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的“未来已来”?

2016-06-13 19:39马亮
中国纤检 2016年5期
关键词:服装行业设计师服装

马亮

3月末,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服装论坛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不仅集聚了中国服装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家,还邀请了来自经济、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论坛围绕“价值创新驱动产品与服务”的主题,探寻中国服装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本届论坛从“秩序重建”“优势重构”“场景革命”“创造力的来源” 多角度展开探讨与交流,深入浅出、对症下药以找到实现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良方,以挖掘中国服装产业实现价值创新的方向与动力。

服装行业也讲“为人民服务”?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在论坛中谈到,一部服饰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当谈到纺织服装行业的使命所在,他用到了几十年前的口号:“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对纺织服装行业又意味着什么呢?

据了解,2015年纺织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中国规模以上工业6.41%,利润总额占6.07%,税金占4.30%,投资占5.32%;就国内消费而言,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占全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9.46%,衣着消费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4%。据易观智库数据:2015年服装服饰交易占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额的32.75%。

可以看出,纺织服装行业一直而且将继续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消费的支撑力量。

孙瑞哲认为,从现阶段的挑战与责任看,为人民服务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为人民服务意味着创造美,其次意味着降成本,最后意味着补短板。

“中国时尚话语权的背后一定是强大的文化、文明的民众、品牌的集聚。行业层面要肩负起中国文化软实力、引导消费文明的重任。而企业层面要推动技术进步与模式创新,对冲要素成本上涨压力。补短板最重要的则是补农村与贫困人口就业与消费的短板。”他解释道。

数据显示,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纺织服装行业吸纳2000万人以上就业,占中国工业就业10%以上;“十三五”期间1亿农村居民将转变为城镇居民,以2015年城镇居民衣着消费(1705元/人)是农村居民(574元/人)三倍的差距来考量,仅此一项将形成1600亿元的衣着消费增量;2015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164元,按照6.5%的年均增长率,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将带来整体衣着消费增量6600亿元。

“新常态下,我们不妨把‘为人民服务进一步聚集为‘为新人类服务‘为新世界服务‘为新未来服务。”孙瑞哲说。

纺织服装企业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总结到,只有实现服务的特色化、人格化和生态化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遵从新时代观念、誓为理想出头、充满活力和变数的新人类,永远是最庞大、最活跃的消费群体;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共生共融的新世界,将会催生新的渠道增生与价值裂变;多变的风险、多元行业生态、多重发展可能性的新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而企业家们也在本届论坛中,对尚未流行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都在说的“场景”是啥意思?

当互联网来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的“人货场”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消费需求,而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场景”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这样解读“场景”:移动互联时代,服装企业面对的是全新的消费形态和消费需求,场景概念背后体现的恰恰是当前迅速变化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文化,场景可以让服装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一种联系,其中也包含一种新的商业连接关系。

产业环境提升也好,消费需求升级也罢,“场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实上,长期以来,“场景”一直都是左右服装品牌零售终端的核心要素之一,“场景”概念的明晰及其作用的系统化总结,被当作了一个全新的事务进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进而被描述成了互联网对传统服装零售业的又一次“侵袭”。

北京白领时装公司董事长苗鸿冰则认为,“场景”概念似乎在有意扩大“人货场”理论的“场”这一部分,事实上,真正关系到业绩指标的因素还是“人”,再好的“场景”也离不开“人”的作用。

他说:“过去这些年来,渠道转型一直都是白领转型的重点,服装企业做出了好的产品,一定要拿到有人的地方去卖,所以人气旺盛的渠道对品牌提升业绩非常重要。”

事实上,“场景”概念和传统的服装零售商业思维并不冲突,在苗鸿冰看来,“场景”如果要成为驱动服装企业实现价值创新和产品服务提升的有效手段,必须更加重视“场景”里面的服务。“很多人把服务理解成为顾客端杯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正的服务应该是发自内心”。

ICICLE品牌创始人叶寿增说:“服装品牌和消费者面临的新场景,并不能简单地描述清楚,但如果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去理解,就更加清晰,服装业就是为老百姓过日子提供支持的行业,所以,每个人都代表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媒介。”

也就是说,叶寿增理解的“场景”其实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并不局限于品牌的顾客购买衣服、消费衣服的某个空间和环境。

对传统企业家而言,“场景”概念更多着眼于现实的商业生态环境,实际上,“场景”还可以延伸到虚拟空间中,易观国际集团董事长于扬表示,如果今天的服装企业对虚拟的数字化产业有深度认知,比如游戏产业,那么,数字服装的产品也许会成为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一直到现在,关于“场景”概念的准确内涵仍未有一个权威的结论。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秘书长吴声在对“场景”进行过深度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场景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商业的表达,从企业产品层面看,它可以分为原生产品、晚生产品和融合的产品。”

虽然“场景”概念还没有人能谈出准确内涵,但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是“未来已来”最好的注脚,企业家们探索“场景”概念内涵时,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又有哪些思维碰撞呢?

创造力的来源到底是在哪里?

设计与商业,一直都是业界热议的话题,有的产品“叫好不叫座”,被称为“高冷”“文艺”,而有的产品“叫座不叫好”,则被认为是“媚俗”“平庸”。设计师对此又如何看呢?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不断叠加的商业压力使设计师们无法专注地思考、设计。我们每天都像机器一样产生一些点子和创意,却无法在商业和设计上达成真正的共识。在销售的压力下,设计师们不得不让步,转而去拷贝各大品牌的发布,导致市面上诸多雷同手稿的出现。与此同时,为了完成指标,做出了很多不中用的设计。”在谈及当前服装设计师的尴尬处境,法国设计师JI HUI有感而发。

的确,当商业与设计之间的尊重、平衡,一旦打破,设计受到限制,显示出现实的残酷。令设计师们更觉困惑的是:在商业环境下,灵感来源被公众放大,也会使设计师们倍感迷失。而“网红”的兴起也显示出公众的审美盲从性。这时,品牌的包容力决定了设计的话题性、争论性,甚至政治性。

针对这种情况,Calvin Klein高级创意设计总监Zaazaa Walid表示,新媒体将为创造提供新的灵感。

“今天,有了互联网,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方式找到惊人数量的信息灵感。对于设计师来说,没有互联网是不能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你参与了时尚产业,尤其对时装设计师来讲,你的市场,你的顾客就在大街上,你要让顾客知道他们到底需要什么。”Zaazaa Walid认为。

新媒体之外,艺术也会成为创造力的一大源泉。著名雕塑艺术家瞿广慈在论坛中说,以艺术为基础,凭借适合的商业模式,再加上优质的产品,品牌一定可以在短期内做到非常大的体量和影响力。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补充道,我们处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那些快速消失的村庄寄托着文明活着的心灵之源,也激励着艺术家们的创作。一个伟大的传统不是推销出来的,它会在合适的时间显示出真正的力量。

猜你喜欢
服装行业设计师服装
小小设计师
《纺织品 遮热性能的测定》等9项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发布
20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让人心碎的服装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推荐一个设计师
49项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