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晶熔融行为研究

2016-06-05 15:14冼嘉明陈佳侠曹琳柏晓鹤林志丹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6年6期
关键词:玻纤晶型聚丙烯

冼嘉明,陈佳侠,曹琳,柏晓鹤,林志丹

(暨南大学 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632)

改性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晶熔融行为研究

冼嘉明,陈佳侠,曹琳,柏晓鹤,林志丹

(暨南大学 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广东 广州 510632)

Modif ed glass f ber/polypropylene composite crystallization melting behavior research

本研究使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了改性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晶熔融行为进行了探究,同时测试了各材料的冲击强度。结果表明,利用混合稀酸刻蚀后的玻纤,不但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提高结晶峰温,而且具有β晶诱导作用,使冲击性能提高。经庚二酸钙表面修饰后,β晶诱导和异相成核效应更强,β晶成主要晶型,进一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

聚丙烯;玻璃纤维;刻蚀;庚二酸钙;表面改性

1 介绍

聚丙烯是通用塑料之一,是一种具备多种优良性能的热塑性高分子,其产品具有密度小、透明度高、化学稳定性好、无毒、易加工以及成本低等优点,正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食品包装、电子电器、农业及建材等领域[1~3]。

一般情况下,聚丙烯(PP)晶体属于球晶结构,已知的晶型有α、β、γ和拟六方4种。其中,α晶最普遍,热稳定性最好,力学强度良好,但低温脆性大;β晶型的获得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剪切、骤冷和加成核剂等,该晶型的特点是韧性好,冲击强度大,但刚性有所欠缺。目前,改变PP晶型最常见的做法是使用成核剂,如林志丹等人研究的负载型庚二酸钙,就有很不错的成核改性效果[4~5]。

作为一种通用塑料,为了提高聚丙烯的强度和韧性以适应更多的场合,常用的做法是添加玻纤[6],但这并不能改变晶型,对材料的冲击性能没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短切玻纤表面进行酸刻蚀,并用庚二酸钙再对刻蚀玻纤进行表面改性后作为增强增韧填充物对PP进行改性,并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分别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熔融结晶行为的探究。

2 实验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1.1 实验原料

聚丙烯(HP500N);庚二酸(纯度98%以上);氢氧化钙(分析纯);短切玻纤(4 mm);浓硫酸(浓度98%);浓盐酸(浓度37%)。

2.1.2 实验设备

双螺杆挤出机(SHJ-20);注塑机(HT-880);冲击试验机(ZBC50);差式扫描量热仪(Q200)。

2.2 试样的制备

使用浓硫酸和浓盐酸配制浓度为0.3 mol/L的稀硫酸和稀盐酸,将二者混合后放入玻纤,置于烘箱中60 ℃下维持5 h进行表面刻蚀得到GF0,使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干净后85 ℃烘干备用;将氢氧化钙与庚二酸按1:1反应24 h后得到庚二酸钙沉淀,洗净备用;用蒸馏水溶解适量庚二酸钙浸润刻蚀玻纤得到表面改性玻纤(GF1)备用;将PP和改性玻纤按照表1的配方进行混料,然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切粒。

表1 改性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配比、热力学数据和冲击强度

2.3 熔融结晶行为测试

在氮气保护下,使用TA仪器Q200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复合材料的结晶与熔融行为。精确称取5~10 mg样品,先迅速加热样品到220 ℃,保持5 min消除热历史。接着以10 ℃/min的冷却至60 ℃研究结晶行为,随后以10 ℃/min再升温到200 ℃进行熔融行为的研究,这样得到标准的结晶熔融行为。

2.4 冲击性能测试

悬臂梁缺口冲击按ASTM D-256测试,测试温度为2 3 ℃,摆锤能量等级为5.5 J。选取冲击试样5个以上测试求取平均值。

3 结果分析

刻蚀玻纤与PP的结晶行为如图1(a)所示,纯PP只有单一的α晶熔融峰,添加刻蚀玻纤之后,熔融曲线出现β晶双熔融峰,并且随着刻蚀玻纤含量的增加,β晶峰相对α晶逐渐变大,说明了复合材料中β晶的含量在不断加大,这可能是因为刻蚀后的玻纤表面存在特殊的结构,能够作为β晶成核位点,诱导PP生成β晶,存在β晶双峰是因为β晶结晶不完全,与聚丙烯α晶产生重叠现象导致的。

从表1的热力学数据可知,加入刻蚀玻纤后,结晶峰温由纯PP的111.4 ℃增大到114.5 ℃左右,说明刻蚀玻纤还具有不错的异相成核作用;庚二酸钙表面修饰刻蚀玻纤之后,从图1(b)可以看出,β晶峰称为主导晶型,说明了改性后的玻纤是高效的β晶成核剂,能够与玻纤特殊表面共同起诱导作用,而α晶的熔融峰变成双峰形式,这是α晶结晶不完整导致的。结晶峰温表明,添加庚二酸表面改性GF1后的复合材料结晶峰温相对添加刻蚀玻纤和纯PP增大更加明显,最大值达到124.1 ℃,说明庚二酸钙成核剂的异相成核作用效果显著。从冲击强度上看,诱导生成β晶后,抗冲击性得到明显提高,总体上会随着玻纤含量的提升,即β晶含量增加而变大,并且在PP10GF1时达到最大值的61.3 J/m,相对纯PP的29.9 J/m,提升了105%,足足一倍多。

图1 改性玻璃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熔融谱图

4 结论

使用混合稀酸刻蚀玻纤能够在其表面形成特殊的形貌,不但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结晶峰温,还具有一定的β晶诱导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刻蚀玻纤经庚二酸钙表面改性后,异相成核作用更强,结晶峰温最大值达到124.1 ℃,且会成为高效的β晶成核剂,诱导生成大量的β晶,使得冲击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大值达到61.3 J/m,对纯PP的29.9 J/m,提升了105%,抗冲击性能改善效果显著。

[1] 杜新胜,吕锋. 聚丙烯研究与进展[J]. 化工中间体,2008,12:10~14.

[2] 李蕴能,孟丽萍,王德禧,颜发清.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新进展[J]. 工程塑料应用,1996,03:51~54+57.

[3] 许越峥,张林. 聚丙烯成核剂的种类、作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J]. 国外塑料,2005,02:38~41.

[4] Lin Z,Guan Z,Chen C,el al.Preparation,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Shell/Polypropylene Bio-composites [J]. Thermochimica Acta 551 (2013) 149~154.

[5] Zhang Z,Wang C,Meng F,el al.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oughening of Nano-CaCo3 and Toughness of β-polypropylene [J]. Composites Part 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2012,43(1):189~197.

[6] 刘红利,谢满存,陆波,张斐斐,郑国强,刘春太,等. 聚丙烯/酸刻蚀无碱玻纤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晶行为[J]. 上海塑料,2013,01:30~34.

(P-02)

TQ327

1009-797X(2016)06-0079-03

A

10.13520/j.cnki.rpte.2016.06.028

冼嘉明(1991-),男,暨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生,主要从事高分子加工与改性方面的研究。

2015-12-01

项目支持:1. 广东省产学研重点项目 2013B090200025;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10403013; 3. 暨南大学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15004。

猜你喜欢
玻纤晶型聚丙烯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制品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试述玻纤在绝缘行业中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温度对聚偏二氟乙烯α晶型、β晶型及γ晶型结构的影响*
钛酸铋微米球的合成、晶型调控及光催化性能表征
改性淀粉及其用于玻纤成膜剂的研究进展
玻纤增强SAN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聚丙烯β晶型成核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