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2013年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门诊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2016-06-03 06:09姜巧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4期
关键词:用药频度

姜巧巧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疾病控制科,北京 100022)



2011
—2013年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门诊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姜巧巧*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疾病控制科,北京100022)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16.04.032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1—2013年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和限定日费用(daily drug cost,DDC)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我院门诊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依次为133.68、157.60、176.11万元;用药以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为主,3年中其DDDs分别为77.14、80.37、80.06。2011—2013年,帕罗西汀销售金额分别为75.51、92.88、99.90万元,DDDs为6.93,8.59,10.55,销售金额及DDDs一直居首位;DDC最高的为文拉法辛,其次为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最低的为阿米替林,仅为0.51元。我院门诊抗抑郁药应用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1∶1.48;应用的年龄范围为17~101岁,平均年龄(57.29±16.09)岁,人数较多的年龄段为41~80岁。2011—2013年门诊科室抗抑郁药应用比例最高的为精防科门诊,分别为21.01%、35.03%、38.45%;其次是神经内科门诊,分别为8.10%、10.50%、13.02%。结论:SSRI已成为我院抗抑郁首选药,且帕罗西汀在SSRI类药物中的使用位居首位,且门诊抗抑郁药应用病例数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抗抑郁药;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抑郁症为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的精神疾患,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主要表现为长期而明显的情绪低迷、思维缓慢、意志力下降等,并常以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患者易发生机体功能障碍和认知损害[1]。目前,抑郁症已成为全球性的精神卫生问题,也是我国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2]。药物治疗是防止抑郁患者病情加重和防止复发的主要措施。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北京市东南部地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服务区域人口超过60万,2000年被北京市卫生局批准为地区性医疗中心,2014年4月被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正式确定为三级综合医院。本调查对我院门诊2011—2013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11—2013年各门诊科室抗抑郁药销售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开药科室、药品名称、就诊日期、用药剂量等。目前,我院门诊使用的抗抑郁药主要有三环类(tricyclic antidepressant,TCA)、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及其他类。

1.2方法

本调查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是指药物达到主要临床目的并作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DDD值为指标进行分析,未收载药物的DDD值参照《新编药物学》(17版)[3]和药品说明书进行评价。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某药品年用药总量/该药品的DDD值,反映某种药物的使用频度,其值越大,表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限定日费用(daily drug cost,DDC)=某药品年用药金额/该药品的DDDs,反映使用该药物的平均日费用。排序比(B/A)=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反映销售金额与用药例次是否同步的指标,比值越接近1,表明同步性越好,费用越合理,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比值<1表明该药品价格相对较高,比值>1表明该药品的价格相对较低[4-5]。

2结果

2.12011—2013年我院各类抗抑郁药销售总金额及构成比

2011—2013年,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与2013年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7.89%和11.74%。其中,TCA类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余各类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均逐年增长,但构成比变化不大,见表1。

表1 2011—2013年门诊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及其构成比

2.22011—2013年我院各类抗抑郁药DDDs及构成比

我院门诊使用的抗抑郁药以SSRI为主,3年中其DDDs分别为77.14、80.37、80.06,明显高于TCA、SNRI以及其他类抗抑郁药,见表2。

表2 2011—2013年门诊抗抑郁药DDDs及其构成比

2.32011—2013年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DDDs、排序及B/A

无论销售金额还是DDDs值,帕罗西汀一直位居首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从第2位降至第3位,而舍曲林从第3位升至第2位。各类抗抑郁药的B/A均接近1,说明销售金额与用药例次同步性较好,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一致,见表3。

2.42011—2013年门诊抗抑郁药DDC

2011—2013年抗抑郁药DDC最高的是文拉法辛,其次是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最低的是TCA类的阿米替林,仅为0.51元,见表4。

2.52011—2013年我院抗抑郁药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分布

2011—2013年我院门诊抗抑郁药应用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为1∶1.48,见表5。使用抗抑郁药的年龄范围为17~101岁,平均年龄(57.29±16.09)岁,使用抗抑郁药人数较多的年龄段为41~80岁,见表6。

2.62011—2013年门诊科室抗抑郁药使用例次数、总就诊例次数及两者之比

2011—2013年我院门诊抗抑郁药使用例次数逐年增加,占总就诊例次数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应用比例最高的为精防科门诊,其次是神经内科门诊,见表7。

表3 2011—2013年门诊各种抗抑郁药销售额、DDDs及其排序、B/A

表4 2011—2013年门诊抗抑郁药DDC(元)

表5 2011—2013年不同性别患者抗抑郁药应用情况

表6 2011—2013年不同年龄段患者抗抑郁药应用情况

3讨论

3.1各类抗抑郁药销售金额、DDDs及构成比

由表1~2可见,2011—2013年我院门诊抗抑郁药销售金额和DDDs均逐年增长。3年来门诊就诊患者中,使用抗抑郁药的病例数逐年增加,这表明因为抑郁症患病率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而致就诊率的增高以及抑郁症的被识别率的增高,导致对抗抑郁药的需求自然增加[6-7]。

表7 2011—2013年门诊科室抗抑郁药使用例次数、就诊总例次数及两者之比

注:Ⅰ:抗抑郁药使用例次数;Ⅱ:总就诊例次数

Note:Ⅰ:number of cases with antidepressants;Ⅱ:total number of visiting

SSRI对5-羟色胺具有高度选择性,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抗抑郁药;而TCA类抗抑郁药虽疗效稳定、价格低廉,但有抗胆碱能及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患者可出现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症状,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具有心脏毒性,故一般不作为一线使用[8-10]。我院门诊使用的抗抑郁药以SSRI为主,其占抗抑郁药总DDDs的75%以上,而TCA所占比重不超过1%。虽然SNRI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但此类药物我院仅有文拉法辛一种,且其DDC较高,近3年在我院门诊应用中所占比例较低,与国内相关报道有一定差异[11],以上表明抗抑郁药向着更安全、高效、依从性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也符合医师和患者的愿望。

3.2前3位抗抑郁药销售情况及变化趋势

在SSRI类药物中,虽然帕罗西汀的DDC较高,但其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对严重抑郁症以及采用其他抗抑郁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仍有效等特点,并且对焦虑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惊恐障碍、社交焦虑症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焦虑性疾病的治疗[13-14]。故3年来,其在我院门诊所有的抗抑郁药中销售金额和DDDs一直居首位并逐年增长。我院门诊使用抗抑郁药的人群中以中老年人为主,女性居多,舍曲林较少引起帕金森综合征、泌乳素增多等,尤适用于女性和老年抑郁症患者[13]。该药在SSRI类抗抑郁药中DDC最低,在我院门诊中使用越来越广泛,销售金额和DDDs均从2011年的第3位升至2013年的第2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一种复方制剂,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对支气管哮喘伴发焦虑患者安全有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近3年来,其在我院门诊中的销售金额和DDDs一直居前3位,且呈上升趋势。各种抗抑郁药的B/A均接近于1,说明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性较好,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一致。

3.3各门诊科室使用抗抑郁药情况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在神经内科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16-17],本调查结果也显示,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使用抗抑郁药的比例明显高于除精防科门诊之外的其他科室。

综上所述,2011—2013年我院门诊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DDDs均呈上升趋势,新型抗抑郁药如SSRI、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因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小、用药依从性高,在抗抑郁药中占主导地位并呈上升趋势,TCA已退出抗抑郁治疗的主流行列。虽然我院门诊新型抗抑郁药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但也体现出使用的抗抑郁药的结构和层次比较合理,符合我国目前抗抑郁药的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陈庆强,石红梅,邓少玲.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用药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7):37-38.

[2]朱宇欢.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7):669-671.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 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2-302.

[4]刘慧.2009~2011年南京地区抗抑郁药物应用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18):3455-3456,封3.

[5]张程亮,刘东.武汉地区24家医院2006—2009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师,2010,13(10):1486-1488.

[6]原涵,封宇飞.2008—2011年卫生部北京医院口服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4):308-310.

[7]李桃英,李志业,张涛志.2010—2012年我院抗抑郁药使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6):78-80.

[8]钱敏才.如何合理选用抗抑郁药[J].浙江医学,2012,34(13):1101-1103.

[9]马丽娜.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4):3777-3779.

[10]乐文清,刘猛.2010~2012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抑郁药的使用分析[J].中国药事,2013,27(9):1006-1008.

[11]胡丽英,吕慧英,韩然,等.2007—2011年我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24(6):33-35.

[12]贡雪芃,何泉,杜光.2010—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抗抑郁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4,11(2):118-120.

[13]杜燕京,梁晓丽,穆林,等.2008—2010年卫生部北京医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4):305-308.

[14]徐传芹,郑玉龙,周黎阳,等.黛力新对支气管哮喘焦虑症状的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210-212.

[15]朝伟,徐飚,詹思延,等.中国四城市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患者抑郁、焦虑现况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803-807.

[16]綦升信.神经门诊患者抑郁症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95-96.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Antidepressants in Beijing Chuiyangliu Hospital During 2011-2013

JIANG Qiaoqiao

(Dept.of Disease Control, Beijing Chuiyangliu Hospital, Beijing 10002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antidepressants in Beijing Chuiyangliu Hospital(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our hospital”),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rational drug use in clinic. METHODS: Consumption sum, 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 (DDDs) and daily drug cost (DDC) of antidepressants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during 2011-2013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consumption sum of antidepressants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during 2011-2013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ere respectively 133.68 ten thousand yuan, 157.60 ten thousand yuan and 176.11 ten thousand yuan. SSRI was the main application drugs, and its DDDs for the recent three years were 77.14, 80.37 and 80.06. During 2011-2013, the consumption sum of paroxetine were respectively 75.51, 92.88 and 99.90 ten thousand yuan, DDDs were 6.93, 8.59 and 10.55; both the 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of paroxetine took the lead. Meanwhile, DDC of venlaxine dominated the first place, followed by citalopram and paroxetine, and amitriptyline was lowest, only 0.51 yuan. The tendency of cases with antidepressant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more females than males, and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was 1∶1.48, the age range of application was 17-101 years old, the average age was (57.29±16.09) years old, and 41-80 years old was the most. The highest application ratio of antidepressants was the psychiatric outpatient department during 2011-2013, were respectively 21.01%, 35.03% and 38.45%; followed by neurology outpatient department, were respectively 8.10%, 10.50% and 13.02%. CONCLUSIONS: SSRI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first choice of antidepressa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aroxetine dominates the first place of SSRI, and cas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ntidepressants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are in an increase trend.

KEYWORDSAntidepressants; DDDs; DDC

(收稿日期:2015-05-28)

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124(2016)04-0515-04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死因监测和慢性病防控。E-mail:jiangqiaoqiao96@163.com

猜你喜欢
用药频度
2010~2015年成都地区23家医院消化系统药品应用分析
2013~2015年我院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药物应用分析
某民营医院2014—2015年老年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分析
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分析
2013—2015年我院手术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数据分析
2013—2014年华山医院北院门诊心血管类药物应用分析
上海市同济医院2011—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3年某院原发性胃癌住院化疗患者用药分析
运用Excel批量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