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研究

2016-06-02 17:31满志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择业观贫困大学生就业观

满志英

摘 要 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毕业生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当前社会还没有建立完成的就业机制,与家庭各方面情况优良的学生相比,贫困生面临着更大压力。本文主要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进行分析,对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一定措施,希望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就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择业观 就业观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1心理因素

由于贫困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都来自比较偏远山村,长期贫困的生活让贫困生形成了强烈自卑感,他们不但不能正视自我,而且存在孤独、矛盾的心理状态。虽然在学习中他们很努力,但是自卑心理却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影响,让他们丧失了自信心。毕业来临的时候,学生才领会到自己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欠缺,很多学生都选择了逃避,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家长始终认为他们是家庭的希望,但是由于心理压力和思想因素的影响,导致贫困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学生正常就业。

1.2家庭经济

毕业阶段会耗费大量资金在制作简历、复印、住宿费上,对贫困生的经济支出产生了很大影响。家庭原因导致贫困生时常为钱担忧,慢慢的在求职中丧失了底气,导致贫困生就业路越来越窄。

1.3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影响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毕业生的就业显然是一种角色追逐。很多学生之所以无忧无虑,主要由于家长凭借社会关系已经帮自己安排好了工作,市场就业竞争已经演变为“关系”和“背景”竞争。

1.4自我能力

由于性格偏差,导致贫困生交往范围非常狭窄,社会经验少、没有特殊喜好、综合素质差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了毕业生的正常就业。很多招聘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不仅从人才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而且还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由于贫困生的心理素质不强,很多学生在学校仅仅学习了书本知识,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正常就业。

2结业观和择业观对贫困生造成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变化不仅对大学生择业和就业发生了变化,而且对贫困生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部分:

2.1自主创业比较艰难

随着社会经济化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就业择业开始发生了严重转变。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选择自主创业道路。进行自主创业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还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对于贫困生而言,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贫困生很难得到经济辅助,虽然国家已经推出了很多大学生自主创业措施,但是由于经济能力产生的差距,家庭对学生自主贷款很不赞成,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界。

2.2理想就业很难实现

很多贫困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依然从社会价值和经济两方面考虑。经历了长时间的读书,很多家庭已经负债累累,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并还清债务,就不能成家。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开始与时代脱离,很多学生都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想法,经常事与愿违。

2.3就业道路比较狭窄

在市场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学生对薪资和地域选择发生了显著变化。家庭影响因素让很多贫困生都将高薪作为就业的首要选择;在传统化思想的作用下,很多贫困生选择在大城市拼搏;在此种状况的影响下,导致贫困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状态,就业道路变得越来越狭窄。

3改善贫困生择业和就业的措施

贫困生在就业和择业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必须及时对贫困生进行指导,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点,实现人生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改变就业观念

错误观念的形成是影响贫困生就业和择业难的主要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大学生都希望毕业之后可以去一些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大城市工作,想留在农村发展的学生寥寥无几,此种现象很容易引起人才供给和需求关系紊乱的场面,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严重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对毕业生定期进行就业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就业计划,鼓励学生去艰苦的乡镇、基层地方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

3.2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从就业生的现状来看,很多就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知识水平都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的模式和学生培养人才的模式具有很大差异。所以,学校领导应该引起重视,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改进教育培训模式,深化教育改革,让贫困毕业生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从动手能力、应用型知识的培养出发,综合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培训。

3.3加强贫困生心理疏导,建立自信心

学生必须有针对性的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可以利用心理咨询和讲座等形式给学生进行辅导,加强学生心理应变的训练,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综合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素养。

3.4政府机关为贫困生提供一些就业帮助

政府可以发挥社会资源的利用,建立一些完整的招聘信息发布平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减少上当受骗现象发生。对于一些贫困生给予一定的社会补助,帮助贫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实现就业,减少贫困生心理压力,改变贫困生就业观念,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4结语

贫困生就业择业不理想的原因非常多。所以,政府和学校应该引起重视,积极的采取一些适合学生发展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让学生顺利、理性的完成就业,实现学生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刚,侯树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1).

[2] 仇宝山,高磊.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02).

猜你喜欢
择业观贫困大学生就业观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师德教育引领下的地方性高师生择业观?研究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