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2016-06-04 19:21武香萍
戏剧之家 2016年9期
关键词:对策思考高职院校心理健康

武香萍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特殊的一个群体,与本科院校学生有相同之处,由于处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其心理状况也不尽相同。如何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职教特色和学科特点的活动课程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就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200-01

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主

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全人格,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要从学生的性格、意识、观念等方面入手,要把学生看作为有机的整体。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及对道德的认知,使学生具有自我认识、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学生在各方面能得到充分发展。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引导全体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上,培养学生端正对认知、个性品质、意志、情感等方面的认识,以预防教育、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为主,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认识与心理素质,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以职教特色为主

高职院校中职业心理教育应以建设国家需要的人才目标来培育,教师要使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心理品质,及时引导学生认知相关职业的方向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人格特征,让学生自身能够有能力分析、确立自身的职业方向,并尽早培养学生在其职业方向的能力与素质。

随着高校毕业人数不断的增长,其就业竞争也越来越大,促使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的在校学生提前感到焦虑。在毕业将至的学生中,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由于自我调节能力差,会产生不健康的择业心态,甚至转变为心理障碍,容易引发心理健康发展的失调。由高职院校本身的职业性所决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主要内容应以职业心理教育为主旨。

高职院校学生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素质和主动竞争的观念,在参与竞争过程中具有自信和勇气,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求职技巧和个人实力。所以,在职业教育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和独特个性,结合社会大环境所需,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职业心理教育中,可以让学生直面现实,认清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能力,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职业,充分利用好在学校期间的锻炼机会,不断发挥自身多方面的特长,以具备更多的职业特长与能力,从而锻炼成社会所需人才;开展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是一个整体贯穿的全过程,并非只是毕业时安置工作,应当通过职业心理教育促成学生的职业心理成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

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科特点的活动课程为主

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是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学会自身心理调节的方法,是促进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主要方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安排,应以具有活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主,将心理知识融入到多样的活动中,在教师的设置、引导下,让学生处于主体对象,自主设置计划、活动的设计、讨论等,更能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吸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置,要紧紧围绕学生活动展开,和学生体验相互融合,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教师活动,而是学生的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追求的并非是活动开展的情形,而是通过这个过程来丰富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只有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情感和思维上形成交流,产生情感实践,才是活动开展的真正意义。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创造出学生能够亲身经历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不断去感受、体验和思索,从而促成心理反思与心理构建;还要注重问题和经验的相互融合,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根本任务就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切发展性的问题,问题和经验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经验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需要不断发展自身的问题所在,实时地评估自身的身心状况。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时,需要重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结合,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好朋友、旁听者和参与者的关系。在活动中不对学生妄加评价,仔细观察学生心理状态,做好教师主导的本职工作。为加强心理教育活动开展的全面性,教师也要注重校外活动的开展,将课内外和校外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体系化的活动课程,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得更加具有实效性。

总之,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到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将星,曾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

[2]严正.塑造心灵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对策思考高职院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中高职联合办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