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2016-06-13 10:05邹志宁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抗坏血酸胆红素生化

邹志宁

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邹志宁

目的 研究总结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参与体检健康人员64例,空腹采集每例患者肝素抗凝的静脉血3mL,高速离心分离血清备用。按照不同用量,在采集血液中添加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抗坏血酸以及血红蛋白,统计添加后部分生化检测指标结果。结果 游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抗坏血酸以及血红蛋白对葡萄糖、尿酸、肌酐以及总胆固醇检测结果均有一定线性影响作用。结论 待测样本中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有干扰,检测结果低于真实值。

胆红素;抗坏血酸;血红蛋白;生化检测

随着医学检验的发展应用,检验技术提供检测结果,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成为临床进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主要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检测仪器进行流水线检测,包括:湿化学和干化学两种。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应用湿化学检测法[2]。待测样本本身含有的各种物质,会对检测产生误差和干扰。本文研究胆红素、抗坏血酸以及血红蛋白对部分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作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九江市武宁县中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健康体检人员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包括:男32例,女32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4.5±2.4)岁。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采集空腹肝素抗凝静脉血3mL,室温放置30min,高速离心5min分离血清,每例样本加样枪提取血清2mL,混合为128mL混合血清;将128mL混合血清平均分为64管,每4管为1组,按照不同干扰物质划分为4组。配置好待测样本编号,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见表1。

1.3 观察指标 统计添加不同干扰物质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葡萄糖(Glu)、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H)。

表1 干扰物质添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检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法对比检验,0

2 结果

2.1 加入游离胆红素检测结果 游离胆红素低于308μmol/L时,对Glu检测结果与空白血清成正比例关系,游离胆红素低于410μmol/L时,对Cr、UA以及TCH检测结果与空白血清成正比(r=0.132,P<0.05)。见表2。

2.2 加入结合胆红素检测结果 结合胆红素低于308 μmol/L时,对Glu和TCH检测结果与空白血清成正比例关系,结合胆红素低于410μmol/L时,对Cr和UA检测结果与空白血清成正比(r=0.329,P<0.05)。见表3。

表2 游离胆红素对部分生化检测指标影响

表3 结合胆红素对部分生化检测指标影响

2.3 加入抗坏血酸检测结果 抗坏血酸低于0.12g/ L时,对Glu检测结果与空白血清成正比例关系,抗坏血酸低于0.2时,对Cr、UA以及TCH检测结果与空白血清成正比(r=0.233,P<0.05)。见表4。

表4 抗坏血酸对部分生化检测指标影响

2.4 加入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血红蛋白低于5g/L时,对Glu检测结果与空白血清成正比例关系,血红蛋白低于3g/L时,对Cr、UA以及TCH检测结果与空白血清成正比(r=0.341,P<0.05)。见表5。

表5 血红蛋白对部分生化检测指标影响

3 讨论

临床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不准确样本主要有:高血脂症样本、溶血样本、采血前用药和高胆红素血症样本[3]。本文针对胆红素、抗坏血酸和血红蛋白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影响。本次研究所选择生化指标均可忽略性别、年龄对样本干扰。

3.1 胆红素对检测结果影响 生化分析仪采用比色分析法确定待测样本浓度,胆红素较高的血清呈黄色甚至黄褐色,对比色法判断浓度有干扰[4]。可以参考使用连续监测法消除胆红素干扰。但是胆红素在常温下不稳定易氧化。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胆红素对氧化酶有干扰,结合反应中释放的氧,使得生成氧与显色物质结合减少,导致结果低于真实值。可以进行空白样本对照消除法消除胆红素干扰,临床中胆红素较高血清清除蛋白后,预先氧化胆红素,可明星降低胆红素对真实值降低作用[5]。

3.2 抗坏血酸对检测结果影响 抗坏血酸又叫做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所需维生素,也是一种强还原剂。对氧化还原反应具有干扰作用,能够还原试剂过氧化氢,减少待测物质还原过氧化氢量,使得显示红色的醌亚胺生成量显著降低,导致待测物质检测量低于真实值[6]。临床进行检测前,需注明患者是否正在使用抗坏血酸,或者于当天清晨用药前进行待测样本采集,尽可能降低抗坏血酸对待测指标影响。

3.3 血红蛋白对检测结果影响 血红蛋白主要来源于破损红细胞,样本发生溶血后,血红蛋白大量释放。血红蛋白可以在430~555nm波长附近出现吸收峰,升高该波长附近待测物质检测结果[7]。临床采血时,控制样本质量,采血护士熟练使用真空采血针和抗凝管,使用注射器采血时,需拔下针头将血液缓慢沿抗凝管壁注入,混匀动作轻柔,减小样本发生溶血可能性[8]。

综上所述,临床检测血清样本中添加胆红素、抗坏血酸以及血红蛋白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有明显影响,干扰物质升高时会使得生化检测结果偏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考虑患者实际病情、结合多种生化检测指标进行结果质控,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

[1] 谢跃,刘一亚.标本溶血对18项常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影响[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1):33-35.

[2] 陈开兰.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 19(28):52-53.

[3] 陈坦.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J].大家健康,2014,8(7):54-55.

[4] 梁键.胆红素抗坏血酸血红蛋白对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3,19(5):787-789.

[5] 郑永涛.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1):47-48.

[6] 方翔,余道军,王贤军,等.溶血对16项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结果的校正系数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2):3369-3372.

[7] 蒋景英,龚启亮,徐可欣.血红蛋白对胆红素光学检测的影响分析[J].光子学报,2012,41(6):684-688.

[8] 刘亚普.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874-18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41

江西 332300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中医院 (邹志宁)

猜你喜欢
抗坏血酸胆红素生化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微波消解-抗坏血酸-钥蓝比色法测定油脂中磷含量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抗坏血酸癸酸酯、抗坏血酸月桂酸酯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