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英比较视角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略探析

2016-06-07 08:23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俱乐部球员足球

谭 淼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基于中英比较视角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略探析

谭 淼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通过实地考察英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总结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经验。梳理相关文献,立足于目前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现状,基于比较视角,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差异与融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两国在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实质与根本方面的差异,并且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分析从英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中获得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借鉴与理论参考。

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中英比较

启动校园足球活动,发展青少年足球事业是我国体育工作的伟大创举之一。但是,校园足球的开展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在校园足球的发展之路上只有立足我国实际情况,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青少年足球发展道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校园足球工程是一项年轻的工程,该工程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模式、理念以及方式方法上都与欧洲足球运动较为发达的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校园足球之初,我们应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学习国际先进青少年足球培养的经验。但是,在学习的同时,我们并不是要完全照搬外国的模式,我们应该更多地汲取国外校园足球发展的营养和精华,以此来不断滋养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笔者从比较视角出发,对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先进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与梳理,同时,与目前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相比较,旨在将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先进经验引入我国校园足球发展体系中,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探索出适合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具体方略。

1 英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全览

1.1 英国校园足球发展史

英国的校园足球从18世纪末开始,足球运动在公学(私立学校)成为课外活动,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游戏规则。1906年,英国学校足球联合会成立,负责协调校园足球比赛的组织和运行工作。1960年后,由于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体育成为政府公共投资的重要对象,而校园足球在资金投入、场地建设和专业培训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1997年,英国足总开始推行宪章标准计划(Charter Standard),该计划改变了英国以往依靠球探和合作学校来挖掘青少年足球人才的模式,采用协助学校和社区青少年参与足球训练的方式,提高足球人口数量,促进青少年足球的全面开展[2]。通过合理配置各方面资源,加强校园足球与其他性质足球组织的横向融合,在学校、社区、职业足球联盟和非政府组织的联合协作下,实现了对校园足球、社区足球和职业足球发展路径的整合(图1)。教育、社会、体育组织之间的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体系的优势,不仅能为一般在校学生提供基础服务,也能为精英球员提供更高水平训练和比赛的机会。可以说英国校园足球发展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

1.2 英国校园足球体系

总的来看,英格兰足球的人才培养构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英足总、校园足球体系、职业俱乐部的足球学院、遍及全英的50个郡级地方足协、业余社区俱乐部。在这个体系中的每一个机构各司其职,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工作,构成了英格兰的“足球网”。英国校园足球体系十分庞大,既有自己独立的校园足球系统,也有在职业俱乐部下的足球学院,可以说在英国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足球运动员,那么必然离不开校园足球的培养。

1.2.1 英国独立的校园足球培养系统:英格兰学校足球协会(ESFA) 青少年在英国选择加入学校球队参与足球运动,仍然可以有机会最终进入职业队发展,不会因为他们是业余足球队员而被职业队拒之门外。这种良好的校园足球运动员成长途径得益于英国发达的校园足球体系。校园足球体系中的“英格兰学校足球协会”(ESFA)为其单独的管理机构。英格兰校园足球协会虽然不从属于英足总,但是英足总在各方面都会给予英格兰校园足球协会巨大的支持,包括在核心的青少年学生训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等方面,会为英格兰校园足球协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英国职业俱乐部培养系统对于英国竞技足球运动来说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正是因为ESFA的存在,才确保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不会缺失正常的学校教育。它在其中扮演的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角色,同时,它也是一个教育者,教导学校和青少年在参与足球运动之余不能放弃学业,这也就确保了学校的青少年真正实现了“学训结合”“体教结合”。

ESFA不仅负责全国、地方性的校园比赛,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在于“扩张”,以其强大的感染力来不断扩大球队数目,吸引更多的校园足球队加入这个组织,共同切磋足球技术。这个组织里面的各个学校需要根据本校教学工作日程正常上课,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与参与足球运动的比重,与此同时,也号召家长加入联盟,共同探讨孩子的未来发展之路。

英国校园足球体系中最为突出的是校园足球运动员的输出与发展路径的规划(图1)。各级校园足球组织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可以进入社区俱乐部,可以选择继续训练,也可以选择到社区俱乐部任教。选择继续训练的运动员最终有机会成为一名职业俱乐部的足球运动员,而最终没有进入职业俱乐部的运动员也不会荒废自己的足球事业,他们还可以选择继续任教。这种人才输出模式,使得整个校园足球培训体系趋于良性发展,更深一个层次值得我们借鉴的是,这种发展方向打消了我们对于踢足球没有出路的顾虑,为校园足球的发展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与职业意义。

图1 英国校园足球运动员成长路径

1.2.2 英国职业俱乐部足球学院 英格兰足球俱乐部有着完善严密的运动员选拔与培养体系,英格兰各个地区郡(省)、市(镇)、县都有着大量的足球俱乐部,不论是职业、半职业或是业余足球俱乐部,它们都在英格兰足球运动员培养金字塔体系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英国俱乐部的足球学院在英国职业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站在金字塔的第二顶层,足可见该机构对于培养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重要性。

英格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培训、竞赛、晋升都是依托英国各个不同级别的足球俱乐部来完成的。对于一个组织结构完善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来说,其运动员培养体系基本上分为6个层次,共同组成了金字塔形状的培养体系,依下自上它们分别是:草根足球、进阶训练中心、精英训练组、发展训练组、足球学院和职业一线队。在球员年龄方面上,从草根足球最小4岁的球员到足球学院最大18岁的球员,最后直到最高层次的23岁以下球员和一线队球员(图2)。

图2 英国足球运动员进阶通道

英足总规定,一家俱乐部能否跨入职业联赛“门槛”的必要条件是能否建成符合标准的“足球学院”。但同时每个孩子的足球训练绝不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能因为足球训练而放弃正常的教学课程,足球不是每个孩子的全部,英国倡导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多元化发展,并且在文化课程学习上是不容忽视的。最终能够进入足球学院学习的成员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精英运动员。

草根足球是足球学院选拔青少年运动员的基础,他与社区足球紧密相连,其主要任务是向本地区青少年推广足球运动、面向所在地区青少年进行普及性质的假期足球训练营以及开展校园足球合作项目,通过近乎不收费的公益性质训练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不断扩大足球人口,旨在从庞大的足球人口中挖掘出真正具有天赋且技术突出的足球运动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营或其他青少年赛事中表现突出,将有机会被选中参加进阶训练中心的训练,进阶训练中心每周都要对350~400名青少年球员进行培训,但在此阶段的训练与草根足球阶层不同,该阶段的训练是有偿的,球员每次训练课将支付10~15英镑不等费用,而教练员则由社区俱乐部指派,而这些教练员必须具备英足总教练资质;在进阶训练中心表现突出的同年龄段球员将进入下一个层次训练,即精英训练组,精英训练组每个年龄段球员基本保持在40人左右,也将配备更加优秀的社区教练来进行执教,同样也是有偿训练;通过这3个层次选拔的优秀同年龄段球员将来到发展训练组,在这里球员将开始接受完全免费的训练,而且将有机会得到俱乐部青年队教练的指导;最终,优秀球员将进入俱乐部的足球学院,在这个阶段球员将和俱乐部签订协议并且在比赛中只能代表俱乐部进行比赛,球员在这里将得到由俱乐部提供的边学习边训练的走训生活,所有文化课教师由俱乐部聘请,在指定地点接受文化课学习,课余时间进行训练,训练由俱乐部最为优秀的各年龄段青少年教练进行执教,在这一阶段球员最大年龄为18岁(表1)。

表1 英国职业俱乐部足球学院运动员进阶分析

在进行足球训练的同时,英国还为球员提供学习教练员课程的机会,球员16岁起可以开始学习英足总教练员课程,这为球员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18岁以后,经过一系列淘汰,一部分球员离开了足球选择了其他职业,一部分成为了俱乐部工作人员或社区部足球教练继续从事足球工作,还有一部分优秀球员脱颖而出与俱乐部签订正式的球员工作合同成为23岁以下球队的一员,开始通过踢球获得报酬,并且最终进入梦寐以求的职业队参加英国足球职业联赛。这就使得足球运动员在学习足球的同时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不至于因为最后没有成功进阶职业球员而一事无成。

1.2.3 英国完备的校园足球联赛体系 英格兰的足球联赛系统不仅包含4个联赛92支职业球队,更重要的是金字塔下层数量惊人的非职业球队。而这些非职业球队间的联赛就包含了校园足球的联赛体系。

根据英足总的最新统计,现英格兰联赛级别已细分到24个,而且有些级别联赛因地域缘故分成了更多联赛,例如最多的第14级共分为73个联赛,其中最少的联赛有9支球队,最多的达到18支。除联赛外,前11个级别的球队还有机会参加6个不同性质的杯赛,例如全世界最古老的杯赛足总杯,来自第10级的业余球队都有机会挑战最强的英超球队。除了这些属于联赛系统内的5 300多家俱乐部,还有不计其数的球队参加独立于系统之外的联赛,比如威廉王子曾经参加过的“星期天联赛”。这些球队如希望进一步的发展,也完全可以加入金字塔系统。

英足总下属机构“英格兰学校足球总会”共计下设40个学校足协。学校足协可以确保孩子在接受正常学校教育的同时,让孩子参与到足球中来。目前英国共有26 000所学校,其中有超过18 000所能够常年开展足球比赛,整个英格兰的校园足球队多达22 000支。

1.3 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的中坚力量:社区足球

通过对英国校园足球两大发展体系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两大校园足球体系中有一股不能忽视的中坚力量——社区足球。社区足球既是独立校园足球发展体系的人才输出地,与此同时也是选拔足球学院的人才生源地。因此,提到英国的校园足球体系,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在英国校园足球体系中大放异彩的社区足球。英国利用强大的社会力量来支持社区足球的发展,支持社区足球的可以是孩子的家长,也可以是社会财团,也可以是校园足球组织,校园足球组织更多是为社区足球提供场地支持。

英足总自1997年起逐渐开始推行特许标准计划(CSS),其目的为大力促进社区足球发展,随着该计划的进行,该计划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草根足球,逐渐形成职业足球、校园足球和社区足球相结合的青少年足球发展网络[3]。

该计划将所有从属的青少年及草根足球俱乐部分为3个级别,分别是英足总特许标准俱乐部、英足总特许标准发展俱乐部和英足总特许标准社区俱乐部。成为英足特许俱乐部成员可以享受免费的足球装备、免费观赛、申请基金奖励等权益;与此同时,他们还将享受一些无形的权益,如获得英足总教练员培训资格、发展青少年足球公益福利事业等。

在英国,社区足球更多的优惠政策是面向青少年的,因此可以说社区足球是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正因为如此,得到了英国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与关注,这使得在英国参与和学习足球运动的成本大大降低,对于英国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所参与的足球运动更多的是公益性质的,没有负担的,也因此让参与足球这项运动变得更加愉悦、轻松。以上种种,都是值得我们在发展校园足球运动中学习和借鉴的精华所在。

2 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仍是以竞技体育为目标在进行人才培养,也就是仍然在沿用职业队的人才培养模式[4]。国家将所有的人力和财力都集中到这种“举国体制”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中,这一体系更趋向于竞技足球一方。我们的本意是培养精英式的足球人才,但是与此同时,这种人才培养体系也使大部分在学校中学习的青少年错失了参加正规的足球训练的机会,导致我们在少年时期的校园足球培养基本为零,也就是小学的足球教育缺失,致使真正作为校园足球发展阵地的各类中学、大学的学校只能接收职业队淘汰的球员,这些球员属于足球职业技术水平一般,并且文化知识水平偏低的人群,导致校园足球发展缓慢。与此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校园足球无法向职业队输送球员,校园足球培养足球人才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图3)。

图3 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目前正处于校园足球的起步阶段,事实上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根据图3所展示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主要有两大分支,其一是按照正常的学习规律来培养校园足球运动员,即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样的常规学习路线,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校园足球运动员一旦不能够继续求学,将完全丧失继续学习足球的机会,也就是说足球事业就此终结;另外一种路径是小学学习足球之后通过选材进入足球学校或者体校,通过选拔进入梯队,最后走向职业足球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的运动员可以选择继续回到第一条路径进行求学。而且就目前我国现状而言,能够进入职业队的运动员实属凤毛麟角,而被淘汰的运动员则更多面临的是文化知识水平较差,足球专项技能不高的尴尬局面,即便最后能够顺利进入高等学府,那么将来的就业也依然是未知的问题,因为我国的校园足球体系到“大学”这一环节即为终止。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不难看出,我们的校园足球培养体系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这些弊端是我们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将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我们孜孜不倦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促进我国校园足球的繁荣发展。

2.2 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难题2.2.1 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单一化运转 我国目前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为单一化运转模式,即校园足球运动员直线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融入多元化的培养手段,也没有为校园足球运动员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提供更多的保障。

2.2.2 校园足球人才培养费用过高,家庭支出负担重 根据《中国职业联赛青训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国一个普通的家庭,如果孩子从6岁开始踢球,培养到18岁成为一名球员,那么共计投入的成本至少要30万元,而现实情况来看在我国培养一名球员的家庭成本基本上要在50万元左右。目前,无论是专业的体育学校还是普通足球学校学生每年都要支付高昂的训练费用,基本上为10 000/年/生以上。由此来看,我国的校园足球运动已走上了“贵族化”的发展道路。

面临这样一种严峻的经济负担,必然导致我国大部分家庭都无法承担这样庞大的人才培养费用,而导致有些较为有天赋的孩子不得不放弃足球事业,使我们错失了太多优秀的足球人才,不得不说,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

2.2.3 校园人才输出保障体系缺失 我国目前的校园足球培养体系中唯一的人才输出流向目标就是成为职业运动员。可是,参加一项运动最根本的也许并不是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最根本的往往是我们希望能从这项运动中获得快乐,而中国的小朋友可能会因为在职业球员这条路上丧失了很多参与足球运动的真正快乐,因为他们大部分人最终很难成为职业运动员,他们比其他人承受更多的压力与非议。这些足球运动员一旦不能成为职业球员,他们将放弃钟爱的足球事业,更有甚者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这也是我们在校园足球人才输出体系上不完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2.2.4 缺少完备、均衡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 我国目前校园足球竞赛存在着比赛安排不合理和比赛数量少(各类比赛时间严重冲突)的双重困局。就北京而言,在北京市同时进行的多达四类校园足球赛事,各支队伍除了要参加北京杯之外,还要参加市运会足球比赛、百队杯和在奥体中心举办的校园足球冠军杯赛。而目前北京市能够参加比赛的中小学足球队均只有十几只,初中组的比赛还能够勉强维持进行,而高中组的比赛基本处于停滞。这就直接导致了少量的球队分身乏术,必然导致比赛质量难以提高,而青少年本身就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这样高强度的比赛必然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始终处于疲劳期。这也正是我们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不够完备的地方,虽然我们有竞赛体系,但是对于细节的考虑显得不够周全。

3 英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对我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的启示

3.1 明晰中英两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基本体制及其实质与根本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中有一个共同的体制特征,即“举国体制”,其根本是“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由国家和地方体育管理行政部门全权布局、支付经费、管理和操办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流动、晋级、竞赛资格认定以及组织各种比赛,也就是说运用行政管理力量,在国民教育体系以外建立起各级训练单位”[5]。足球运动自然也是“举国体制”内的项目,因而足球运动员的发展也仍然被禁锢在体制内,这就导致了校园足球的发展与竞技足球的发展不在同一轨道运行,而为了能够与竞技足球进行衔接,最终必将导致校园足球也走向“举国体制”的老路。

而英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本质是“以英国高度社会化的体育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社会供需强大的内在动力,调动英国内部各方面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支持、协调和管理的社会财团和专业团体,在此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支援和全面的计划工作”[6]。英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基本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这是由于英国建成了一种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管理体系,在校园足球发展中做到了将微观管理、选材训练竞赛、经费筹集和操办竞技体育的选材、训练、流动、晋级等工作放手交予各个足球俱乐部、足球学院和相关学校实施。英国这一做法真正将校园足球与竞技足球相连接,彻底打破了所谓“体制”的禁锢,更多地调动了积极的社会力量,无论是校园足球还是竞技足球始终处于相辅相成的良性运转中。

3.2 中英两国校园足球运动员培养差异的宏观启示——培养路径的差异化分析

英国校园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路径更加多元化,其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体现在培养环境的多元化,即学校与足球学院相结合的培养环境;第二,体现在其竞赛体系的多元化,即校园足球竞赛与俱乐部联赛协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赛机会和良好的足球运动员晋升机制;第三,体现在其人才输出的多元化,人才输出既可以是教练员、职业足球运动员,也可以是俱乐部分管理者、创办者等。

而我国的校园足球运动员培养路径过于单一,一旦最终不能够走上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道路,则面临着文化知识水平较差和足球事业荒废的双风险。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在选择足球事业后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我国应充分借鉴英国在此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校园足球运动员建立更加完备的保障机制以及更加多元化的人才输出形式,使校园足球成为一项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与人才培养输出体系。

3.3 中英两国校园足球运动员培养差异的微观启示

3.3.1 改善校园足球学习环境,不断扩大足球人口

英国的校园足球运动员无论水平高低都可以在学校进行学习,并且有完备的晋升机制,较高水平的运动员可以到足球学院继续学习;而中国的校园足球运动员大部分运动水平偏低,处于中下等水平,水平较高的足球运动员则是脱离了学校到专业队或者体育运动学校进行足球技术学习,这部分运动员一旦不能进入更高级别的职业足球队则会再次选择到高校继续求学或者放弃足球事业。

因此,在校园足球学习环境优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推广英国的先进经验,在校园足球环节更多的是吸引青少年喜爱足球运动,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分化为专业与非专业。

3.3.2 建立完备的竞赛体系,开展高质量的校园足球竞赛 近几年由于校园足球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参加校际比赛,但也仅限于学校中综合水平较高的少部分校园足球运动员,而低水平运动员仍然很难参加比赛。完备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缺失和比赛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运动员综合足球技术的提升。

而英国具有庞大且完备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校园足球运动员在俱乐部、足球学院和各级学校的组织下,校园足球队可以参加各类俱乐部之间比赛和青少年联赛。据有关数据统计,不同年龄的英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每年大约参加30~40场足球比赛。

因此,在改革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借鉴英国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方面的经验,即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不仅包括校际间的竞赛,也应不断拓展竞赛视角,更多地开展校园与各俱乐部青少年梯队间的联赛,不仅可以丰富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发展,也更多地为学生提供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相互切磋,提高足球技术的平台。

3.3.3 汇聚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合力,共助校园足球长效发展 从英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是举全社会之力,包括来自财团、政府、家庭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经费的压力,因此,英国培养的校园足球运动员是有尊严的,他们不用过多地考虑以后我要做什么和我下学期的学费从何而来,他们更多地是专注于足球技术本身,更多地去体会参与足球这项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感与满足感。

而我们中国的校园足球经费多来自于国家拨款和家庭支付,缺少了社会资助的巨大资源,导致我们校园足球发展经常出现经费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导致很多有天赋的校园足球运动员因为难以负担昂贵的培训费用而放弃学习足球的机会。

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先进经验就是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的力量,用近乎公益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是人口大国,因此,应更多地呼吁社会的多方力量来投入到校园足球的发展中,也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看到校园足球发展具备的市场潜力,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体育产业,吸引社会力量的投资,减轻政府和家庭的投入,更好地为青少年提供校园足球学习机会。

3.3.4 加大力度培养校园足球教练员,完善校园足球教练员考核体系 英国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大多是校园足球系统输出的人才,这部分运动员考取英足总教练员资质后,则可以执教英国校园足球或者更高水平的足球队。也就是说,英国的校园足球教练员都具备扎实的足球专业技能水平和基本的英足总资质。

而中国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大多为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到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其中足球专业的实为凤毛麟角,尽管近几年我们国家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校园足球教练员骨干教师培训班,但是扎实的足球技术功底并不是通过参加几期培训班能够实现的,这也是我们目前在校园足球发展中不得不面临的尴尬处境之一。

针对此种境地,我们在加大力度培养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同时,也应该向英国学习,建立一套完备的校园足球教练员考核体系,也就是说,校园足球教练员在经过培训之后,还要经过系统的考核,然后获得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资质,以改变现今体育教师担任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尴尬局面。

4 结语

英国校园足球历经了百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之处绝非笔者仅仅在以上提到的几点,但由于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笔者只着重从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社区模式、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以及教练员考核方式等几点进行阐述,至于英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其他先进经验还需我们在校园足球工作发展的变迁中循序渐进地引进与吸收。

[1]车旭升,金春光,姜允哲.从阶级与社会控制视角解读英国足球演进历程[J].体育科学,2013,33(5):84-91.

[2]舒川,吴燕丹.本土化视角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6):38-43.

[3]梁斌.英国校园足球启示:网络路径整合及多元资源配置[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1):105-108.

[4]黄志浩.日韩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安徽体育科技,2006,37(1):40-44.

[5]毛振明,查萍.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理性思考——激情后的冷静,辉煌下的问题:北京奥运会后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1701-1703.

[6]WALVIN J.The only Game:Football in our times[M].London:Pearon,2001.

责任编辑:刘红霞

Strategy of Cam pus Football Talents Training Based o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TAN Miao
(School of Sports Training,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ulture system of British cam pus football talent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ampus football development experience.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mpus football talent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ummarizing and drawing the British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of campus football development 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ce and integr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ssence and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campus football talent cultivation,and analyzes the inspiration from the training system of British campus football talent from macroscopic and microcosmic dimensions,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training of our campus football talents.

campus football;talent cultivation;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G843

A

1004-0560(2016)05-0109-06

2016-08-02;

2016-09-10

2016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十三五”时期沈阳市校园足球“产学研”互动创新体系建构研究(SYSK2016-14-02);沈阳体育学院重点资助项目:中国职业体育特色化发展研究(20140403Z110)。

谭 淼(1981—),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足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俱乐部球员足球
我不只是球员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