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给予氨溴索序贯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6-06-13 10:05吴文柏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阻塞性急性疾病

吴文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给予氨溴索序贯治疗的临床分析

吴文柏

目的 对氨溴索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氨溴索序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测定结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6.19%,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氨溴索;急性加重期;序贯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在呼吸道感染等作用下病情会迅速加重,从而造成肺功能下降,严重情况下危及患者生命[1]。对于该病的治疗关键点在于保持呼吸道顺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本研究采用氨溴索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中心卫生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3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中的APCOPD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42.5±17.5)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平均为(10.2±3.5)年;观察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龄39~66岁,平均年龄(43.6±18.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平均为(10.6±3.8)年。以上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均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扩张支气管类药物及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给予氨溴索(河北爱尔海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62)序贯治疗:将盐酸氨溴索30mL注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d后改为氨溴索口服,每天3次,每次30mg,连续服用4d,以上2组患者疗程均为7d。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主要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吸量、用力呼吸流速峰值。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状况明显好转,经肺部听诊后表明湿罗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减少或消失,体温、血常规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有效:治疗后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经肺部听诊后显示湿罗音同治疗前相比减少,患者体温正常,血常规及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接近正常范围;无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及喘息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情况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测定结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峰值及用力肺活量等肺功能测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测定值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测定结果对比(x±s)

2.2 2组患者疗效对比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6.19%,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疗效对比[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或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该病主要与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国内外4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9%~10%[3]。患者在气道在细菌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下,会造成病情急速加重,同时原有的咳嗽、咳痰等症状进一步加重,需要进行及时的临床救治。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晨间咳嗽、夜间阵咳或排痰)、咳痰(带血丝、脓性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当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4](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抗氧化剂)、康复治疗(理疗、高压氟离子氧疗)、饮食调节(多食水果蔬菜、豆制品、少食多餐)、长期家庭氧疗(呼吸衰竭者长期低流量吸氧)等。

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治疗过程中,除了进行基础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扩张支气管药物治疗及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外,还应积极对患者气道炎症进行控制,特别是需要进行祛痰治疗[5]。氨溴索是一种粘痰溶解药物,能分解粘稠痰液中的多糖纤维,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促使其分泌并增强支气管粘膜纤毛运动,有效改善通气功能及呼吸困难状况,同时也能够起到预防肺泡萎缩的作用[6]。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氨溴索还能有效提升红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在患者肺部的药物浓度,最终大大提升抗菌效果[7-8]。序贯治疗又名转换治疗,是上世纪80年代欧洲学者提出的治疗方法,在采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初期采用静脉注射,待患者临床病症基本稳定后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序贯治疗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全程输液治疗相比,降低约20%~30%的医疗费用。

该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溴索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1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92.68 %,高于对照组的76.19%,2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氨溴索序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1] 何洪,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肺功能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1,7(2):24-25.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 成淑英,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5(2):100-101.

[4] 陈元姝.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16):12-13.

[5] 娄鸿.氨溴索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2(1):71.

[6] 许建红,周毅,吴丽君,等.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0,9(1):61-62.

[7] 陈敏,赖天文,吴东,等.家庭氧疗配合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34-637.

[8] 吴燕燕.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长期家庭氧疗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67-26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100

江西 337004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中心卫生院内科 (吴文柏)

猜你喜欢
阻塞性急性疾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