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 “转炉炼钢工”职业技能大赛的分析

2016-06-13 06:44季德静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00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季德静(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全国职业院校 “转炉炼钢工”职业技能大赛的分析

季德静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摘 要:为促进冶金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进一步对接,展示全国冶金行业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及在校冶金学生职业技能水平,从2010—2015年共举办六次全国冶金类高职院校“转炉炼钢工”职业技能大赛。本文主要对全国职业院校 “转炉炼钢工”职业技能大赛考核内容和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指导本校冶金技术专业《转炉炼钢生产》课程进行课程改革。

关键词:转炉炼钢工; 职业技能大赛; 转炉炼钢

0 前言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强调,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黄金时期,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今天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作为我们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举办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迄今为止,全国职业院校“转炉炼钢工”职业技能大赛已经举办6届了,我校参加了三届技能大赛。现将具体情况进行阐述。

1 第一届全国冶金类高职院校“转炉炼钢工”学生实践技能竞赛

2010年12月8日至11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冶金类高职院校“转炉炼钢工”学生实践技能竞赛。为促进冶金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进一步对接,展示全国冶金行业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及冶金专业在校学生职业技能的水平,技能竞赛决赛由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主办,中国冶金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和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

出席大赛开幕式有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李金,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冶金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会长、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勇,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书记朱光,天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建国、安徽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宗永、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冶金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秘书长谭红翔、山东星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霍锋。

在院校预赛选拔的基础上,共有13所高职院校26人(每院校2人)参加了转炉炼钢工决赛。本次转炉炼钢竞赛参赛选手的总成绩由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占30%,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占70%。作为冶金技术专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竞赛,考试题目:120吨转炉冶炼一炉Q235B钢,Q235B钢钢种成分范围:W[C]:0.12~0.20%;W[Mn]:0.30~0.70%;W[Si]:≤0.30%;W[P]:≤0.045%;W[S]:≤0.045%;T出:1670±10℃。终点碳控制采用增碳法,终点碳要求W[C]:0.09%±0.02%(每偏差0.01%扣1分);T出:1670±10℃(每偏差1℃扣1分)。最终成品要求W[C]:0.16%±0.1%;W[Si]:0.20%±0.03%;W[Mn]:0.50%±0.03%;W[P]:≤0.025%;W[S]:≤0.045%;T出:1670±10℃,除合金进碳外缺少的碳加碳包进行增碳,合金化使得钢种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达标。说明:元素含量每偏差0.01%扣1分,出钢温度每偏差1℃扣1分,如果元素C、Si、Mn、P不在Q235B钢种范围则是废品,做0分处理。利用虚拟转炉由参赛选手根据下达的生产计划完成一炉钢的冶炼任务,根据是否达到钢水温度成分双命中、成本核算、异常工况控制及处理、操作标准化等指标对选手做出综合评定。

经过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技能操作考试,根据总成绩排名,共决出了个人一等奖11个、个人二等奖17个、个人三等奖27个;优秀指导教师奖66个,团体一等奖5个、团体二等奖7个、团体三等奖11个,优秀组织奖1个。其中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我校)学生个人二等奖:姜馨超;个人三等奖:管清凯;团体奖:二等奖。

大赛分析:转炉炼钢(converter steelmaking)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其作业特点是高投入、高成本、高危险。炼钢厂转炉炼一炉钢真实操作往往会产生各种生产事故,严重时有生命危险,所以职业院校“转炉炼钢工”技能大赛不能在钢厂进行,在没有模拟转炉炼钢软件出现时,“炼钢工”大赛只能是理论知识考试,这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对专业技能的考核。此次大赛亮点是理论知识考试(占成绩30%)与实际技能操作考试(占成绩70%)。理论考试试题出自冶金行业转炉炼钢工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突出考核生产岗位知识,更具有针对性。实操部分是利用转炉炼钢仿真模拟软件由参赛选手根据下达的生产计划完成一炉Q235B钢的冶炼任务,根据是否达到钢水温度成分双命中、成本核算、异常工况控制及处理、操作标准化等指标对选手做出综合评定。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本次大赛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操作平台,是本次大赛的一个亮点。

2 第六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甘肃分赛区竞赛

2016年6月17~2016年6月19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甘肃分赛区竞赛暨第六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甘肃省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出席大赛开幕式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中国铝业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甘肃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保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陈耀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人事部主任戴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处处长刘宏杰,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和外包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严世清,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丁跃华,兰州资环学院党委书记芦维忠、院长时宁国,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副总经理谢承杰,甘肃赛区组委会其他委员及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大会的领导。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技能院校的顶级赛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院校改革和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在推进职业院校技能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赛已成为展示职业教育广大师生风采和改革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推进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各大职业院校社会影响的重要平台。

在院校预赛选拔的基础上,共有12所高职院校45人参加了转炉炼钢工决赛。技能竞赛方式是实际操作考核,考核项目:其中冶炼一炉Q195钢,主要内容为转炉炼钢的生产工艺与工况处置考核,Q195钢钢种成分为:W[C]:0.06~0.12%;W[Mn]:0.25~0.50%;W[Si]:≤0.30%;W[P]:≤0.0.045%;W[S]:≤0.0.050%。主要操作过程分数分配情况:安全操作知识内容(5分);过程控制(20分);异常工况的处置(10分);操作步骤错误(20分);终点成分和温度控制(15分);脱氧合金化(10分);成本核算生产效率(20分)。竞赛采用单人赛制,每个参赛队员需根据计划任务内容设计实操具体方案,以最短时间,最经济的方式,完成操作任务。

比赛结果:通过实际技能操作考试,根据总成绩排名,共决出了个人一等奖9人、个人二等奖14人、个人三等奖18人;优秀指导教师奖32个、指导教师奖50人;团体一等奖4个、团体二等奖5个、团体三等奖7个;优秀组织奖1个。其中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我院)荣获转炉炼钢工一等奖:姜海波,荣获三等奖:李子奇。我院获得团体二等奖荣誉。

大赛分析:前几届大赛冶炼任务都是冶炼一炉Q235B钢,导致大赛成绩较高,档次拉不开,而且也没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本次大赛转炉炼钢裁判长根据以往大赛成绩情况对大赛做了相应的调整,决定本次大赛冶炼任务是冶炼一炉Q195钢,这是本次技能大赛的亮点。在本次转炉炼钢大赛点评会上,裁判长做了大赛点评,本次大赛转炉炼钢合格率为41.7%,成绩档次拉开了,也说明了现在职业教育应灵活教学,为后续专业课程授课指明方向。

3 总结

全国职业院校 “转炉炼钢工”职业技能大赛是检验冶金专业炼钢方向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技能大赛设置的实训项目和考核表是企业专家制定的,更具有说服力,通过参加大赛明确了炼钢课程的教学方向,各职业院校冶金专业对炼钢课程内容和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使得转炉炼钢课程知识内容更加实用,课程最终考核更加合理。全国职业院校 “转炉炼钢工”职业技能大赛效果很好,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2.052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
试论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影响
重视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中职教育改革
贵州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调查与分析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心理咨询技能在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谈心谈话环节中的应用
浅谈高职教育从“职业资格证”到“职业技能大赛”的转变
“6.2.1”教学模式下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师生整体素质提升的改革研究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