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绩好的学生的品德教育探讨

2016-06-07 08:05崔敬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摘 要:当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品德教育方面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骄傲、霸道、虚荣心强、脆弱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这些学生的品德教育出现偏差,将对整个社会的品德教育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要解决成绩优秀生的品德教育问题,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制度、确定科学的人才观念和合理的社会用人制度。

关键词:成绩优秀生;品德问题;科学教育观念

现如今,社会对学习成绩差,或者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对这些学生的品德教育也讨论的越来越多,但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品德教育方面也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被掩盖在优秀成绩的光环之下,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在此强烈呼吁全社会给予高度关注,否则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品德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骄傲,觉得自己学习好就瞧不起其他同学,甚至欺负他人;自私,不愿帮助别人;霸道,凡事以自己为中心;虚荣心强,生活方面爱攀比;脆弱,经不起一点点挫折和困难,被家长和老师娇惯,性格不够坚强,不愿做学习以外的事情,比如劳动家务;认识偏差,认为学习好就能代表一切都好,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养成等等。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品德教育方面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由浅入深,先从家庭和学校方面分析表层原因,然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剖析这种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1.家庭原因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父母都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行,品德教育和生活习惯养成都不够重视,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轻德成为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致使这些孩子产生了自私、骄傲等不良习惯。

2.学校原因

大部分学校的品德教育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口号上,真正放在首位发展的仍然是考试成绩,仍然是智育。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都以学习成绩为主,受表彰的也总是成绩排名靠前的部分学生;学校在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方面,也是只看重学生的整体成绩,至于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如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一般不在考核之列,思想品德课程在课程序列中也是处于边缘地位。

3.社会原因

我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品德教育方面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整个社会的功利主义教育价值取向和当前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靠读书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思想很普遍。学生接受教育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达到内心的丰盈和人格的完善,而是为了有个好成绩,考取名牌大学,然后有个好工作,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种功利主义的传统使得中国人的教育观念里历来只重成绩,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品德培养。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也会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所有的学校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认为只有分数才是硬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决定学生命运的不是他的品德,而是成绩,德育问题自然也就被忽视了。

三、问题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性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代表着学校教育的主流方向,对整个社会的学校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和辐射作用,如果这些学生的品德教育出现了偏差,出现了问题,将对整个社会的品德教育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如果说对学困生的品德教育是为了让那些“落伍的羊”赶上“羊群”,不至于掉队,那么,对成绩优秀生的品德教育就是为了看清方向,带领整个“羊群”走向正确的目标,而不至于整体误入歧途。而且,成绩优秀生的品德教育问题通常被掩盖在优秀成绩的光环之下,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或者有意的忽视,所以更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四、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对这类学生的品德教育要突出针对性。如针对有些学习好的学生存在骄傲、看不起其他学生的情况,就要及时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其他学生也有优点,而他们自己也有不足之处,也需要别人帮助;让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平等的,不能仅仅因为别人学习不好就瞧不起别人。其次,对这类学生的品德教育要有示范性。学生的行为都有着模仿性这一特点,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和家长要坚持示范性,不然对学生的教育便会适得其反。最后,做好这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入探讨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要解决成绩优秀生出现的品德教育问题,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制度、确定科学的人才观念和合理的社会用人制度。

1.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念

当今某些地方教育中功利主义得到了过度张扬,忽视了人性的教育。因此,走出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2.设计合理的考试制度

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必须对考试方式和评价指标进行重新修订,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产生正确的导向。

3.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和用人制度

社会用人制度和人才观念,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观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片面的学历观与人才观的影响下,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高学历的人才,学校不得不片面追求升学率。

总之,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念,改革考试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在全社会形成品德素质与实际能力并重的良好风气,才能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和热情,对明天的社会和工作充满理想和希望,成绩优秀生出现的品德教育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真正的人才一定是品学兼优的,因此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从重视品德教育开始。

参考文献:

陈静.谈对“好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J].文教资料,2007(26).

作者简介:崔敬,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十五小学,从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多年,曾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多篇关于思品教育的文章。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