实相关的深度报道依旧被潜在受众深刻的呼唤着,不仅如此,深度报道还须借助网络媒体所独具的传播优势,做到“内容为王”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努力使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力丹.深度报道“深”在哪儿[J].新闻与写作,2004(4).

[2] 陈曼琼.从“澎湃新闻”看纸媒的新媒体转型[J].传媒观察,2014(11).

[3] 陈雅慧.探索网络叙事新方向[J].新闻学研究,2014(10).

[4] 刘丽娜.浅谈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版面设计[J].文化研究,2014(3).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内容为王深度报道网络媒体
广播融合发展中的取胜之道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营销作辅,内容为王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网络媒体公信力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