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探索

2016-06-13 10:05罗熹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医护神经外科病情

罗熹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探索

罗熹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各50例。就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在护理工作中引入医护一体化模式(观察组)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2组干预前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有增高,观察组评分增高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重视护理工作中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可增强康复效果,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医护一体化模式;神经外科;应用探索

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多危重,护理工作具风险大、综合技术水平高等特点。医护一体化模式是指医护在相互信任、平等自主前提下,经协调和沟通,共同决策,对责任分担,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1]。本次研究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引入医护一体化模式,取得了理想成效,现将结果回顾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100例神经外科患者,男62例,女38例,年龄20~65岁,平均(43.7±6.9)岁。脑肿瘤1例,脑挫伤20例,硬膜外血肿5例,脑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头部外伤36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神经外科常规医护方案,观察组在护理中引入医护一体化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2.1 医护一体化术前干预 设立医护一体化小组,在患者入院后,共同对病情评估,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责任护士需重视患者意识障碍的观察,应用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法评估,若患者由烦躁转为安静,或清醒转为昏迷,需警惕迟发性血肿,需及时向医生报告,有效处理。另外,加强瞳孔观察,如颅内压急剧增高,有脑疝时,一侧瞳孔可无对光反应,呈散大状[2]。小组医生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讲明手术特点、麻醉方法及操作风险,并由患者和家属签字,使其有心理准备,以规避医疗纠纷。护理人员介绍同类型成功康复的案例,打消患者顾虑,并应用多媒体等工具,开展功能锻炼方面的宣教,使患者掌握四肢屈伸活动练习、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并掌握床上排便技巧,为术后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1.2.2 医护一体化术后病情观察 医护一体化查房时,护理人员需将患者当天病情变化情况及活动量、饮食、出入量、睡眠等信息向医生汇报,医护沟通后,动态调整护理计划和诊疗方案。结束手术后,医生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组内护士交接术中出血量等信息,增强护士对术中情况的了解,使病情观察更具针对性。回病房后,需持续24h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血压等每30分钟测量1次,体温每6小时测量1次。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引流管需保持有效负压,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需有效及时对蛋白质、能量补充,以使机体损耗降低。无法经口进食者,可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鼻饲,以增强体质,加快脑组织恢复进程。定期评估患者机体营养状况,调整所供给的营养物质。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意识清醒者可鼓励有效咳嗽、咳痰,协助翻身,以促痰液排出。短期不能清醒者,可气管切开[3]。

1.2.3 医护一体化术后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锻炼方案由一体化小组共同制定,医生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护理人员负责实施,并重视动态交流,使医护双方信息可同步。做好体位干预,患者意识清醒、血压稳定后,头部可抬高15°~30°,以使颅内压力降低,促进颅内静脉回流。深昏迷者,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阻碍颅内压下降。功能锻炼通常在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稳定,不再进展的48h进行,需耐心纠正患者不恰当的动作,善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使患者锻炼信心增强。行主动或被动运动,还可应用推、拿等按摩手法,避免肌肉萎缩。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需重视开展认知功能锻炼,每天通过看、说、听等方式,适当对患者刺激,使记忆变得主动,可增强脑功能恢复效果。难以对答或昏迷者,可采用呼唤式干预,即呼唤患者名字,使患者机体有积极变化,缓解神经抑制,有利于认知功能恢复[4]。

1.2.4 医护一体化心理护理 神经外科术后,针对自身在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障碍,患者通常较难接受,以往轻易处理的事务变得较为棘手,患者易有绝望、恐惧等负性情绪,医护人员需充分体贴和关心,对患者心态变化能充分了解,重视沟通,可促思想负担缓解,增强遵医依从[5]。

1.2.5 医护一体化健康宣教 因患者家庭经济、自身文化程度均存在差异,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有所不同。医护人员需掌握患者个人信息,使宣教更具个体化和针对性,可通过播放康复视频或发放宣教册子等模式进行,并加强监督,使患者及家属疾病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增强,在医护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1.3 指标观察 (1)运动功能:应用Fugl-Meyyer运动功能评分标准(FMA)评估: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标准(MBI)评估:总分

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干预前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有增高,观察组评分增高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2组FMA、MBI评分对比(x±s,分)

3 讨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为新型医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强调医护双方多角度、全方位的积极协助,重视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开展,护士可在业务学习、病例讨论中参与,使专科护理水平明显提高,拓展了护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护士对病情观察及潜在并发症预防的能力,并促沟通技巧改善,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水平[6-7]。护士在对病情掌握的基础上,通过了解诊疗计划,与医生共同协商,对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可为患者争取救治的时间[8]。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收治的神经外科病例,引入医护一体化模式,在术前重视病情评估,个体化健康指导,术后重视病情观察,功能锻炼指导,日常照顾,并结合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可增强康复效果,改善运动功能恢复水平,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2组干预前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均有增高,观察组评分增高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重视护理工作中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可增强康复效果,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显著。

[1] 刘小銮.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骨伤科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0):120-121.

[2] 陈静,张振香,谢红.医护合作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36-1139.

[3] 韩冰,金鑫,闫硕.脊柱外科腰椎择期手术患者支具佩戴指导时机的分析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49-351.

[4] 蒋艳,曹华.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05-407.

[5] 莫春梅,杨天桂,石应康.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效益的研究[J].中国医院,2008,12(10):26-30.

[6] 曾焕雄,曾容辉,杨少河,等.一体化管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生命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21):158-159.

[7] 冯小菊,张亚军,王引侠,等.医护一体化诊护模式在普外科老年病房应用的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3,12(3):258-259.

[8] 汤鸿鹰,吴玲晓,曹雪.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3):211-21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75

广西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神经外科 (罗熹)

猜你喜欢
医护神经外科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