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秘辛,他者之眼

2016-06-07 09:26韩福东
凤凰周刊 2012年34期
关键词:李宗仁华府和谈

韩福东

“中共仍全体支持毛泽东,他们与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不同,他们并不是因为莫斯科的扶持而起家,他们的第一身份是中国人,第二才是共产党员。毛泽东很可能成为另一个狄托(铁托)。”

这是1949年1月3日,民主联盟要员罗隆基的亲信叶笃义向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提供的资讯。叶笃义还说,蒋介石退休或被罢黜、其政权完全解体,及建立一个共产党与自由派联合政府'是必要和必然的。叶笃义的这番谈话,至少意味着民盟关键时刻,在腐败的国民党与信奉阶级斗争的共产党之间,认为后者比前者更值得选择。

前云南省主席龙云此前已经乔装成女人逃抵香港,与中共合作。六个月前'他就告诉过叶笃义,已经指示他辖下奉南京政府之命赴东北的军队,—有机会便向共党投降。

叶笃义提供的这些资讯,都被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形成报告汇报回美国国内。这些档案早已解密。台湾资深媒体人王景弘将《美国外交关系文件》(一九四九年第八册及第九册)有关中国的记录,进行了摘译,按日期排序,汇集成这本《1949大流亡:美国外交档案密录》。通过这些第一手的美国外交官重要报告和备忘录,我们可以对1949年国民政府分崩离析并最终落逃台湾的政治内幕,有更深层次的体认。

国民党内部,李宗仁与蒋介石的权斗,是美国外交官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在叶笃义前往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次日,即1月4日,副总统李宗仁也派亲信甘介侯在南京拜会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甘介侯透露,与李宗仁同属桂系的白崇禧私人请李宗仁到汉口,在当地宣布反对政府政策,与共产党展开和谈。而蒋介石也已向李宗仁表达要“退休”,由李代理总统职务的想法。李宗仁对此感到犹疑:留在南京,可以接管总统职务,但可能有名义无实权;前往汉口,虽无职位,但可以独立行动。他想听听美国人的意见。

司徒雷登回应说,同情李宗仁的复杂处境,但这些问题恐怕很难得到美国华府的明确建议。这是司徒雷登本人的看法,也代表华府的态度,事实上,也是当时英法等西方大国共同的立场。随着颓势不可收场,南京国民政府—直期待美英法苏四国进行调停。1月11日华府的档案显示,英国外相贝文对调停的看法非常明确,他认为介人调停将属错误,因为不太可能改变事情的演变,如果介入失败反而影响西方国家将来与中国的关系。另外,南京国民政府要求调停,除了换取时间外,另一目的是想把他们自己造成的问题之责任推给别人。“如果我们推定的调停与事无补证明正确,则将来我们会被指责把中国放弃给共党;同样的,我们也要负起促成一个迟早要被共党所攫夺之政府的责任。”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英美等国事实上已认为调停不会起到效果,也不想因此承受失败的指责。这是他们不予调停的根本原因。但在表面上,他们要以更为堂而皇之的理由拒绝。华府指示美国驻华使馆,“可以借口我们的政策是基于—九四五年莫斯科外长会议的协议,即要维持一个统一、民主的中国……我们不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前途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我们可以表示希望早日结束敌对,以解除人民痛苦。”

在1949年初,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已经在国际社会取得共识。共产党的想法是怎样的?在与国民政府进行—段注定没有结果的所谓“和谈”时,内部有无分歧?在获取共产党内部情报方面,美国驻华外交官显然是失败的,他们缺少第一手的信息源,更多靠共产党的党报来进行汇报,这一点与他们在国民党及民主党派间高端线人众多构成强烈对比。

有时候,美国外交官需要依靠间接的信源来理解中共的内部立场。譬如甘介侯在那次与司徒雷登的会面中,就曾表示,苏联及中共目前有两派见解,第一种是认为如果国民党进步分子诚心与中共及苏联合作,那应与他们谈判,以考验国民党是否只是美国的工具;第二种想法是他们都不相信国民党有诚意和谈,只是美国在教唆,想换取时间,因此中共必须以武力清除一切反对力量,只有达成此目的,才能有真正的联合。甘介侯认为,第二种想法在中共及苏联内部占上风。中共内部到底有多大势力寻求和谈,当然值得质疑。但甘介侯关于其内部武力解决想法占上风的判断无疑是正确的。

美国外交档案密录,给我们提供了他者之眼。理解1949,不能单靠国共双方的陈述。

猜你喜欢
李宗仁华府和谈
李宗仁尊师若父
张自忠戒烟
降低标准 ——帕特里克(美国)
27岁时,我嫁给了76岁的李宗仁
自传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