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肝门区胆管癌术前分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6-06-13 08:50陈林
当代医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法术检查法胆管癌

陈林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肝门区胆管癌术前分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陈林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在肝门区胆管癌术前分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和MRCP检查,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肝门区胆管癌术前分型和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情况。结果 MRCP检查法术前分型准确率为85.42%,显著高于CT检查法的7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P检查法术前切除性评估的准确率为83.33%,显著高于CT检查法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P可有效提高肝门区胆管癌术前鉴别诊断分型的准确性以及对肿瘤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肝门区胆管癌;术前分型

肝门区胆管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致使患者出现上腹不适、黄疸、伴全身瘙痒等症状[1-3]。由于位置特殊,在胆管未被肿瘤完全阻塞前常无特异临床表现,易被误诊,因此术前鉴别诊断分型以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患者常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探讨其术前分型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7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患者96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2.82±7.41)岁,男67例,女29例,其中依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根治性切除术8例,姑息性切除附加胆肠吻合术39例,旁路手术5例,术中胆道内、外引流术31例,PTCD术13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医药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体位、禁食等检查准备,完成后给予常规CT和MRCP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2.1 CT检查法 患者扫描前肌注盐酸20min,通过由东芝公司提供的Activion16 TSX-031A 16排螺旋CT扫描仪对上腹部扫描,层厚10mm,以及螺距为1的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延迟3~15min后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

1.2.2 MRCP检查法 患者准备完成后,通过由Philips公司提供的GE(通用)signa0.2T磁共振扫描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6mm,层间距:1.0mm,矩阵:384×384,扫描序列为T1WI/WATS(TR:220~350ms,TE:5.1~7ms)、T1WI/IP(TR:192~250ms,TE:4.6~6ms)、T2WI/SPIR(TR:1600ms,TE:70ms)横断位和T1WI/WATS冠状位扫描,以及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延迟3~5min后进行重复扫描。

1.3 图像分析和标准 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肝门区胆管癌术前分型和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情况。Bismuth-Corlette分型标准[4]:肿瘤位于肝总管,但未侵犯分叉部及左、右肝管为Ⅰ型;肿瘤自肝总管侵犯左、右肝管分叉部为Ⅱ型;肿瘤自肝总管侵犯单侧一级肝管分支为Ⅲ型,其中,侵犯右肝管为Ⅲa型,侵犯左肝管为Ⅲb型;肿瘤同时侵犯肝总管和左、右肝管为Ⅳ型。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CT检查法、MRCP检查法分型及手术分型结果,并比较CT检查法、MRCP检查法术前切除性评估与手术评估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和MRCP检查法术前分型的准确情况对比MRCP检查法术前分型准确率为85.42%(82/96),显著高于CT检查法的73.96%(7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见表1。

表1 CT检查法、MRCP检查法分型与手术分型比较(n)

2.2 CT和MRCP检查法术前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情况对比 MRCP检查法术前切除性评估的准确率为83.33%(80/96)显著高于CT检查法的70.83%(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5)。见表2。

表2 CT检查法、MRCP检查法术前切除性评估与手术评估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目前,肝门区胆管癌主要通过手术方式对肿瘤进行切除,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5-6]。但由于其病变部位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及与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致使常规手术切除难度加大[7]。项万青等[8]报道,MRCP检查可清晰显示梗阻上下两端的胆道情况,对确定胆管癌分型和诊断具有极高价值。

本研究通过给予肝门区胆管癌患者常规CT和MRCP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显示:MRCP检查法术前分型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法(P<0.05),此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表明MRCP检查在分型和诊断方面具有更为良好的准确性;此外,MRCP检查法术前切除性评估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法(P<0.05),表明MRCP检查法可有效提高对该疾病术前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研究发现,CT检查可有效显示胆管的扩张程度,胆管壁的浸润、梗阻占位及淋巴结转移等表现,并通过三维重建可进一步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联系,但无法清晰显示其侵犯情况和病变范围边缘情况,致使误诊的发生,而MRCP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可克服CT检查中的不足,可直观显示胆管肿块组织影及其累及的胆管范围,医师可有效观察肿瘤沿胆管长轴纵向侵犯范围及梗阻情况,进行提高对疾病诊断和分型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MRCP可有效提高肝门区胆管癌术前鉴别诊断分型的准确性,及提高对肿瘤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1] 许尔蛟,任杰,郑荣琴,等.超声造影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3,2(2):31-34.

[2] 戴磊,卢庆凯,董刚,等.影像学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评估[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4):330-332.

[3] 许尔蛟,苏中振,郑荣琴,等.经静脉联合经胆道超声造影在肝门部胆管癌分型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4):325-328.

[4] 张经中,陈刚.CT和MRCP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诊断分型中的价值[J].腹部外科,2013,26(1):29-30.

[5] 孙巍,温锋,卢再鸣,等.胆管癌栓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5):340-343.

[6] 李汛,严俊,孟文勃,等.血清CA19-9在胆道系统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4, 3(4):26-30.

[7] 孟祥博,李丹丹,张斌.胆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胆胰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4):568-571.

[8] 项万青,王明杰,邹建勋,等.MRCP联合LAVA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823-1826.

江西 337000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陈林)

猜你喜欢
法术检查法胆管癌
肝脏里的胆管癌
B7-H4在肝内胆管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赞大棚栽培技术
5种同名异型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步罡踏斗与舞蹈艺术比较研究
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研究
唐僧的法术
周围型肺癌X线片检测法和CT检查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XCL1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