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腹股沟疝200例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2016-06-13 10:05赵春泉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赵春泉

女性腹股沟疝200例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赵春泉

目的 探讨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女性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女性腹股沟疝患者200例,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Lichtenstein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疼痛、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为(3.5±0.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为(7.6±0.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5±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天数为(14.6±2.7)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5±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女性腹股沟患者时,采用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尤其适用于女性腹股沟疝患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女性腹股沟疝;手术治疗;临床治疗;分析

目前临床上对于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尤其是有血运障碍的疝应及早诊断并采取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尽管临床上腹股沟疝的女性患者远远少于男性患者,但是由于女性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与胚胎发育特点的影响,腹股沟疝的女性患者极易并发嵌顿和滑动疝,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紧急性远高于男性患者[1]。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采用,但由于发病率的差异,临床医师经常忽视男女之间腹股沟疝治疗的差异[2]。为了观察并探讨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女性腹股沟山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女性腹股沟疝患者200例,对比观察Lichtenstein术和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江西省都昌县妇幼保健院普外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腹股沟疝患者200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0.7±5.1)岁,其中直疝100例,斜疝100例,无1例为绞窄性疝。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9.8±4.9)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0.2±4.7)岁。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1)男性患者;(2)患有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如急慢性心衰、急慢性肾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患有精神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不能配合接受手术者;(4)患者本人不同意入组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Lichtenstein术治疗,具体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行硬膜外麻醉。首先以腹股沟韧带中点到耻骨结节作斜切口,充分暴露腹股沟管的位置和解剖结构,准确识别腹股沟管后壁并寻找疝囊,找到疝囊后根据直疝和斜疝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若为斜疝,直接高位结扎疝囊颈部;若为直疝,先徒手还纳疝囊,然后再将补片置入腹股沟管后壁。操作完以上步骤后,逐层关闭切口[3]。

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均取仰卧位,同样采取硬膜外麻醉。切口部位和方式同对照组患者,逐层游离疝囊,对不同疝类型的处理方式和置入补片的操作均同上,完成上述操作后,继续游离并暴露腹股沟韧带下外侧,逐层游离股环,根据其大小修剪网塞,向股环中置入网塞,与股环周围的几条重要韧带(主要指陷窝韧带、耻骨疏韧带和腹股沟韧带)一起固定,再逐层关闭切口。

1.3 VAS疼痛评分标准 总分: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4]。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疼痛、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并没有特别区分出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不同之处,业内普遍认为男女性患者的治疗标准都一样,就连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也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女性腹股沟疝的治疗原则[6]。为此本文旨在探讨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女性腹股沟疝方面的临床疗效。

无张力修补疝术具有操作简便、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术中使用的聚丙烯补片不仅柔软,还可刺激周围纤维增生,大大降低疝复发的可能[7]。有研究报道,Lichtenstein术比Bassini术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8]。

通过对比观察传统Lichtenstein术和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得出结论,临床上治疗女性腹股沟患者时,采用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下床时间和住院天数,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尤其适用于女性腹股沟疝患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石大洋,蒋光昶.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右江医学,2013,41(2):210-211.

[2] 马校军.女性腹股沟疝277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 15(30):3501-3503.

[3] 朱学群,杨向东,王宇昆.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女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9):162-164.

[4] 徐丽丽,蔡斌,方仲毅,等.个体化综合物理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5):329-332.

[5] 刘冰.张宇阳,姜洪池.女性腹股沟疝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74-76.

[6] 李亮.隋梁,吕国庆,等.女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原则探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2):158-162.

[7] 梁庆余,谢佳明,吴浩荣,等.腹腔镜修补成年女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9(1):37-40.

[8] 彭任,曾建英.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女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4,12(1):271-272.

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比较(x±s)

3 讨论

由于男女性腹股沟管解剖结构的差异,即女性的子宫圆韧带相对细小,因此女性的腹股沟疝发病率只有6%左右[5]。故关于腹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55

江西 332600 江西省都昌县妇幼保健院 (赵春泉)

猜你喜欢
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