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2016-06-13 10:05车兆梅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循证心血管研究组

车兆梅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车兆梅

目的 本文主要是分析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护理心血管疾病术后的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介入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最后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5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例(2.0%),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6例(12.0%),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闭塞,1例心律异常,1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出血或血肿假性动脉瘤,1例血压异常。研究组患者只有1例出现血管迷走反射。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将循证护理应用到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循证护理能很好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提高心内科的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护理的专业性,因此循证护理值得临床在其他疾病的护理中进行研究使用。

循证护理;心血管;并发症;分析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指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革,随着循证医学的思想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护理学科[1-2]。循证护理就是指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通过查询临床证据以及经验进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获得临床护理的依据从而进行抉择的护理过程。随着护理模式的改革,循证护理已经被大多数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所认同和接受,循证护理的思想已经逐渐渗透到临床的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介入治疗已经成为目前临床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介入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容易恢复以及患者痛苦轻等优点[3],但是也存在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的缺陷。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严重的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术后的护理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格外重要,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将循证护理应用到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术后护理中旨在分析循证护理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现将具体情况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随机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61.2±10.5)岁,其中40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30例进行起搏器置入术,30例进行射频消融术。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疾病、介入术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心血管疾病介入术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1.2.2 研究组护理 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即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对临床资料、依据的真实性进行文献检索,得出合理的护理方案。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冠状动脉闭塞的循证护理方法。冠状动脉闭塞是血管疾病介入术很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资料显示发生率高达4%~12%[4]。主要症状为胸前区绞痛,心电图提示:房室传异阻滞、ST段上抬以及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的患者出现室颤。临床资料显示50%~80%的冠脉闭塞发生在术中[5],部分患者发生在术后12小时内。循证小组通过查阅专业的文献发现导致该并发症的原因是冠状动脉分支出现闭塞、痉挛、无复流以及存在夹层、血栓或栓塞等对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一下循证护理的对策:①在手术前要适用钙拮抗剂来预防术中的冠脉痉挛;②手术过程中操作要轻柔避免器械对冠状动脉造成损伤;③对于有先兆闭塞的患者提前给以硝酸甘油0.2mg,后迅速植入支架,从而尽快恢复血流;④术中认真观察患者的反应当患者诉心脏不适时应该立即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如果没有异常则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

(2)出血、血肿以及假性动脉瘤。循证护理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了其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了对应的护理对策:①找准穿刺点;②叮嘱患者尽量避免咳嗽、排便等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防止穿刺点出血;③在术后3d内,应密切观察患者伤口处敷料有无渗出,必要时采用手指或冰袋压迫;④及时用笔标注血肿的大小并及时检查供血情况;⑤拔除动脉鞘管并采用纱布绷带“8”字法进行包扎、固定。拔管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以及生命体征并采用盐袋压迫法进行止血。

(3)血管迷走反射。循证护理干预对策:①拔管前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②拔管前维持静脉通路并补足血容量以及各种急救药品;③拔管后进行压迫止血半个小时,拔管30min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反应;④患者平卧位进行拔管[3-4]。

(4)血压、心率失常。血压异常的循证护理对策:①在术前要控制好患者的基础血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血压情况即每小时测量1次;②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糖尿病的患者要掌握术前禁食的时间;一般建议患者在术前吃半流质食物(全麻除外),使用造影剂的患者,叮嘱患者要多喝水即8h内饮水1000mL以上;③护士对于患者的血压值要进行评估并要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以及紧张情绪,并做好抗休克治疗的准备。心率失常的护理对策:①做好室颤的应急措施,拔出导管后给予电除颤等;②造影剂有滞留时,要叮嘱患者用力咳嗽从而加快造影剂的流动而促进排空;③出现心率过缓要静推阿托品,或采用起搏器,直至恢复正常心率。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5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例(2.0%),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有6例(12.0%)。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闭塞,1例心律失常,1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出血或血肿假性动脉瘤,1例血压异常。研究组患者只有1例出现血管迷走反射。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将循证护理的思想应用到心血管介入术的护理中的研究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改革以及人们护理意识的增强。护理模式会逐渐从护理经验化向护理科学化的道路前进。循证护理就是一种有效的现代科学的护理方法和模式即将临床、科研以及经验[6]。患者需求充分结合起来的一种护理方法。目前,对于循证护理的思想大部分临床护理的人员对其缺乏必要的深刻的认识,因此目前大部分临床的护理问题仍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导致科学的科研信息以及成果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护理质量难以提升到新的高度。

本次研究中采用询证护理的方法对心血管介入术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科研素养、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循证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提出问题后查阅大量的文献以及科研成果等资料,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有查询以及检阅文献的能力,后要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护理依据最后做出抉择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推行循证护理的方法时护理工作人员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循证护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应用到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循证护理能很好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提高心内科的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心内科护理的专科性因此循证护理值得临床在其他疾病的护理中进行研究使用。

[1] 李敏玲.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康复及预防再狭窄的影响Ⅱ[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05-206.

[2] 陈泳,缪晓云,沈吉梅.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循证护理Ⅱ[J].江苏医药,2010,36(18):2232-2233.

[3] 任秀芬.心血管疾病介入术后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318-319.

[4] 费文慧,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15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0(14):3455-3456.

[5] 雷利民,杨国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53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31-32.

[6] 李玉兰,邓鑫.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13,15(66):169-17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64

吉林 132011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 (车兆梅)

猜你喜欢
循证心血管研究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