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体会

2016-06-13 10:05孙满媛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小剂量口服

孙满媛

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体会

孙满媛

目的 研究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取支气管扩张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治疗)与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各40例,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77.50%,2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为(2.38±0.57)个月,显著低于对照组(3.57±0.65)个月,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罗红霉素长期治疗支气管扩张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支气管扩张;长期疗效

支气管扩张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严重呼吸道疾病,患者多表现出持续性咳嗽、咯血、大量浓痰,且病情反复不止。支气管发生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是支气管扩张的最主要病因[1]。若支气管扩张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继发肺心病,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对支气管扩张患者予以长期有效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关键。鉴于此,本文通过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在支气管扩张辅助治疗中的效果,并分析患者的长期疗效,以便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8月~2015年7月于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对症治疗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参考文献中的支气管扩张诊断标准[2],均在接受影像学检查、痰细菌培养等临床诊断后确诊无误。将所有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5.39±4.20)岁,支气管扩张的平均病程(3.48±1.02)年。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4.91±3.48)岁,支气管扩张的平均病程(4.17±2.05)年。2组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比性良好。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向患者详细介绍研究内容以及目的,并询问患者意愿,确认自愿参与后纳入研究范围,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沐舒坦(即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注册证号H20090088)进行常规治疗,即每次取30mg沐舒坦进行口服治疗,1天3次,于餐后以温水送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罗红霉素(福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006)口服治疗,口服剂量为70mg/次,1天2次,以温水送服。2组患者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3-4]根据相关研究与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判定疗效,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呼吸功能恢复正常则判定为显效;若症状和呼吸功能有所好转则认为有效;若治疗前后的症状与呼吸功能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记录从入院至患者结束治疗的时间,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一定效果,但观察组的治疗显效、无效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升,2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有效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n(%)]

2.2 2组的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为(2.38±0.57)个月,对照组的治疗时间为(3.57±0.65)个月。治疗过程中发现,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有2例出现腹部不适,1例恶心,不良反应率7.50%。观察组的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P<0.05);但2组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P>0.05)。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的发病机制为: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支气管以及周边组织出现慢性炎症,引起支气管壁的弹性组织受损,导致支气管长时间处于扩张状态而引起变形而致病。本研究利用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相对较短的治疗时间(P<0.05);但2组的不良反应对比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与李秀艳[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罗红霉素属于一种抑菌剂,可归类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方面有良好作用,口服后可发挥良好的抑菌效果,能够在各类病菌的生长期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灭菌作用;也有利于上皮细胞膜上磷脂损伤的减缓,对于细胞炎症作用和气道内中性粒细胞的产生均有良好抑制作用[6-7]。从药理作用方面来讲,已有体外研究证实,罗红霉素对于外周血T细胞在受刺激后产生白介素2和白介素4的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以抑制在脂多糖诱导下的一氧化氮产生,从而将中性粒细胞等参与的细胞毒性作用过程遏制在萌芽状态。还有研究结果表示,罗红霉素有利于降低在脂多糖诱导下的环氧化酶蛋白表达,而这一蛋白物质是前列腺素这一炎性介质的重要合成介质,故而可知罗红霉素可以有效调节炎性反应的相关疾病[8-9]。另外,还有分析认为,罗红霉素对于细菌外毒素或相关酶的生成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于生物膜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减轻肺部组织中细菌附着细胞的状态,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从而有效缓解症状[10-11]。

另外,考虑到支气管扩张的长期治疗性,小剂量服用能够发挥罗红霉素的治疗效果,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效果确切,且不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临床上需对此引起重视。

[1] 刘积锋,钟小宁,何志义,等.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治疗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1):824-827.

[2] 金烨,朱纯,戴莉莉,等.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49-50.

[3] 周微.分析探讨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84-185.

[4] 张醒我.41例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3(17):8-10.

[5] 李秀艳.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1):268-269.

[6] 刘茵,夏敏,孙林,等.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罗红霉素对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5,26(3):305-308.

[7] 李秋明,杨培文,利桂河,等.支气管扩张患者长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茶碱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55-57.

[8] 邱琦,汤新慧,鲍君杰,等.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15.

[9] 胡国荣.长期小剂量服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胸部CT影像学及临床症状改变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124-126.

[10] 杨桂云,李泽葵,赛双桥,等.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8):76-77.

[11] 陈洋,李鑫,王之赫,等.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48例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107-1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105

辽宁 111008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人民医院内二科 (孙满媛)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小剂量口服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探究
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替代利凡诺终止中晚期妊娠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