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菌谱及其耐药性分析

2016-06-13 10:05张妍琴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阳性菌腹膜炎致病菌

张妍琴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菌谱及其耐药性分析

张妍琴

目的 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菌谱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获得明确诊断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5例共计56例次,对其腹膜炎病原菌进行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本组受试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29例次,阳性率为51.79%,包括有革兰阳性球菌15例次,革兰阴性杆菌11例次,真菌3例次;经药敏试验证实,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等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为主,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药,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择,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谱;耐药性;抗菌药物

近几年的调查发现,随着腹膜透析技术以及管理的日渐成熟,使得腹膜透析已经逐渐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腹膜炎依旧为腹膜透析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细菌变异、耐药菌株的存在均给临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产生严重的影响[1]。因此,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普以及菌株耐药情况进行了解,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菌谱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对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并对检测与试验结果展开了统计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邵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45例共计56例次作为研究对象,45例患者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4~87岁,平均(50.3±14.5)岁,患者肾脏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者21例,糖尿病肾病者13例,高血压肾病者8例,先天性多囊肾者3例。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接受腹膜透析治疗,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引流液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而后进行药敏试验,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普及其耐药性进行了解。

1.2.2 检查方法 腹膜透析液细菌培养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9120全自动培养仪,并用配套的BACTEC PLUS+树脂血培养瓶采集标本。如培养结果为阳性后,将细菌转种至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最后由BD PHOENEX100分析仪完成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1.3 腹膜炎诊断标准 研究中凡是符合以下3项指标中的2项者便可确诊为腹膜炎[3]:(1)患者出现了腹膜炎的症状或者体征;(2)透出液呈现混浊状态,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6/L,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超过50%;(3)在透出液中可发现或者是可培养出致病菌。

2 结果

2.1 腹膜炎病原菌检测结果 本组受试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29例次,阳性率为51.79%,包括有革兰阳性球菌15例次,占51.72%,革兰阴性杆菌11例次,占37.93%,真菌3例次,占10.34%。革兰阳性菌中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溶血链球菌2株,屎肠球菌1株;革兰阴性均包括大肠埃希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1株,阴沟肠杆菌1株,棒状杆菌1株;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2株,光滑假丝酵母菌1株。

2.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耐药性 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性相对较强,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革兰阴性均对亚胺培南相对敏感。见表1。

表1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统计

3 讨论

感染性腹膜炎依旧为临床上腹膜透析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腹膜炎为致使腹膜透析治疗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4]。经临床研究与实践证实[5],出于提高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有效率的目的,对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进行了解的意义十分重大。2010年国际透析学会的要求指出,中心腹膜炎细菌培养的阴性率不得超过20%[6]。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并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了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发现,本组受试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29例次,阳性率为51.79%,包括有革兰阳性球菌15例次,革兰阴性杆菌11例次,真菌3例次;经药敏试验证实,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性相对较强,对利福平、万古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性相对较低;革兰阴性均对亚胺培南相对敏感。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7-9]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为主,在今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药,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选择,以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透析治疗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种临床并发症,提高腹膜透析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对于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接受治疗的初期,依照经验用药进行治疗,在获得病原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后,应针对实验结果对抗生素进行合理选择,从而实现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更加需要注意的是,真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应尽快拔管,同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最终实现提高治疗有效率。

[1] 周君.复发性、再发性和重现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1,21(2):324-326.

[2] 李烈辉,朱晓萍.92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6(7):332-335.

[3] 陈芳,董骏武,熊飞.培养阴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预后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6(6):1109-1112.

[4] 马丽新.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菌谱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7):783-785.

[5] 田娜,马小琴,尤云,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细菌学及耐药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1,21(8):764-767.

[6] 牛红心,汤珣,周伟东,等.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探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22(4):943-945.

[7] 曹颖,赵占正,魏二虎,等.85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药敏分析[J].临床荟萃,2010,18(5):788-789.

[8] 吴晶晶,刘佳,张莉,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9(16):762-763.

[9] 刘远浩,吴素红,崔惠敏.培养阴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4):50-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37

湖南 422000 邵阳市中医医院 (张妍琴)

猜你喜欢
阳性菌腹膜炎致病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替考拉宁与盐酸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