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告技术营销行业十大关键词

2016-06-10 17:53星航
广告主·市场观察 2016年1期
关键词:跨屏程序化

星航

滴答滴答,时钟在不停地转动。12306网站不时提醒你又快到了一年回家过年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一年盘点的时候,暮然回首,在数字营销江湖,留下了那么多令人营销的痕迹,本期小编盘点2015年数字营销的十大关键词,可以预见,2016年这些关键词仍将继续为行业发展指引方向。

上市

对于创业人来说,每一个人都有着一个上市敲钟的梦想,广告技术公司同样如此,甚至比其他类型公司更加迫切,如果不是“意外” 前几年便会涌现一批上市的广告公司。但现实没有假如,不过,上天终究还是眷顾还是留了一扇窗——新三板的开启,让众多广告技术公司看到了新的曙光。米迪、璧合科技、有米、易简、道有道等众多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与此同时,原来将目光锁定在美国市场上的企业,例如力美、亿玛、品友互动等也纷纷拆解VIE结构,调转船头,回归国内市场。IPO的重启,为广告技术公司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预见,2016年,上市仍将是广告技术公司的主流趋势。

并购

并购一直是这两年广告技术领域内屡次上演的大戏,年初的阿里以3亿美金+资源的方式投资易传媒。蓝标更是疯狂出手,先手投资爱点击、多盟和晶赞等多家广告技术公司;吴通通讯13.5億收购互众广告100%股份。

如果把行业进一步放大,老大老二走进婚姻殿堂的更是不在少数,滴滴快的、58赶集、美团大众点评、去哪儿携程四大并购案,让人震惊到麻木,在这个没有不可能的年代,对手成亲家在不断上演,2016年,谁又将是下一个新娘?

移动DSP

移动互联网的火热,让移动DSP也成为下一个风口。众多PC端DSP开始涌进移动领域,此外也有不少移动营销公司也纷纷宣布推出移动DSP。据芒果统计,2015年3月,中国移动DSP平台已上升至60多家,买方服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移动DSP平台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让市场鱼龙混杂,但也反过来说明市场巨大的需求和潜力。不过如此众多的移动 DSP,每家的规模、技术都不尽相同,其中不乏一些伪平台空壳子,优胜劣汰是永不变的真理,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竞争才刚刚开始,这种混乱的状况仍将持续到2016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对于各家移动DSP平台来说,努力修炼内功是关键。

跨屏营销

在“眼球经济”时代下,哪里有受众,哪里就是战场。多屏时代的来临,跨屏营销成为必然趋势。单屏的移动端或PC端营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告主在更多场景下接触影响消费者的投放需求。

如果说过去跨屏是指手机、Ipad、PC话,如今跨屏则开始向更多的屏幕延伸,LED、互联网大屏等也成为跨屏的重要载体。不过,鉴于跨屏身份识别技术尚不成熟,跨屏程序化购买主要指,通过一个系统实现多屏广告预算的智能动态分配,根据不同屏幕的营销场景推送适配的广告创意,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屏上看到合适的广告。

今年,云联传媒开发了数字广告行业开放技术和数据基础平台系统:中国首个广告交易引擎ARP;爱点击发布跨屏移动战略和创新产品“MoGalaxy移动营销创新战略和四大旗舰移动产品”;悠易互通升级的YOYI PLUS程序化购买平台,可通过PC+移动+视频+智能电视资源的一站式购买……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推出相关的跨屏营销技术平台,跨屏营销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移动出海

季度总收入为10.09亿元,同比增长110.7%;移动收入为7.08亿元,同比增长522%,环比增长25.6%,占总收入的比重达69.7%;海外收入大增891.6%至5.38亿元;移动月活跃用户数新增7300万至5.67亿……这是猎豹近日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财报的部分重要数据。

而事实上,近年来猎豹的财报一直格外好看,尤其是在海外,这让众多企业眼红,点入、安沃、有米、畅思等纷纷瞄准海外市场,此外乐视移动、百度钱包等也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希望能够在蓝海市场中抢占先机,分得一份羹。

原生广告

原生广告可以说也是舶来品,在美国facebook、twitter等以原生广告为主。这种与内容相契合的原生广告的形式,无疑能给用户带来更良好、更有效的广告体验,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倾向于原生广告的投放。

在国内,最早提出原生广告的为凤凰网,微博率先在移动端尝试推出原生广告,微信则将这种形式发扬广大。朋友圈广告曾名噪一时,人们以收到朋友圈广告为荣。宝马、可口可乐、vivo等朋友圈广告广为流传。微博CEO王高飞认为,广告是互联网行业普适性的商业模式,而原生广告将在两到三年内成为中国移动广告的主流。

而如今,今日头条、糗事百科、百度魔图、酷我音乐等也纷纷推出原生广告广告。据统计,原生广告的点击率比非原生广告高出220%,eCPMs也比非原生广告高出150%,原生广告的商业化效果显见。可以预见,2016年原生广告仍将是人们议论的焦点。

PDB

所有的供给都源于需求。程序化购买的火热,让行业也进一步深化。很多习惯于传统购买固定广告位的品牌,希望可以在不改变广告主数字媒体自采资源购买和广告投放排期模式的条件下,不断追求广告投放效率,挖掘最大化的广告价值。PDB(私有程序化购买交易)应运而生,极大满足大型广告主的对媒体私有化和购买程序化双重需求。

今年10月,微软发布公告称将打造一个广告交易平台和程序化售卖方平台,接入和开发PDB(也称程序化直购);群邑北美首席数字投资官AriBluman说WPP集团媒体机构全部的程序化购买将通过私有交易市场。私有程序化投放方式,在不改变产业链交易模式的前提下,势必会带来广告位点击量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媒体资源的产出,而且能够增加媒体收益,广告效果的提升更加明显。

移动视频广告

12月2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第三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了《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在2015年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在过去的三年内上升27.3个百分点,达到3.54亿,76.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看网络视频,移动端广告收入在各视频网站整体收入中的占比也不断扩大,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

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几大视频也纷纷将移动端作为发力重心。与此同时,各个广告技术平台也纷纷宣布推出相关产品,支持移动视频广告投放。

新浪董事长曹国伟表示,“坚定看好移动视频的未来,看好用户原创内容的媒体模式,伴随着智能手机的越发普及,网速不断加快,资费逐渐降低,拍摄上传一段视频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移动视频时代已初露锋芒。”

互动

无互动,不营销。

如今,品牌越来越强调互动的重要性,单纯的品牌曝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在强调内容融入的同时,品牌希望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与受众的互动,从而实现内容即广告、内容即互动、内容即电商、内容即渠道,边看边买、边看边玩、即看即了解、即看即互动,让广告本身成为了视频内容体验场景中的一部分。

从优酷的“边看边买”,爱奇艺的video In、video out技術,到Google在YouTube添加的电商功能,视频业也不甘落后。虽然套路各不相同,主流视频市场中的各方,的确正在致力于推出富有自己特色的“边看边买”产品。

2015年春节,微信、支付宝红包让观众一起“摇摆”起来。双十一,京东、天猫在打晚会战的同时,在互动上也各自联合自己的友商在互动上也进行了一次对决。可以预见2016年春节,在互动上,又将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场。

O2O

说起O2O大家都并不陌生,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通过促销、打折、提供信息、服务预订等方式,把线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给互联网用户,从而将他们转换为自己的线下客户。如今,O2O已经在众多行业落地生根,比如餐饮、健身、电影和演出、美容美发、百货商店等。

而事实上,这不过只是刚刚开始。11月6日,阿里巴巴LBS(宜昌)项目落地仪式在清华科技园举行,系阿里巴巴集团在湖北的首家LBS服务中心。据悉,LBS是借助移动互联网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平台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而另一巨头,百度旗下百度糯米携手百度地图,推出全景地图。与一般的街景地图不同,百度糯米的全景地图不仅可以查看餐厅的外景和附近街景,还可以进入餐厅内部,查看大厅、包间等内部空间的全景照片,360度可旋转视角带给顾客身临其境的体验。腾讯手握qq、微信两大利器,在O2O方面更是有无限可能。

巨头们的加入,加上随着移动定位、移动支付等移动技术的不断完善,2016年,在O2O上可想象空间更是无极限。

猜你喜欢
跨屏程序化
程序化操作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互联网社群时代的跨屏传播
跨屏传播:2019央视春晚携手抖音的融合探索
不止于看:电视跨屏传播的融变——基于融媒时代技术变迁的思考
媒体融合背景下用户跨屏测量的现实
混合方法视角下的跨屏用户类型研究*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