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党建+”跑出“加速度”

2016-06-05 15:03陈戈通讯员徐瑜
浙江共产党员 2016年6期
关键词:党建+村民党员

◎本刊记者 陈戈 通讯员 徐瑜

金华:“党建+”跑出“加速度”

◎本刊记者 陈戈 通讯员 徐瑜

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的花木盆景园区,党员经营户亮出身份诚信经营,促进了这一产业的兴旺发展。/黄国中摄

“党建+”,“+”什么?关键要找准党建工作与发展大局的结合点,主动融入中心、服务发展,积极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进。

金华市以“党建+”推进中心工作,以“党建+”思维理念,将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大领域,扎实推进了经济、民生、城市、农村等重点领域党建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战斗力。

党建+美丽乡村“种树植花”催生“美丽经济”

近日,由金东区岭下镇镇干部、村监会主任组成的“红色引领·美丽乡村”检查组在全镇657名农村党员的家门前开展了一场大会诊。他们对照“八无”整治标准,认真仔细检查各个党员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整治情况,并将其中的不合格党员户以照片的形式发至该镇工作微信群,由镇里进行统一汇总。

“美丽乡村建设是岭下镇最接地气也最有底气的工作。”该镇党委书记戴向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戴向阳这份底气离不开镇里的党建工作,也离不开镇里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去年10月,金东区启动“红色引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全民发动、全域推进、全区提升”为总目标,制定农村党建“八有”标准和环境整治“八无”标准,以党建促整治,以整治提党建,实现农村基层党建和环境卫生整治两手抓、两提升。

在“党建+美丽乡村”模式下,党员护绿岗、党员责任河段、党员志愿服务点遍布金东农村。走在岭下镇岭五村的主干道上,两侧竖起的党员卫生责任牌与干净整洁的绿化带相映成趣。

岭下镇还对党员户、党员联系户进行常态化管理,将其纳入到每周卫生环境检查和每月党建督查中来,检查结果每月进行公示,作为党员五星评定的依据。

“但仅仅依靠党员是远远不够的,要让群众也参与进来。”戴向阳说得斩钉截铁,“党员带头在做,村民在后面看,看到了成效,村民自然而然地就跟上来了。”

见到记者,79岁的村民吴爱珍开心地说:“没想到年纪这么大了,还能生活在花园里。”原来,吴爱珍房前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村里党员筑起了花坛,带头在上面种起了花花草草,如今橙黄色的百合花早已开满了花坛,而花坛的负责人也从党员变成了吴爱珍自己,她主动请缨养护花坛,现在,每天都会给花坛浇上两次水。

美丽乡村的一道道风景线,也成了各地发展的“红色引擎”。特别是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可如今每到节假日或是周末,总能看到村口停满了旅游大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村书记陈建伟上任后,带着党员干部一班人,一起规划、设计村里的建设,如今村中村道蜿蜒,古木葱茏,“梅、兰、竹、菊”四个主题文化园分布其中,文化礼堂、观光长廊依水而建。环境好了,村两委又开始瞄准民宿旅游,成立“乡巴佬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并由党员带头开办了7家民宿,打造了“大陈,慢生活”这张旅游名片。

出城区30多公里外的浦江县虞宅乡,也正享受着“党建+美丽乡村”带来的红利,不仅成功引进了以“外婆家”为首的外资打造“野马岭·中国村”,还相继开发了江南乔家大院新光村、生态江南村居马岭脚村、宜人宜居新农村利民村、茜溪最美生态村落下湾村等项目。

“我们要高举党建这面旗帜,继续走下去,实现旅游富民,争取到2017年,整个乡实现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5亿元,受益人口50%以上,达到3000人左右。”对未来,虞宅乡党委书记周占伟信心满满。

党建+重点项目“我们创造了金华速度”

婺城区的“二七区块”位于城市核心区,主要建筑形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危旧房集中、基础设置薄弱、治安和消防隐患突出,是全省面积最大的棚户区。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征迁过程困难重重。

“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这面锦旗挂在临时征收办公室里。谁能想到,送锦旗的是新世纪宿舍小区住户王民雍,就在5个月前,他还对房屋征迁一事极力反对,更一纸诉状将婺城区政府告上了法庭,甚至辞掉了工作,准备“对抗到底”。

从对簿公堂到送锦旗,前后态度的转变,源自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整整16天,征收干部李刚和沙利亚每天上门,以心换心,耐心地把政策法律说透,将情理说通,让王民雍心服口服。

类似的转变还有很多。面对群众一开始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党员干部用真情和真心打开群众心扉。一枚特殊的党徽,被征收干部刘娇英小心收藏着。这枚建党70周年的特殊党徽,是年逾八旬的老党员倪道义送给她的。“你们为住户所做的、所付出的,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党员干部们用实际行动,化开了征收路上一块块坚冰,打开了一把把心锁,6个月时间,累计签订协议4661户,签约率超过95%,开创了金华房屋征收史上的先例。

同样,在金华开发区峙垅湖区块“四破”整治工作的现场,指挥部采取“党建+攻坚”的先锋先行攻坚法,将党委建在指挥部,支部建在攻坚组,由经验丰富的老乡镇担任支部书记,每名党员编入一个党组织,发挥“敢担当、敢突破、善攻坚”的精神,仅用50天时间,完成区块内27家企业的收回,将原定时间整整缩减了一半。

金东区岭下镇岭五村79岁的村民吴爱珍看到党员都在村里确定了花坛责任人,她主动请缨养护花坛。/黄国中摄

金华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张向明是攻坚组的组长兼党支部书记,负责铁刨花厂等企业的“四破”工作。接到攻坚任务时,他脚上钢板刚刚拆除,却硬是拄着拐杖、拖着病腿带领组员每天上门作宣传、讲政策。由于休息严重不足,身体极度疲劳,他又感染了感冒病毒,连发声都很困难,但依旧坚持在攻坚一线。他的真诚付出感动了业主,顺利签订了“四破”协议书。

浦江县黄宅镇楼街村党支部书记楼建正,向黄宅镇党委书记赵仕党(左)介绍垃圾桶的每一个编号情况。/黄国中摄

党建+民生工程最小,但也是最不容易

楼建正是浦江县黄宅镇楼街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们都喜欢叫他“祥林嫂”书记。每天早上5点多,天刚蒙蒙亮,楼建正就已经起床出门了,他总是跟着垃圾车,挨家挨户地检查村民们的垃圾分类情况。

“你分错了!”看见有村民把垃圾分类搞错的,楼建正都会喊上一句,这也成了他和许多村民一大早见面打招呼的话,如果碰上有村民垃圾分错但还没起床的,楼建正会牢牢记住,等碰面了再告诉他。

记者通过楼建正手机上的“楼街村党建服务工作群”看到,楼建正每天都会把一些没分好类的垃圾桶在群里曝光。记者纳闷,这垃圾分类怎么还和党建挂起了钩?

原来,在浦江的许多乡镇,每个垃圾桶都有负责联系的党员,上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编号,比如楼建正作为村支部书记,他的垃圾桶编号是1-1,而他负责联系的农户楼国生的垃圾桶编号就是1-4,这样哪个垃圾桶是哪个党员负责的便一清二楚。

浦江县通过“党建+”方式,发动党员带头分类,随后带动和监督亲朋好友分类,最后实现了垃圾分类全民行动,让党员成为实施农村垃圾分类的带头人、监管人和责任人,将垃圾分类这个最小,但老百姓最关注,也是最难的问题给解决了。

“开饭啦!”傍晚5时许,金东区澧浦镇锁园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食堂飘来饭菜香,20多位老人围坐3张大圆桌。村里的党员麻志娟麻利地将热腾腾的豆腐、青菜和米饭装在餐盘里,端到每位老人面前。

年过九旬的陶民华老人边聊天边等家人来接,“这里热闹。孩子们上班时,我一个人在家太闷,他们赶回来烧饭也不方便。”她是村里最长寿的老人,自从村里办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天早晨7时多就来了。

目前在金东区,这样的区、镇、村三级党员服务平台——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有272家,近两万名老人在家门口享受贴心的养老服务,全区1.5万多名农村党员,都就近到村居家养老中心担任工作人员,以轮岗值班的形式,做好买菜、送餐、洗衣等日常服务。

党建+基层治理建设“平安村””幸福村”

今年2月,有关3个孩子失踪的新闻可以说是惊动了整个浙江,乃至全国,而这三个孩子失踪的地点正是浦江县大畈乡建光村。当时,3个孩子的行走路线,全凭路口监控拍摄的一张图片,随后靠的就是出动大量人力物力不断排查。

“如果当时村里的监控多一点,找起来就没这么困难了。”大畈乡党委副书记方麒瑞告诉记者,而他本身也是建光村的驻村干部,全程参与了当时的搜救过程。“经过这件事,乡里出资给村里装了一些监控,但还是有死角。”

如何让村里的安全无死角?建光村发动起全村党员参与到监控安装大军之中,据记者了解,全村82名党员,安装的监控数量达到了70多个。

“装这些监控是对大家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何乐而不为呢?”建光村村民陈常清告诉记者,看到党员这么积极地安装监控,陈常清也坐不住了,主动询问能不能安装,在得到确认后,陈常清自己掏钱在房前屋后共装了两个监控。

现在,走在建光村,不出10米,必然能看到一个监控,可以说是织起了一张无死角的安全网。

义乌市的东新屋村位于03省道旁,仓储物流发达,外来人口2000多人,是常住人口的3倍多,治安管理压力很大。如今,由党员、村民代表组成一支护村队,还划分出党员安全责任区,要求党员经常性上门走访了解,掌握出租户的情况。

在义乌市城西街道七一村,外来务工人员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近年来,七一村不仅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外来务工人员主题广场,还增设了免费电子阅览室。“要为外来建设者营造良好的工作居住环境,让他们吃好住好工作好,把心留在这里。”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说。

为了凝聚外来务工人员的力量,七一村还成立了外来建设者联合党支部,先后有9名优秀外来青年被吸收入党,23名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基层治理是个庞大又琐碎的体系,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党建这个主旨抓牢了,就能实现民心在基层聚集、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义乌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这样说。

猜你喜欢
党建+村民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