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

2016-06-11 03:54朱红瑾
今日财富 2016年33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企业管理

朱红瑾

摘 要:隨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提升,企业也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进行了概述,详细分析了企业管理的模式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形式,旨在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关键词:企业管理;管理模式;管理现代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力量。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正朝着一个现代化的方向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实现了国内向国际的转变,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环境,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还需要跟随社会的进步,加强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并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环境采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这是符合企业管理的时代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概述

(一)企业管理模式概述

企业管理模式即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管理者有效组织管理对企业内部资源和经营活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有传统的粗犷性转变为知识型企业经营理念和文化管理、企业资源管理计划和体制制定、企业技术重组和优化、企业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是目前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管理现代化概述

企业管理现代化即是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技手段,确保企业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以及人文和谐等要素,注重以人为本,构建符合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为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企业自身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额需要,对此,企业在开展现代化管理时,应当注重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二、企业管理的模式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之间的联系

近些年以来,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动,很多企业都开始更多地进行自身的改革,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及知识爆炸性增长,很多现代企业都开始反思自身的管理模式。没有绝对完美以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企业管理模式,所以企业要更多考虑自身的具体条件,从而为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管理上的支持。现代企业更多将自身的经营重心从实现盈利最大化转移到其它的位置上,比如扩大企业自身在社会的影响力等。因此,企业要实现自身经营方向的转移,就需要更多地从管理制度的改革入手。对此,有必要对几个基础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厘清。

(一)企业的管理模式现代化问题

对于现代的企业而言,其所面对的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动,早已经不是将企业的盈利最大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核心,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更多从盈利为中心转化成为一种以企业的学习型和知识型作为核心。企业的管理模式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让企业的管理更加能够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企业发展要更加深入,就需要企业能够更好地突破企业自身的各種管理上的瓶颈,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上内涵式的发展。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企业管理上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企业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在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一种生产关系,而企业的管理现代化就是适应该空间以及时间当中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的管理模式会随着时代的各种具体条件发生变化而进行变化,这一点就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本质内涵。第二个方面,企业进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实际上是世界范畴的概念。虽然国际当中不同国家的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都是有高低的差异,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发展已经是十分成熟的企业,还是刚刚起步的小微企业,所有的企业面对的世界市场以及世界经济格局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深刻的变动,这些变动并不一定都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表征,但是最终会因为量的积累最终促成企业的质的变化。所以,企业要把握时代发展的先机,就需要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变革,这种变革应该是和世界市场进行对接的,而不是闭门造车的。第三个方面,企业要进行管理的现代化变革必然是具备完整的系统性。因为企业的管理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一些精明巧妙的点子就能够实现,而是应该进行系统的变革。这种变革或许是点点滴滴的,但是不能够朝令夕改,更不是随心所欲的变动,所以企业要继续发展下去,更需要对自身的管理进行系统化的审视,让企业自身能够不断突破自身的发展限制,从而能够不断地投入到新的运行当中。所以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是一种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人财物以及多方面的因素,要充分分析才能够真正发展起来。

(二)企业的管理模式问题

企业的管理模式根据上文当中对于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实际上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管理模式就是整个企业在日常的运营过程的中,为了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从而形成的一种经营活动框架,这样的一种框架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意义的,每一个企业都在无形之中会形成这样一种组织以及运营的模式。企业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涵盖面极为广泛的概念,对于企业而言,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三种常见的企业的管理模式之外,还包含了很多企业自身的一些内容,诸如企业对于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运用方式,对于企业自身技术路线以及各种相关的组织结构的优化等,这些只要涉及到企业的架构调整的,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决策方式的架构,都属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这些企业的管理模式,实际上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企业运营可持续性。

三、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形式

(一)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1.加强责任意识。随着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也加大了企业生态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力度,此时,企业的责任意识需要加强。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中,目前很多企业都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了企业管理的内容之中,在发展企业效益的同时也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对管理目标的调整,也是对传统盈利观念的补充。

2.加强对员工的关怀。企业管理面对的对象不是机器而是人,但是作为有思想的人,依靠制度来驾驭是不科学的,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也是依靠员工的智慧来实现的,因此,企业需要注重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的统一,需要在实现企业价值的基础上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为员工提供给参与岗位竞争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同时,还需要通过激励、培养、绩效等多种方式来满足员工需求,充分挖掘員工潜能。

(二)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创新形式

1.制度与关怀并存。企业管理工作的执行中,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关怀不同情理,面对制度和关怀的相互冲突,只有将两者并存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这才符合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其实,制度和关怀之间的关系和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是相同的,两者之间并无矛盾与冲突,而存在着一种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关系。企业管理中,制度的存在为企业正常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规范,而关怀的充分发挥协调了内部之间的矛盾,两者都有效促进了工作的开展。在企业制度化管理的过程中,人文性的关怀还需加强,保证员工在工作中的热情和创新能力,从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情况出发,为员工制定相符合的职业目标,关注运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从员工的特点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对企业员工归属感和企业风险精神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弥补了企业管理中制度模式和关怀模式单纯执行性的不足,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相结合。通常,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都比较重视企业效益,毕竟企业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动力,但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面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也需重视,并且积极的相应国家的政策,将企业的效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针对社会效益,很多企业都存在发展上的偏差,其实,企业效益和社会责任结合的管理模式,是站在社会的高度下,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需求中,所产生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它将企业在社会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纳入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企业文化中,有效平衡了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着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这种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生态影响和社会影响充分考虑,进而制定短期和长期相互适应和衔接的发展目标,促进成本最小化的實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将新的管理模式融入到企业管理中,促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一步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韶辉. 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 财经界(学术版),2016,07:33.

[2]郑智慧. 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 经营管理者,2016,01:129.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