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阙下的河北省文化外宣英译策略研究

2016-06-04 00:10井媛姜乐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策略文化

井媛 姜乐伟

[摘要]在信息与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外宣翻译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接受关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河北省文化外宣英译文本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将读者的审美体验、经验和趣味有机融合到外宣英译的过程中,以构建积极有效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接受关学;外宣翻译;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6-0152-03

导语

在信息与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外宣翻译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对于外宣翻译的研究多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从宏观层面对外宣翻译及其功能与作用进行定义与规范,如胡兴文、张健(2013)提出,“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旨在经济全球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受众对象的交际活动。”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则尝试将翻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探讨外宣翻译中所应遵守的原则与策略,如黄友义(2004)提出了“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从总体来看,我国对于外宣翻译的研究历史还比较短,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河北省文化外宣英译文本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将读者的审美体验、经验和趣味有机融合到外宣英译的过程中,构建积极有效的翻译策略。

一、接受美学视阙下的外宣英译策略研究

接受美学(Receptive Aesthetic)由德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姚斯于1976年提出,认为“从根本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读者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读者本身便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王岳川,2011)接受美学改变了以往以文本为中心或以作者为中心的静态研究方法,摒弃将读者个人情感与经验排除在审美与阅读过程之外的形式主义批评视角,突出读者作为阅读主体的审美体验与能动作用,读者成为了作品意义的真正建构者与评判者。接受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文本的“空白”学说,即文本中具备着一些未被写出或明确的部分,这一部分用于激发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动用想象力和前认知来进行能动有效的构建。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留给读者的‘空白实际上是一种‘召唤结构,要求读者跟着各自不同的视野来完成,以期在这种完成中,读者与文本完成视域融合。”(祝朝伟,2012)接受美学思想为翻译批评研究开拓了新的维度和视角,着重关注文本的开放性与读者在审美与阅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外宣翻译活动涉及到两种甚至多种语言的转换,必然要接触不同的社会文化信息。从这层意义上说,外宣翻译可以被看作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尤金·奈达曾指出,首要的问题并不是语言之间的距离,而是读者对象的各自的文化或次文化之间的距离。他强调翻译的交际作用,认为翻译文本应以接受者为出发点,通过语言形式的对应与功能的对等,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作为距离十分遥远的两种文化,其中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众多的文化障碍,这些文化因素的处理办法直接影响到外宣翻译的翻译效果,构成了翻译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

外宣翻译包含两次接受的过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受到个人对文本审美情趣与体验、对文化的已有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与此同时,读者在阅读译文文本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对译文文本进行再次理解与创造。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翻译文本的社会效果取决于译入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接受效果,因此,“读者关照”成为了外宣翻译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对译文读者语言审美特征和译文读者语言习惯的关照。”(苏俊安,2011)

二、河北省文化外宣英译现状与策略研究

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了文化发展的七大战略,即改革创新战略、龙头引领战略、项目带动战略、行业融合战略、品牌兴业战略、区域协作战略与“走出去”戰略,其中“走出去”战略是指“以文化产业招商为突破口,将各种文化要素与不同所有制企业、国内外文化市场相连结,最大限度地开发文化产业商机。”张家口市申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为燕赵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而外宣翻译工作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外宣翻译能够将让世界接触、了解、认同博大精深的燕赵文化,大力推动和促进河北省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在外宣英译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效果,满足读者对于文本的阅读期待,对于文化内容的翻译需通过选取适当的策略来进行必要的文化补偿,以利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并增进他们对于中方文化的了解与认可。本文将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来诠释三种在文化外宣英译中可采取的策略,即增译法、释意法和音译/直译加注法。

(一)增译法,即在译文中对原文的特有文化现象进行必要的扩展说明,实际上就是将原文的表层结构还原成深层结构。

例如,这座石砌小桥叫“凤仙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相传它是女娲补天后丢下的一块石头,有灵性,能辨别好坏人,是坏人踏上去石桥就晃动。

译文:A stone bridge called Fengxian Bridge was built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Jia Qing,Qing Dynasty(1808).It is said that it Was a stone left by Queen Nuwa after she pmched the caves in the sky.so it was intelligent and could distinguish between good and bad persons.If a bad person steps 0n it,it will shake-which apparently never happens,suggesting tourists are perhaps exclusivelygood people.

译文中采取了增译的方式,用一个从句进一步解释了石桥辨别好人与坏人的民间传说,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向读者阐释了这个民间传说的完整涵义,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文本的趣味性,激发了游客对于旅游景点的兴趣和热情。

(二)释意法。释意法不是照搬原文词句,而是直接对原文在上下文中的意义对译文读者进行解释,传达原文的信息。这种方法在成语典故的翻译中有时会出现,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原文文化信息的流失。例如,天高云阔,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坝上草原,峰谷参差、巍峨壮美的太行风光、燕山峻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山地林海雪原,一望无垠、辽阔无边的平畴沃野、沙软潮平、海天相映的渤海海滨,沟壑纵横、蒲绿荷红的淀塘湖泊,都已成为游客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译文:There are mountains,hills and plateaus with scattered basins and valleys in the northwest of Hebei Province.The vast plains stretch over the central and southeastern part,dotted with rivers and lakes.There are various holiday resorts and scenic spots for tourist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 choose from.For instance.the vast Bashang Grassland,the magnificent Taihang Mountain,the vast plateau stretching to the horizon.the beautiful seashores and the wonderful provincial lakes.

原文中出現了大量的四字短语和平行结构,让读者仿佛亲临现场一般,在头脑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然而,如果将这些短语和句式一一翻译出来,则会使文章读起来变得冗长拖沓,难以符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在英译的过程中,译者进行了释意的处理,在简化修饰性语言的同时,增加了对各景点具体方位的叙述,使得外国读者在阅读文本时能够同时了解各景点的风光特色与方位,帮助读者掌握有用的信息,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再如,原文:三祖圣地涿鹿以文化三祖炎帝、黄帝、蚩尤而闻名于世。

译文:Zhuolu is noted for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ancestors Yan Di.Huang Di and Chiyou.“Huang"means Yellow and“Di” means Emperor.so Huang Di is also called the Yellow Emperor.

原文中所提到的三祖,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果想吸引他们对于三祖和当地文化的兴趣,则有必要对于三祖的内涵和渊源进行解释,以更好地传达原文信息。因此,译者在英译时,通过释意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黄帝的涵义,尤其是原文中“Di”的内涵。然而,译文并对没有其他人物,尤其是蚩尤,进行相应的释意,不免会对读者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音译、直译加注法。把与原文文化相关的知识在注释中介绍给读者,帮助他们对译文的理解,以此来补偿直译引起的意义缺失。由于这种译法既有利于保存原文文化特征,又易于译文读者的理解,因此受到大多数翻译家的赞成,成为最普遍的文化内容处理办法。

例如,原文:当地史志记载,公元1333年间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古祠庙毁损无存,只留下一片废墟。人称“大祀”或“祀上”。

译文:According to the local history record,an earthquake occurred in 1333 destroying this temple.and now the ruin is called Dasi or Sishang(in Chinese“da'means“big”,and“si”means“fete”).

原文中的“大祀”或“祀上”具有鲜明的原文化特征,对于译文读者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词汇。如果完全按照译文读者的习惯进行意译,则会失去原文的文化特征与语言特点,因此,译者采取了音译、直译加注的方法,对原文进行了注释和再作,既有利于保存原文文化特征,又利于译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结语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被西方引入翻译研究的范畴之后,接受美学便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展开了新的理论维度与视角。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文本的开放性与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为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依据个人的审美体验与情趣对文本进行了二次创造与阐释。因此,如何以读者反应为中心,探讨如何将读者的审美体验、经验和趣味有机融合到外宣翻译的过程中,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构建积极有效的翻译策略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视角。在文化外宣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通过增译法、释意法以及音译直译加注法对文本进行翻译和阐释,最大限度地促成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从而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责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策略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谁远谁近?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Passage Four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