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语合成名词及短语的对比对泰汉语教学的启示

2016-06-06 08:58李昆伟田敏
现代交际 2016年2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李昆伟 田敏

[摘要]在对泰国学生的汉语教学中,笔者发现,汉语构词法的失误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瓶颈。本文通过汉泰语合成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的构词对比,探讨汉泰语之间在构词方法上存在的差异,并以此引导泰国学生把握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汉泰语构词对比 合成名词 名词性短语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96-03

近年来随着中泰文化合作与交流的进一步扩大,泰汉语教学在中泰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也日趋凸显,对泰汉语教学研究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在语音﹑词汇﹑语法﹑语言文化等的对比研究都有了长足进步。对泰汉语词法、句法的进一步对比研究,能有效推动对泰汉语教学的成功。

对泰汉语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语法教学,会汉语的泰国教师不一定会教语法。在课堂上对语法的讲述,一方面学生除了面对语言障碍之外,对语法术语甚感迷惑,教师课堂上也常没有通过双语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而着重于汉语语法的解释来进行教学,导致语法教学经常失败。因此,语法对比研究与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泰汉语教学过程中,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构词法和句法的失误往往是源于泰国学生所使用的母语——泰语和所学汉语在词法和句法方面的交叉问题。泰国学生常以泰语语法规则来替换汉语词语,而语法课或其他教材里语法解释的内容重视语法术语化分析,这无疑造成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瓶颈。相比汉泰双语,汉泰语在构词顺序上有着逆向的关系。本文将对汉泰语词法的构词差异进行研究,着重汉泰语在词法位置的逆向关系上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先从对汉泰语词法顺序关系的认知,再到汉语句法成分的分析;先忽略语法成分中各种各样语法术语解释,侧重于掌握词法成分的位置,再去分析句法的构造。这样的语法教学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也会使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语法的异同点,提高语法教学的成效。

通过汉泰语名词性短语的对比不难发现,泰汉语法顺序有着逆向关系,汉语名词性词组修饰词在前中心词在后,而泰语却恰恰相反。本文将对汉泰语逆向构词关系中的主要特征进行探讨研究。

一、汉泰语合成名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可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复合词的两个直接成分,由体现概念意义的语素充当。体现概念意义的语素称为词根。

(一)复合词

按词根和词根之间的语义关系,复合词可分为以下几类:

1.联合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构成。如:

a.制造、道路、波浪、声音、睡眠、生产(意义相近,可以互释)

b.江山、骨肉、口舌、领袖、分寸、岁月(意义相关,产生新义)

c.矛盾、方圆、左右、东西、买卖、呼吸(意义相反,产生新义)

d.动静、国家、人物、忘记、睡觉、好歹(偏义词,一根有义)

因为这种词前后部分不是中心词和修饰成分的关系,只是两个词联合组成。与汉语相比在词的顺序和语法结构方面的差异不太明显,只是语用的差别,如下例:(以下用A和B分别代替前和后成分)

联合式合成词 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B+A

道路 ????? /hon thang/ 道+ 路

骨肉 ?????????? /luet nue/ 血 + 肉

口舌 ??????? /lin fan/ 舌 + 齿

思想 ??????? /kit hen/ 想 + 见

矛盾 ???????/khat jaeng/ 碍 + 驳

2.偏正式。前面的词根修饰限制后面的词根。名词性如:铁路、京剧、足球、唐僧、大豆、方桌、母鸡、象牙、肉丸。泰语的偏正式合成词的语法结构和功能是后面的词根修饰、限制前面的词根。如下例:

偏正式合成词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B+A

京剧 ??????????? /ngiw pakking/ 剧+北京

方桌 ???????????/to liam/ 桌+方

母鸡 ??????/gai mae/ 鸡+母

象牙 ??????/nga chang/ 牙+象

肉丸 ???????/luuk chin/ 丸+肉

3.述宾式。前面的词根支配后面的词根。名词构造如:卧铺、引线、靠背、提包、扒手。泰语结构是后面的词根支配前面的词根。有些词与汉语意义相同,但泰语是专有单纯词或借词,不是合成词。汉泰语述宾式合成名词的例子如下:

述宾式合成词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B+A

卧铺 ?????? /thi naon / 铺+卧

引线 ?????? /saai loo/ 线+引

靠背 ??????? /phnak phing/ 背+靠

提包 ??????????/krapao tue/ 包+提

扒手 ??????? /mue luang/ 手+扒

4.述补式。后面的词根补充说明前面的词根。述补式的构词能力较弱,只能构成动词和少量形容词。述补式的构词也称“动补式复合词”“后补格复合词”。由表示中心成分的词根和一个对它起补充作用的词根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泰语的修饰成分在中心词后,因为补语起词根的补充作用,不是修饰作用。因此,泰语补语与汉语一样,动词在前,补语在后。如:

述宾式合成词 动+补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义结构 动+补

看见 ???????/maong hen/ 看见

革新 ??????????? /plian mai/ 革新

吃饱 ??????? /kin im/ 吃饱

扩大 ???????? /khjai jai/ 扩大

5.主谓式。后面的词根陈述前面的词根。泰语的结构是前面的词根陈述后面的词根,如:

述宾式合成词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义结构 B+A

年轻 ????????? /jao wai/ 轻+岁

面熟 ???????? /kun na/ 熟+面

月底 ?????????/sin duen/ 底+月

心酸 ????? /puat jai/ 疼+心

(二)派生词

合成词的另一种类型是派生词。派生词的两个构词成分,一是由词根充当,一是由词缀充当。词缀是指附加在词根上面、起语法作用的语素。派生词可分为两种:

1.词缀+词根。附加在词根之前的词缀叫前缀。现代汉语的前缀有老~、阿~、第~、小~等。如:老师、阿姨、第十、小王。这一形式泰语与汉语相同。例如:

述宾式合成词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A+ B

第四 ?????? /thi sii/ 第 四

阿姨 ??????/khun naa/ 阿 姨

小王 ????????/nong wang/ 小 王

老王 ???????????/phuthao wang/ 老 王

2.词根+后缀。附加在词根之后的词缀叫后缀。现代汉语的后缀有~子、~头、~儿、~性、~者、~员、~

家、~手、~化、~们等,这一形式泰语与汉语相反,即[词缀+词根]。附加在词根之前的词缀叫前缀。例如:

述宾式合成词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B+A

学者 ????????/nak rian/ 者 学

售货员 ??????????/phnak ngan khai/ 员 售

思想家 ??????/nak khit/ 家 思想

鼓手 ???????/mue klong/ 手 鼓

老师们 ?????????? /puak aa jaan/ 们老师

二、汉泰语名词性短语

现代汉语名词性短语所囊括的结构类型有定中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联合短语、主谓短语、量词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现将其构成序列分述如下:

(一)定中短语

定中短语必定是名词性的,而且一定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中第一个部分为修饰或限定成分,即定语,既可以由形容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构成,也可以由动词性词语构成;第二个部分为被修饰或被限定的成分,即中心语,主要由名词性词语构成,有时也可以由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构成。泰语的格式是与汉语相反,即第一个部分是被修饰或被限制的中心语,第二个部分是修饰成分或限定成分。以下举例:

定中短语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B+A

辽阔的大地 ??????? ??? ????????? /pean din an kwang jai/ 大地的辽阔

经济的繁荣 ????????? ??? ???????? /khwam jaroen thang setthakit/ 繁荣的经济

(二)同位短语

同位短语的构成序列同位短语必定是名词性的,而且一定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两个部分所指的内容相同,意义上具有复指关系。其中第二个部分一定是名词性词语,第一个部分既可以是名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两个部分所指的内容相同,意义上具有复指关系。汉语和泰语的词语顺序是前后相反,以下举例:

同位短语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B+A

我的故乡

中国 ????????? ???????????/

prathet Jiin baan ket chan/ 中国

我的故乡

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 “??????” ????????????????/

sam kok nawa nijai Janghui/ 《三国演义》

章回小说

(三)方位短语

方位短语的构成序列:方位短语必定是名词性的,而且一定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二个部分一定是方位名词。其构成的主要序列是名词性词语+方位名词,而泰语的顺序是汉语顺序的前后替换。例如:

方位短语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B+A

学校前 ???? ???????? /naa rong rian / 前 学校

山坡上 ???????/bon phu khao/ 上 山坡

改革 之中 ??????? ???????/rawang patiwat/ 之中 改革

想了一阵 以后 ??????? ????????????????/langjak kid leaw chuang nung/ 以后 想了一阵

(四)名词性量词短语

名词性量词短语的构成序列名词性量词短语必定是由物(名)量词构成的量词短语。由于汉泰语量词结构不同,量词短语也不同。汉语的量词结构是[数+量+名],泰语是 [名+数+量]。指示代词也不同,在与指示代词构造时也是按照指示代词的结构排序。汉语是 [指示代词+量],泰语是[量+指示代词]。以下举例:

名词性量词短语

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

B+A

一条路 ??????????? /thanon nung saai/ 路 一条

这条路 ????????? /thanon sai nii/ 路 条这

几条路 ????????? /thanon ki sai/ 路 几条

哪条路 ????????? /thanon sai nai/ 路 条哪

(五)“的”字短语

“的”字短语的构成序列“的”字短语必定是名词性的,而且一定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二部分一定是结构助词“的”,第一个部分既可以是名词性词语,也可以是谓词性词语。泰语与汉语“的”字意义相似的词是“???”发音成/thii/。它的语法功能与汉语同样是语法词,常用在修饰成分与中心词之间。只不过汉语是用在修饰成分和中心词中间,泰语是用在中心词和修饰成分之间。例如:

“的”字短语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

B+“thi”+ A

红的衣服 ????????????? /sua thii see daeng/ 衣服+的红

开车的(人) ??????????/khon thii khap rot/ (人)+ 的开车

我们的

(学校) ????????????????? /rong rian khong puak rao/ (学校)+的我们

父辈年长的

(人) ???????????? ???????/khon run pho thi arju mak kwa/ (人)+ 的年长父辈

(六)“所”字短语

“所”字短语的构成序列“所”字短语必定是名词性的,主要是将“所”字置于非名词性词语前或插入主谓短语之间来构成,其格式是“所+VP”和“NP+所+VP”。泰语格式与汉语相似,但是汉语省略部分在泰语是必须出现的成分,比如“ 所”认识(省略成分)。省略成分有可能是人或事物,泰语不可省略。以下举例:

“所”字短语 A+B 泰文和注音 泰语词语顺序

人/事/物+所+P

我所认识(人) ??????????????/

khon thi chan rujak/ 人 所 我认识

我所不知道的(事) ??????????????????/

rueng thi chan mai ru/ 事 所 我不知道

(七)名词短语

名词短语的排序在以大小为单位的排序来看,比如:地点﹑单位﹑称谓﹑时间等。汉语是从大到小,而泰语是从小到大的排序。换句话说汉语是从修饰成分到中心词,泰语是从中心词到修饰成分。如下例:

其他名词短语 大到小 泰文和注音 其他名词短

语 小到大

2015年6月4日8点 8??? ??????4 ?????6 ?.?.2015

8momg wanthi 4 duen6 ko.so.2015 8点4日6月

2015 年

中国北京大学文学院 ?????????????? ?????????????????? ?????????/khana akson saat mahaqithayalai pakking/ 院/文学/大学/北京/国中

中文系主任 ?????????????????????/hua na paak wicha pasa jiin/ 主任/系/文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泰语名词短语的比较分析,经比较分析可见汉语语法名词短语的构造是修饰成分在前中心词在后的[修饰成分+中心词]结构。而泰语是中心词在前修饰成分在后的[中心词+修饰成分]结构。 其他词性的短语也是如此,如:

动词短语 [一起去] 泰语:[?????????/pai duai kan/“去/一起”]

形容词短语 [很好] 泰语:[????? /dii maak/“好/很”]

在教学和语法练习过程中,泰—汉短语翻译练习要先找出中心词,放在最后位置。然后按照泰语每个词的顺序往前依次修饰,汉—泰翻译练习反之亦然。

这样的逆向语法关系看来比较简单,但学习外语最难摆脱的就是母语的影响。尤其是语法,学生往往会受限于母语思维,对教师的反复解释和强调,学生仍感迷惑。笔者认为关键是实践、运用,语法讲解后不断地例举相关的词语并反复练习,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

因此,在泰国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应先对汉泰语词法和句法顺序关系认知,再到汉语句法成分的分析;先忽略语法成分中各种各样语法术语,侧重于掌握词法成分的位置再分析句法的构造。这样的语法教学不仅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而且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语法的异同点,在比较的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语法教学效率也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著.????????????????????????????????????????? ??????????????? ?????????-??????? ????? ???????????????????出版;????????????? 1:2001

[2]???? ?????著.??????????????? ?????????????????????????????????????????????????????????? ?????? ????????????编撰.??????????????????????出版; ?????????????,2002.

[3]任景文.???????:????????????? ???? 1 ???????????????????? 2546.

[4]任景文.???????:????????????? ???? 2 ???????????????????? 2547.

[5]丁崇明.现代汉语语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陆检明.现代汉语语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7]池昌海.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数词“七”的文化内涵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参与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对外汉语惯用语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东北作家作品的文化导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