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阴道细菌临床检验方法的比较研究

2016-06-13 10:05陈诚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检验法细菌性检出率

陈诚

妇女阴道细菌临床检验方法的比较研究

陈诚

目的 探究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在对妇女阴道细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0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B、C、D 4组,各200例,比较不同检验方法检出细菌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A、B、C、D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0%、66.0%、48.0%、4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棒状杆菌例数分别为26例、18例、22例、19例;阳性肠球菌例数分为别14例、16例、12例、14例;加特杆菌例数分别为104例、98例、62例、5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细菌性阴道疾病进行临床检验时,可优先考虑采用阴道细菌临床检验,且该操作方案耗时短、费用低、操作简单,阳性检出率也相对较高,值得推广并应用。

细菌;检验;阴道

细菌性阴道炎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类妇产科疾病,该类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异位妊娠、急慢性盆腔炎等[1-2],甚者出现不孕,严重影响广大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3]。在实际临床检验中,妇女阴道分泌物的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是临床中重要的课题。为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探究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抚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672例(84.0%)患者有性生活史;排除月经期患者、妊娠孕产妇、2d内进行过性生活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B、C、D 4组,每组200例;A组患者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28.6±5.3)岁;B组患者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9.5±4.8)岁;C组患者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27.8±5.2)岁;D组患者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5.9±4.9)岁;4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检验方法 选用细菌培养法对标本进行检验,送检时间均在2h内。当收集到标本后,细菌室应将其放置于对应的培养基内,再置入二氧化碳孵箱内,连续培养24~48h,并将平皿上的可疑菌落挑出,仔细观察并鉴定,按照实验室的操作标准严格完成标本检验。

A、B、C、D 4组分别行线索细胞检查、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胺试验检查、pH检查。

A组行线索细胞检查,将阴道分泌物标本涂于载玻片上,置于室温下等待干燥,后对其进行染色,给予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查。若检查得知鳞状上皮细胞出现些许小杆菌或革兰氏阴性球杆菌等,即说明检验结果为阳性,反之为阴性。B组行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选用郑州威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检验,并按照操作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若试管内显示为绿色或者蓝色,即说明检验结果为阳性,若出现黄色,即说明为阴性。C组行胺试验检查:将检验标本涂抹于载玻片上,并提取一滴氢氧化钾溶液(10%)于标本上,嗅其气味。若为鱼腥味或者胺味,可说明检验结果为阳性;若无此气味,则说明为阴性。D组行pH检查:取检验标本于pH试纸上进行检验,后将已显色的pH试纸与比色卡比较,并依据比色结果进行判断,若pH值在4.5以上,则说明为阳性,若pH≤4.5,则为阴性[4-5]。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种检验方式的细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A、B、C、D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2%、66.0%、48.0%、4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n(%)]

2.2 不同检验方法的检出的致病菌种类比较 A、B、C、D组棒状杆菌例数分别为26例、18例、22例、19例;阳性肠球菌例数分为别14例、16例、12例、14例;加特杆菌例数分别为104例、98例、62例、5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验方法的致病菌种类比较[n(%)]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许多妇科疾病以白带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即白带分泌情况可有效体现出女性的健康状况。此外,许多妇科疾病患者是由于阴道内寄生菌的干扰而引发多种妇科炎症,并会对阴道酸碱平衡造成影响,长此以往,便容易出现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炎等妇科疾病[6]。本次研究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方案对女性阴道细菌分泌物进行临床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A组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达到72.0%,显著高于C组与D组的检测结果。该检验结果与柴树红等[7]的结论相一致,说明对阴道细菌标本采用线索细胞检查与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的细菌检出率较高。此外,对致病菌种类进行分析比较后得知,棒状杆菌与阳性肠球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加特纳菌,说明妇科炎症时,加特纳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上升,提示在临床治疗时针对特纳菌治疗,从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采用pH检验法进行临床检验时,由于该检验方式较简便,且敏感度较高,但是其特异性较差,当患者出现宫颈粘液、阴道出血等情况时容易对检查结果造成干扰;行胺试验检验时,该操作方案相对较为简便,且敏感度较高,但是若检验标本被月经血污染或者患者近期存在性生活等情况时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出现误诊情况;线索细胞检验法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敏感度高,特异性高,但是相对来说其操作步骤较为复杂,检验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在临床上限制了该方案的广泛应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验法的阳性检出率与线索细胞检验法的阳性检出率较为相近,且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验法具有耗时短、操作简便、所需费用低等优势,可作为临床检验细菌性阴道疾病的首选方案[8]。

综上所述,对细菌性阴道疾病进行临床检验时,可优先考虑采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验法,可弥补线索细胞检验法的不足之处,且该操作方案耗时短、费用低、操作简单,阳性检出率也相对较高,不失为临床首先的检验方式。

[1] 黄蓓艳.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比较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130.

[2] 甘再星.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比较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1):835-836.

[3] 欧志方.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比较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7):171-172.

[4] 王一叶.比较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J].中外医疗,2013,32(24):192-193.

[5] 董成霞.阴道细菌检验应用不同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8):33-34.

[6] 吕治,彭国丽,苏建荣,等.细菌16SrRNA基因PCR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2):153-157.

[7] 柴树红,陈丽,杨晓梅,等.细菌性阴道病及其临床检验检查[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4):98-99.

[8] 牛勇生,赵芳,张东晟,等.不同的阴道细菌检测方法分析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30):9-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36

江西 344000 抚州市妇幼保健院 (陈诚)

猜你喜欢
检验法细菌性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PCR 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
混合χ2检测法在组合导航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论TRIPS协议中“三步检验法”存废之争和解决途径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