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2016-06-14 22:44薛汝平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薛汝平

摘 要: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阵地。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强调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切实使师生双向交流、互动,发挥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使自己的数学课堂生趣盎然,学生的学习效果突出,这是每个教师的共同追求。

关键词:有效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0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60

课堂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所谓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要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并行,在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学会思考数学,并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相应的发展。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我认为数学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举措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进而学会学习。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课堂中让学生“说”起来

数学学习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数学思维的活动,而数学语言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学会表达事实上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因此说数学课不仅是计算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缜密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诱导学生“自己说”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习惯了听,按教师说的做这种被动学习的模式,很多学生不习惯上课自己说而是希望教师讲,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也担心说错了,可能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而心存顾虑,这既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更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学习效果较差。

既然课堂属于学生,那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来说,首先,挖掘“想说”潜能。人的最高需要是表现自我,表现自我的认知,这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要给学生说的话题,不要都完全围绕着“知识”角度展开,可以安排学生能够表达的话题,如可以就本节数学课谈学习感受、联系实践说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鼓励学生上课“敢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对于很多问题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所以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中大胆地“说”起来。

二、坚持数学课堂走向生活化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和学生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要重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能够使学生们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以致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仅仅是就知识说知识,导致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起来难度增大,事实上如果把相关的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够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也降低了学生学习、思维的难度。

(一)在生活实例中理解数学概念

当学生基本掌握概念含义后,为了丰富知识的外延促进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思维活动和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大堆实物,让学生找出哪些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或家里有哪些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这样,通过多种实例,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就充分,形成的表象就鲜明,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概括也更明朗。

(二)在课堂上加强实践活动,体会数学生活的乐趣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极低,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上。那么就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试一试,对实际事物进行实践操作。

(三)让学生走向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到一个新的知识,教师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实际生活,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数学缜密的思维打基础

数学学科必须要思维缜密,做事有条有理。而这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久而久之,才能达到目的要求。

(一)待学生做好准备后再上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像打仗一样首先要准备充分,才能够保证胜利的胜率的提升,教学也是一样。从学生学习数学第一课开始,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如何预习、如何听课、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做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榜样力量,用积极的话引导学生

训练学生的沉稳、不慌乱。比如,看到很多学生不能管住自己时,我都会这样说:“某某坐得真端正,老师真喜欢!”其他学生一听,马上也会坐好。还比如“某某读得真响亮、听得真认真,真仔细、写得真漂亮、说得真完整等”等,由于学生都有一种攀比心理,这种话说出来提醒学生,他们会很自觉,这种自觉就是一种行为习惯。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有效地组织教学,真正使学生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数学学科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会增强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良性的互动,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鹏程.以“有效教学”优化数学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

[2] 陈学武.营造快乐数学课堂引领学生有效参与[J].教育科研论坛,2009(4).

[责任编辑 金 东]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浅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