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如有来生

2016-06-08 12:42聂卉
新东方英语 2016年6期
关键词:阿特金死神希特勒

聂卉

凯特·阿特金森(Kate Atkinson),英国当代女作家,1951年生于约克,1974年获得邓迪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做过家务工、秘书、教师等工作,现居爱丁堡。1995年,阿特金森发表长篇小说处女作《博物馆的幕后》(Behind the Scenes at the Museum),获得英国惠特布莱德图书奖,此后又相继出版了小说《真人槌球》(Human Croquet)、《怪诞的情感》(Emotionally Weird)以及短篇小说集《世界末日还没到》(Not the End of the World)。2004年开始,她的侦探小说系列《尘封旧案》(Case Histories)、《善意恶行》(One Good Turn)、《何时会有好消息?》(When Will There Be Good News? )和《带着小狗,早早出发》(Started Early, Took My Dog)相继出版。其中《何时会有好消息?》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尘封旧案》则由BBC改编成热门剧集。2013年,阿特金森的长篇小说《生命不息》(Life After Life)问世,受到评论界和读者的赞誉,并获得南岸天空艺术奖、科斯塔图书奖等。2014年,《生命不息》的姐妹篇《生命不息·归来》(A God in Ruins)出版。阿特金森的小说充满睿智的思考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切体验,文笔娴熟有力,人物刻画和心理描写尤为动人。

如果生命可以重新来过,你选择怎样生活?如果可以选择,你怎能确定等待你的下一次生命不是悲苦的深渊?如果身处深渊,你又是否能够一跃而起?如果……

《生命不息》为我们呈现了许多种“如果”的答案。小说断断续续、重重叠叠地讲述了20世纪一位名叫厄苏拉的英国女性不断重生的故事。1910年2月11日,厄苏拉刚出生就窒息而死,时间旋即回到生命原点。下一次生命中,厄苏拉得以顺利出生,但从光明到黑暗的距离似乎永远无法预知,“一个人在一睁眼、一失足间,就能失去一切”,死神将在每一次生命的某个岔路口等待着厄苏拉。

厄苏拉4岁时会被大海吞噬,5岁时将从屋顶坠地而死,8岁时她传染上致命的流感,22岁时将被丈夫虐打致死。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更多人卷入死亡的深渊,德军的炸弹把厄苏拉埋葬在废墟之下。换一种活法是否能从战争中幸免于难呢?下一场轮回中,35岁的厄苏拉在德国结婚生子,并成为希特勒情人的女伴,然而伴随着苏军的坦克驶进柏林,生命被饥饿、疲惫和绝望操控,厄苏拉最终还是和女儿一起服药自杀。但被死神逼入死角的厄苏拉即将触底反击,命运的轮盘开始发生改变。

下一次生命中,厄苏拉加入了伦敦志愿救援队伍。一场又一场的轰炸让那些似乎无足轻重的生命如石块般在空中四散,而厄苏拉将在炮火和废墟中穿行,为了救助这些生命而四处奔走。她就这样顽强挺过了二战,战后的大萧条也未能伤害她分毫。57岁时,战争在那些空喊“和平”口号的年轻人眼中已经虚幻得不再真实,但二战带来的冲突却仍在继续,厄苏拉即将退休,终身未婚的她似乎已经了无牵挂,她将躺在公园的躺椅上,安静逝去。

然而,是否还有未竟之事?

《圣经·新约》里的《哥林多前书》的语句再一次被吟诵:“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在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几十年间,厄苏拉在死神的魔掌间奔走,个体生命在意外、家暴、战争中无可遁逃,同时她还不得不面临着家人、爱人、朋友和更多无辜生命的消逝。二战期间,厄苏拉的父亲休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弟弟泰迪在执行飞行任务时身亡,母亲希尔维因无法承受丧子之痛而自杀,数千万人如草芥般被战争蹂躏。厄苏拉在轮回中成长,也在时光中逐渐体会死生轮回的悲痛。在半个多世纪的磨难中,人类命运的悲惨与创痛清晰地呈现在厄苏拉面前。是无数次从死神手中寻求生的可能,还是冒险挺身向前扼住死神的咽喉,为苍生的命运而奋力一搏?在人类的苦难和黑暗中颠簸轮回之后,厄苏拉最终被爱铸造成了一位勇士。

厄苏拉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从深渊中一跃而起。那无数次被死神玩弄于股掌的生死轮回都不过是生命的演习,在这一次的生命中,厄苏拉躲过了大海、流感、怀孕、流产,那个虚伪残暴的男人也没有成为她的丈夫;她选择了学习现代德语而不是古拉丁语,加入了射击俱乐部;她将走在德国阿马林大街上,推开霍夫曼摄影店的门,认识一位叫伊娃的女孩,这个女孩是希特勒的情人,也将成为她的朋友。她缩起脖子生活,小心翼翼地躲过每一次死神的眷顾,只为最后推开咖啡馆的门,来到希特勒面前——那场将夺去无数人生命的战争需要在未开始前终结。厄苏拉冷静地掏出手枪,四下的手枪纷纷对准了她,她坚定地向希特勒扣动了扳机。

在看了《大话西游》《土拨鼠之日》《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忽然七日》等诸多电影、小说之后,我们对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时空穿越叙事或许不再感觉新鲜。在这些作品中,传统的时空观被打破,时间如同音符般灵动起来,主人公可以穿越时空,或去赢得爱人,或去挽救生活,情节叙事往往细碎而温暖。但是,《生命不息》这部小说却将视角投向家庭、战争和人类命运。尤其是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中,作者巧妙地以细致入微的个体经验勾勒出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同时生动刻画了人们在城市废墟和炮火中的艰难生活景象。小说如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般,基调悲壮沉重,主人公在命运中回旋,却始终涌动着趋向光明的强大力量。

作为儿童、妻子、母亲、传染病患者、战争难民以及烈士家属,小说的主人公厄苏拉是无法避免偶然灾祸的脆弱人类中的一员,遭受了20世纪人类曾遭受的诸多苦难。厄苏拉“既是持矛的武士,又是那银晃晃的矛本身。是夜的深处闪着寒光的宝剑,是刺穿黑暗的长枪”。她一次又一次重返生命,是为了挽救所爱之人的生命,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她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替中不断练习,在重生中成长,在时间的羊皮书上书写又擦去,直至命运的轮盘终于圆满的那一刻,她以爱之名挺身与死神相搏。刺杀希特勒这一情节表面上看既天真又荒诞,但作者以之完成了一种仪式性的告慰死者的祭奠。小说体现出对人类悲苦的深切体认和无限告慰,它召唤着那些死于家庭暴力、战火纷争中的无数生灵,而同时,它又以一种坚韧绵柔的勇气赐予人们永远仰望光明的力量。

猜你喜欢
阿特金死神希特勒
小女孩和死神
未来人类图鉴
情义便条
死神来了地球版
THREE BODY THE THIRD
焦虑
刺杀希特勒
都一样
希特勒看电影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