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人街看中国主导世界的风格

2016-06-07 09:26
凤凰周刊 2012年34期
关键词:熔炉唐人街娜娜

法广网,节选2012.11.18

“中国崛起”带给世界各国学者一系列新的话题,中国是否真的正在崛起?在中国崛起后,一个由中国主导的世界将会是何种景象,它与美国人主导的世界有何不同?当很多学者从意识形态、经济学、历史学和军事实力等方面研究中国时,保加利亚《外交政策》杂志主编伊万.克拉斯塔夫却另辟蹊径,试着从中国人“在如何体验其边界以外的世界”这个角度上寻找答案。

克拉斯塔夫的观察点落在海外华人的生活核心唐人街,发现即使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唐人街的人也只是学会美国人的规则以获利,其他方面则我行我素。克拉斯塔夫的结论是:在一个由中国人主导的未来世界里,他们不会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当中国人统治世界》一文中,克拉斯塔夫首先谈到欧洲人对未来的不安,因为美国“在军事上捉襟见肘,在政治上两极化,在财政上又负债累累”。欧盟本身“看似处于崩溃的边沿,这个古老大陆在权力上已是明日黄花,只能向外人展示其美丽的风度,而非内在的精神或勃勃雄心。”克拉斯塔夫称“过去三年的全球民调显示,人们带着希望或心怀恐惧,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眼瞅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他用一句笑话形容这种心态,那就是“乐观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悲观者正琢磨如何使用AK-47突击步枪”。

曾担任布达佩斯反美主义浪潮研究项目主任的克拉斯塔夫,把对中国主导未来世界的前景与目前美国主导的世界做了对比,他认为由移民组成的美国是个从来不往外移民的国家,“美国给人们一个大熔炉的概念,不同种族和宗教的人自愿组合在里面,产生一个新的美国身份认同。”

“中国通过其海外侨民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中国人的世界观来源于他们作为移民的经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生活在海外,他们是投资中国的一大力量。20年前,中国发现海外华人富可敌国,但现在中国人在本土也迎头赶上。”克拉斯塔夫还引用己故美国汉学家白鲁恂(Lucian Pye)的话,称以封闭的唐人街为生活核心的海外中国人发现自己“生活在外国人的家园里”。他们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学会适应,但为的只是“如何从地主制定的规则中获利,其他的则我行我素”。

克拉斯塔夫的结论是,在一个由中国人主导的未来世界里,他们不会去制定游戏规则,而是想方设法从现有的规则中获取最大的好处。

从一家三代看深圳变迁

BBC 2012.11.20

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前线。过去30年,它从一座小渔村变成了大都市。曾经,深圳是下海创业者的选择;但是现在,它也在吸引着更加富有、前卫的中国新一代。

李先生没有穿戴浮华的衣饰。和年迈的母亲、光鲜美丽的第二任妻子以及两个孩子围坐在玻璃面的餐桌前。事实上,李先生是家财万贯的富翁。李家住在深圳最高级的住宅区之一。在深圳,许多人仍然挤在狭小的公寓内,李宅却是一座宽敞、气派的房子。

李先生经历过许多波折起伏。他的父亲是共产党的积极分子,“文革”中被打倒,下放到乡下去接受再教育。“小的时候,经常吃不饱饭。不得不很早辍学去挣钱。我什么都干过,还做过一阵子屠夫。”李先生接着说,“我曾经让家里人大吃一惊。我放弃了一份在国营单位的铁饭碗工作,来到了深圳”。当时深圳刚刚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中国大胆尝试资本市场的先锋。“刚来深圳的时候,我就拎着一个小箱子。我睡觉的地方是地下室的发电机房,夏天,热得让人难以忍受。我带来了三台缝纫机。这就是我服装生意的起点。”听上去像是家庭传奇。李先生的女儿表现得非常吃惊。“这些事我一点儿都不知道。我根本不知道爸爸吃过这么多苦。”

李先生的发家史与深圳异曲同工。如今,深圳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中心之一。但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增长,中国的工厂面临着廉价劳动力的短缺。广东省可能缺少100万工人。这种局面也给新一代人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讨价还价权。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许多中国制造业公司考虑将工厂迁到海外。和大多数人比起来,李先生的女儿娜娜更有优势。娜娜现在20来岁,刚从伦敦学完时装回来。她穿着一件非常时髦的连衣裙,颈部明显地可以看到纹身。父亲希望她能加入家庭服装企业,但是,娜娜要独立做自己的事。李先生现在计划带着小儿子移民加拿大。他说,那里的教育更好、污染更轻,腐败更少。

猜你喜欢
熔炉唐人街娜娜
凝视
Briefly Talking About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考试之后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雪中唐人街
光影
锻造匠心精神,开启员工思想教育新领域
热闹的唐人街
发烫的熔炉不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