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6-13 10:05李洁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阻塞性研究组急性

李洁

舒适护理干预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对照组提供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记录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经上述相应护理后,研究组SGRQ问卷(39.28±7.63)分,对照组评分为(63.54±11.89)分,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者35例,一般7例,无不满意者,满意率高达83.33%,不满意率为0.00%;对照组满意率仅为45.24%,不满意率则高达14.29%,提示研究组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后其生活质量将获得显著改善,且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舒适护理;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接诊后给予多种措施诊断病情并提供针对性的检查方案可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及预后[1]。本文选取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舒适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前来就诊单、双号(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单)和对照组(双),每组42例。其中研究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41~87岁,平均年龄(67.88±2.11)岁,病程4~27年,平均病程(11.23±2.08)年;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6.07±1.83)岁,病程4~26年,平均病程(10.94±2.15)年。2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提供临床常规护理措施(如病情观察、给药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记录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利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生活质量[2],该问卷共涉及35项内容,即社会活动(7项)、日常生活(13项)、焦虑症状(7项)、抑郁症状(8项),其中每项得分1~4分(得分范围35~14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差]变化情况及满意度(于出院当天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独立填写本科室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掌握其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该调查表得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即:60分以下不满意,60~80分一般,80分以上满意),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

1.2.2 舒适护理干预 (1)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房间内温度24℃~26℃、湿度50%~60%,保持空气清洁注意开窗通风,适当限制人员流动利于患者充分休息;(2)简单介绍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等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由于不了解病情所致负面情绪(紧张、恐惧等)得到有效缓解;(3)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治疗,给予适当语言鼓励,例举以往成功病例,提高患者战胜病魔自信心及对医护人员信任感;(4)病房内布置应以暖色调为主,保持光线适宜避免强光刺激;(5)鼻导管不宜插入鼻腔过多以免引起不适,若必要可提供双腔鼻导管,在保障患者获得充足氧气供应的同时提高其舒适度;(6)氧气湿度应保持在80%左右,吸入氧气温度应接近人体体温(37℃),以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干燥)不适对气道进行刺激造成不适感,以免因气体过于干燥对机体造成不适[3];(7)面罩吸氧者需保持面罩清洁干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应注意根据患者主诉或护理人员观察对面部压迫情况及时调整面罩固定程度;(8)与家属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制定营养食谱,食物应富含丰富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增加患者进食欲望[4];(9)服务过程中应主动热情,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尽量满足患者生活及治疗相关需求;(10)及时纠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身心愉悦注意劳逸结合。

1.3 统计学方法 经专业软件包SPSS.18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2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相应护理后,2组SGRQ问卷评分结果均较之前显著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35例(83.33%),一般7例(16.67%),无不满意者,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满意19例(45.24%),一般17例(40.48%),不满意6例(14.29%),满意度为85.70%。研究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2,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愈方法,仅可通过各种措施尽量减缓患者机体中疾病进展速度,将严重伤害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研究表明[5],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若处于急性加重期则将因不了解病情、过度担心疗效等因素产生相应负面情绪(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导致其无法积极配合临床救护工作,部分患者甚至对治疗及护理服务产生抵触心理,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

表1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分析(x±s,分)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特点为个性化、整体化,在尽量减少因疾病所致生理不适的基础上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最终目的在于使患者达到身心舒适的理想状态[6]。研究表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后,其上述负面心理情绪将获得显著缓解,有利于提高其接受治疗与护理服务积极性,最终将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7]。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较差,仅45.24%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后,其SGRQ问卷评分较之前及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提示生活质量获得有效改善,且高达83.33%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与高莉梅[8]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服务后其生活质量将获得显著改善,且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实际应用。

[1] 高远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0):9-10.

[2] 赵云峰,姜艳平,程改存,等.圣乔治呼吸问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比较[J].上海医学,2013,36(1):47-51.

[3] 封怡君.舒适护理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215-1216.

[4] 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J].当代医学,2013,19(36):111-112.

[5] 江桂林,孙晓敏,陈玲.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2,25(1):86-87.

[6] 魏金星.临床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J].上海护理,2014,5(1):63-64.

[7] 韩宇.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9):124-125.

[8] 高莉梅.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8):10-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67

江西 330003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护理部 (李洁)

猜你喜欢
阻塞性研究组急性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