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2016-06-14 13:20周月雯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贬谪作品刘禹锡

周月雯

摘 要:初中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文章的创作经历都发生在作者被贬谪之后,学的多了,学生不免困惑。本文以刘禹锡、柳宗元两位文人的遭遇为例,探究他们的作品以及贬谪之路。

关键词:刘禹锡;柳宗元;贬谪;作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4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97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5课诗词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学生唏嘘不已,被贬二十三年,让学生难以置信,对此充满了怀疑和好奇。碰巧紧接着26课就是柳宗元的作品《小石潭记》。这两位作家正好有着共同的经历,患难之中见真情更是在文坛上留下了一段佳话。因而在学完这两篇诗文之后我就把他们二人的贬谪经历以及在被贬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作品整合到一起,上了一节语文主题学习课,让学生对他们的经历及作品有整体上的了解,而非零碎的一点。过程大致可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一、少年成才

793年,柳宗元、刘禹锡同年赴试,同登进士。那年,柳宗元二十岁,刘禹锡二十一岁。他们有着共同的志向和抱负,从此相识成莫逆之交。可惜唐王朝已是一个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颓废朝廷,刘禹锡、柳宗元等为匡扶大唐社稷,救民于水火,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

二、连遭贬谪

因触犯到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一批宦官和大臣反对。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联合外藩反对改革派向朝廷施加压力。宪宗即位后打击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王叔文被杀,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被贬的行进途中,又接到朝廷的圣旨,加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两个人就这样分别在朗州和永州一住就是十年。

刘禹锡在这段期间,没有消极悲观,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学生学过的有《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反映了他积极豪放的一面。柳宗元则在被贬的10年期间里,接触到社会的下层,了解民间的疾苦,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象,写文章加以揭露。学生知道的有《捕蛇者说》《黔之驴》。山水游记也写得特别好,最有名的是《永州八记》、诗歌《江雪》。由于这些都被编入了中小学课本里,因此学生一看都感到非常亲切,只是以往零散的学习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而已,现在放在一起进行主题学习,学生顿时恍然大悟。

十年之后,朝廷还想起有这么两个人,于是在815年,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被召回长安,刘禹锡在回京游览玄都观时,作《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说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自己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这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所以这首诗一出,作者及其战友们便立即受到打击报复。

三、柳宗元宁死护友

播州比朗州更远更偏僻,在当时还是荒凉之地,不适宜人居住。刘禹锡家里还有八十岁老母需要人伺候,若跟刘禹锡一同到播州,如何受得了这苦。柳宗元得知,不禁大哭起来:“愿意拿柳州换播州,即使因此再一次获罪,至死也不遗憾。”柳宗元痛哭流涕,冒死上书皇上,请求“以柳易播”,与刘禹锡对调。后经大臣们请求,刘禹锡改贬连州刺史。

柳宗元被贬十年,终返朝廷,可是却无端地受到牵连,被贬柳州,并且也永远地待在了那个地方,直到去世。不惜拿生命为刘禹锡求情,这是怎样的生死之交啊!真正的友谊是由衷的信任,是永远的无私。

这段时期里,刘禹锡的作品有脍炙人口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他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情操;《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采用了民间情歌常用的双关的手法,含蓄地表达出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学生背是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没有结合背景来学习,例如在学习短小精悍、朗朗上口《陋室铭》时,学生只是从这一篇课文中的几个句子和老师的讲解中得知刘禹锡的高洁品格,如果详细地知道了他的贬谪经历,在一贬再贬、住所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仍然不向权贵低头,还乐观豁达地写下《陋室铭》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的傲骨、佩服他不屈不挠的精神。

柳宗元这一时期在柳州,制订释放奴婢的办法,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兴办学堂,积极地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推广医学,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荒地;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次亲自参加植树活动。人们仰慕他的为人和文章,经过他亲自指点的读书人,文章都大有进步,人们尊称他“柳柳州”,其名声不胫而走。

这两位文人不愧一身正气,被贬到偏远的地方仍然积极进取,帮助地方摆脱落后,为国为民效力。做人就要这样,在任何时候,不要气馁,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活出有意义的人生。了解他们的人生,比直接告诉学生大道理更能震撼人心。

四、刘禹锡投桃报李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贬谪经历终于结束,在返京途中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流露出诗人豪迈乐观的胸怀。花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使其得以问世,并收养了柳宗元的一个儿子。可以说没有刘禹锡,也就没有柳宗元文集的刊行于世。《江雪》《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经典美文,可能也会消逝在远古的天空,不为世人所见,无法被今人吟咏和传唱。

结束流放生涯的刘禹锡仍是大胆地坚持自己的政见,虽然现实残酷而黑暗,但他仍发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雄壮之言,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为早年参加的革新辩护,为王叔文恢复名誉,表明他至死不渝的志节。

就这样,一堂课里,我把这两位诗人的经历及成就融合到一起,学生为刘禹锡不屈不挠的傲骨而感慨,为柳宗元对朋友的真挚情谊而感动,学生在他们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叫真挚的友谊,什么是高贵的品格,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由此观之,语文课上进行主题资源的整合学习,在初中阶段是十分必要的。

[责任编辑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贬谪作品刘禹锡
苏轼的贬谪生活
赏牡丹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刘禹锡与《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