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止痛颗粒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对比

2016-06-13 10:05鄂丽莉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克肟淋巴结炎肠系膜

鄂丽莉

理气止痛颗粒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对比

鄂丽莉

目的 对比理气止痛颗粒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10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克肟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理气止痛颗粒进行治疗。观察2组各项生命体征的比较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系膜淋巴结长径与短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腹痛减轻时间(0.6±0.2)d、腹痛消失时间(3.1±0.3)d、腹部B超恢复正常时间(5.4±2.5)d、胃纳改善大便正常时间(1.3±0.2)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0.6±0.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69.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长径与短径分别为(6.0±4.0)mm、(2.0±0.7)mm,对照组患者的长径与短径分别为(9.7±5.6)mm、(4.9±1.3)mm,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止痛颗粒可以显著地改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临床总有效率高,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理气止痛颗粒;头孢克肟;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小儿群体中,常发生于冬季和春季。临床上常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反复性腹痛等症状[1]。近年来,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临床上常给予头孢克肟进行治疗,疗程长,起效慢,效果欠佳[2]。有研究表明,理气止痛颗粒可以显著地提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效果良好[3]。本研究就理气止痛颗粒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对比进行了本次实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1月抚顺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相关诊断。所有患儿均排除心、肝、脑、肾功能不全等系统性疾病。整个研究均在其家属的同意签署下完成。所有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53例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8.3±2.1)岁,发病时间1~5个月,平均发病时间(3.4±0.3)个月,其中腹痛15例,呕吐17例,伴发热21例;对照组53例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1±2.3)岁,发病时间0.8~4.8个月,平均发病时间(3.5±0.2)个月,其中腹痛17例,呕吐14例,伴发热2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平均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克肟进行治疗,具体方案措施为:给予口服头孢克肟(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63317)2mg/(kg·次),2次/d,疗程为15d。研究组患者给予理气止痛颗粒和头孢克肟进行治疗,具体方案措施为:理气止痛颗粒方的组成:积壳10g,莱菔子10g,香附10g,柴胡6g,陈皮6g,甘草6g,蒲公英10g,白芍10g,白术10g,延胡索10g。用水冲服,<5岁患儿口服50mL/次,2次/d,早晚各服用1次;>5岁者口服100mL/次,2次/d,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服用15d。观察2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比较情况及B超检查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与短径情况。

1.3 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4]。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系膜淋巴结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均基本恢复正常,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系膜淋巴结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无变化,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系膜淋巴结改善不明显。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比较情况:研究组患者的腹痛减轻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部B超恢复正常时间、胃纳改善大便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比较情况

2.2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情况: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69.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比较情况[n(%)]

2.3 2组患者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与短径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长径与短径分别为(6.0±4.0)mm、(2.0±0.7)mm,对照组患者的长径与短径分别为(9.7±5.6) mm、(4.9±1.3)mm,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141,t2=14.2991;P<0.05)。

3 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回肠末端的肠系膜淋巴引流太丰富,淋巴结数量太多,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侵袭,导致该部位吸收了大量的细菌分解产物及肠内毒素,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极易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上常给予头孢克肟进行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周期长,起效慢,不良反应较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6]。本次实验数据显示,头孢克肟方案治疗后患者的腹痛减轻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分别高达(3.9±0.4)d、(6.9±0.7)d,说明头孢克肟不能够显著地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效果欠佳。

中医认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是由于胃阴不足、脾运失健,胃气虚证而造成的,患儿因情绪、饮食、气候的变化而导致气血亏虚及气滞血瘀,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7]。因此中医认为应采用甘温益气的药物来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以恢复患者的运化水谷及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8]。理气止痛颗粒中的陈皮和白术可以起到益气健脾的作用,积壳及香附、延胡索可以起到行气止痛的作用,白芍可以起到柔肝健脾的作用,甘草可以起到补脾益气及缓急止痛的作用。诸药联合使用可以起到健脾益气、血瘀通络等作用。本次实验数据显示,理气止痛颗粒方案治疗后患者的腹痛减轻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仅为(0.6±0.2)d、(3.1±0.3)d,显著低于头孢克肟方案(3.9±0.4)d、(6.9±0.7)d(P<0.05);说明理气止痛颗粒起效快,治疗周期短;此外理气止痛颗粒方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3%,显著高于头孢克肟方案方案69.8%(P<0.05)。

综上所述,理气止痛颗粒可以显著地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良好,临床总有效率高,起效快,治疗周期短,安全可行,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1] 梁桂华.抗生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3):74.

[2] 杜鹃,韩立杰,魏冬冬,等.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2):1950-1952.

[3] 楼宏亮,周向峰,胡国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1):680-681.

[4] 孙宝珍.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7):1035-1036,1040.

[5] 马学梅.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4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6):553-554.

[6] 唐传锋,李连贞,朱其建,等.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990.

[7] 畅晶,李季,张洋,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32-33.

[8] 谢树庆,宋雅婧.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5):423-4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88

辽宁 113001 抚顺市第二医院儿科 (鄂丽莉)

猜你喜欢
克肟淋巴结炎肠系膜
基于加权优劣解距离法的门急诊头孢克肟药物利用合理性评价Δ
扁桃体炎并发颈淋巴结炎 贴敷见效快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头孢克肟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是什么
头孢克肟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是什么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头孢克肟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