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2016-06-13 10:05赵爱兰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孕产胎盘例数

赵爱兰

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赵爱兰

目的 对产后出血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产后出血患者85例,另取同期正常分娩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针对性策略,通过比较,对产后出血与孕产史、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及分娩方式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存在孕产史例数、人工流产史例数及剖宫产例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产前检查例数要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宫缩乏力57例(67.06%),胎盘因素10例(11.76%),会阴裂伤11例(12.94%),凝血功能障碍3例(3.53%),其他4例(4.71%)。结论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手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若未进行有效治疗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保证产妇顺利分娩,需结合产后出血因素采取一定措施预防产后出血,使产妇生命安全得以保证。

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凝血障碍;护理对策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分娩24h内,若阴道出血量超过

500mL。通常情况下产后出血发生于分娩后2小时内,多数患者表现为显性,部分患者存在隐性出血。从临床症状来看,产后出血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另外可能会出现继发性贫血,若情况严重时将导致失血性休克[1]。当出现短期大量出血时,将会直接导致患者迅速休克,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直接威胁。为保证治疗及护理的有效性,就需要对产后出血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权衡影响因素及风险,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鉴于此,本研究对产后出血患者8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策略,得到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2015年7月间陕西省韩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5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设为观察组,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6.4±4.1)岁,另取同期正常分娩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5.9±3.9)岁。2组患者在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院内自制调查表,对2组产妇孕产史、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是否剖宫产等资料进行统计,表格均由患者自己口述,医护人员填写,问卷回收率100%,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另设问卷,对产后出血患者相关因素进行统计,问卷由当值医生根据产妇情况填下,问卷回收率也是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产后出血患者因素分析:宫缩乏力57例(67.06%),胎盘因素10例(11.76%),会阴裂伤11例(12.94%),凝血功能障碍3例(3.53%),其他4例(4.71%)。观察组存在孕产史例数、人工流产史例数及剖宫产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存在产前检查例数要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人员孕产史、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剖宫产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产后出血患者数量为世界首位,并且近年来呈现了逐渐上升趋势[2]。产后出血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宫缩乏力是最为常见的因素,另外胎盘因素、会阴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也会造成产后出血[3]。

随着产程的不断深入,子宫收缩会愈加强烈,且收缩时间会不断加长,但间隔却有所缩短。当产妇宫缩力度并未随着产程的深入而增强时,宫缩力度不够,将会导致产程时间延长,即出现宫缩乏力。产妇存在子宫肌肉水肿或羊水过多时均会引发宫缩乏力。另外,胎头位置偏移或骨盆狭隘则会造成继发性产后出血[4]。部分产妇分娩过程中会出现过度紧张甚至恐惧,由负面情绪引发生理反应,导致宫缩乏力,造成产程延长[5]。胎盘因素也是造成产后出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出现胎盘滞留时,将会对胎盘剥离面血窦关闭带来影响,造成出血[6]。子宫蜕膜减少时,胎盘与子宫之间蜕膜海绵层的生理性裂缝线将会消退,导致胎盘母体叶与蜕膜基底层紧密相连,导致胎盘植入或胎盘粘连。若部分胎盘面出现植入情况时,或造成子宫无法正常宫缩,从而引发产后出血[7]。另外,当胎盘小叶、副胎盘残留于宫腔时,也会影响正常子宫收缩,导致出血。产妇出现重型胎盘早剥、妊高征、宫内死胎潴留过久时均可能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另外,羊水栓塞也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8]。当出现产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时,会造成切口或子宫血窦大量出血。

上述因素可独立存在,又可相互作用,同时出现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对产后出血因素进行准确把握,结合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控制手段,为产妇顺利分娩提供安全保障。

本文结果显示,产后出血患者因素包括宫缩乏力57例(67.06%),胎盘因素10例(11.76%),会阴裂伤11例(12.94%),凝血功能障碍3例(3.53%),其他4例(4.71%)。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孕产史、人工流产史及剖宫产史所占比例更多,而产检比例所占人数更少(P<0.05)。结合个人经验及文献调研,提出以下几点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1)加强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护理让产妇保持稳定的情绪进行分娩,防止因恐惧、焦虑而出现宫缩乏力。(2)加强产程监测。对产妇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关注,嘱咐产妇安静休息。对产妇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产后1小时内需对子宫进行适当按摩,以此来刺激子宫收缩。与产妇加强沟通交流,询问其感受,以此来判断产妇是否存在休克症状。若出现休克,及时供氧、保暖,修正体位,并构建静脉通路,保持输液、输血。对血压、尿量、脉搏等时刻关注,做好相关记录。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产妇缩宫素、新麦角生物碱、欣母沛等药物来促进缩宫,避免产妇出现宫缩乏力而引发产后出血。

综上所述,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因素。此外,胎盘因素、凝血障碍、会阴裂伤也会导致产后出血。为预防产后出血,可结合出血因素采取一定措施如加强心理护理、加强产程监测、协助产妇排尿等进行有效控制,促使产妇顺利、安全分娩。

[1] 程霞.452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41-242.

[2] 潘雅珍,胡其英.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4):46-47.

[3] 程君君,曹淑华,陆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2):138-139.

[4] 曲方欣,迟彩珍,李敏.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6):346-347.

[5] 陈平.导乐陪伴分娩模式临床应用现状[J].天津护理,2015,23(2): 185-186.

[6] 龚敏.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医学,2013, 19(16):110-111.

[7] 高照梅.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9):166-167.

[8] 崔博男.羊水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急救护理措施[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6(3):23-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61

陕西 710021 陕西省韩城市妇幼保健院 (赵爱兰)

猜你喜欢
孕产胎盘例数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更正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孕产·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