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06-14 18:50刘腾谣吴玲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粮食生产影响因素

刘腾谣+吴玲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区域结构变化明显,粮食主产区的贡献较大;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形成,生产重心向北转移;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集聚在优势的粮食产区等。研究表明:耕地资源、农业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政策等是影响粮食区域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粮食主产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30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548-04

目前,对于我国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区域变化的特点及成因等,相应学者与相关文献阐述颇多。关于粮食生产区域的变化,胡元坤强调,现阶段粮食主产区的格局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发展趋势,粮食流通出现了“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现象,粮食生产重心发生了变化,逐渐向北移动[1]。殷培红等认为,中国最大的余粮区域是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区,而南方地区逐渐成为缺粮省份,粮食调动主要是从北向南[2]。郭玮指出,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正向东北区转移,东北区、华北区农业总产值都有所增加,是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主要来源,而东南沿海、西北区、西南区的农业总产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关于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影响因素,罗万纯等认为,粮食生产区域的变化主要与耕地资源、非农收入和粮食单产水平相关,其中耕地资源的差异对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影响较大[4]。刘时东等认为,耕地面积、粮食单产是影响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粮食单产与土地利用率、地形、地貌等有关[5]。李奇峰等强调,水稻种植逐渐向东北地区集中的因素之一是灌溉面积的增加[6]。程叶青等认为,粮食生产区域的变化与农业投入、农产品价格、自然灾害、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相关,其中自然灾害、农民收入水平影响相对较弱[7]。何秀丽等认为,粮食单产是影响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影响粮食单产的因素众多,包括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施肥量等[8]。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只有深入把握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的特征,才能推动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的进程,只有深入了解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的影响因素,才能使粮食主产区更好地发展,以此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聚焦与探究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

1.1 粮食生产的区域结构变化显著,粮食主产区的贡献较大

我国将种植粮食的省份根据产量进行了划分,分为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粮食平衡区,其中13个粮食主产区是: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吉林省、内蒙古、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河南省、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黑龙江省等;7个粮食主销区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等;11个粮食平衡区是: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各区域粮食总产量贡献迥异,在2003—2013年的11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43 069.5万t增长到60 193.8万t,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全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但是各个地区对粮食总产量贡献迥异,我国粮食生产区域间及区域内部变化明显,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提高了5百分点;11个粮食平衡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下降了2.6百分点;7个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下降了2.4百分点(表1)。随着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不断攀升,粮食平衡区、粮食主销区的粮食产量在持续下降,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正在发生变化,且分化明显,粮食生产逐渐向粮食主产区聚集,同时各区域内部的粮食贡献大小不一。在13个粮食主产区中,河南省连续多年粮食总产量排名第一,但是在2011—2013年这3年中,被黑龙江省赶超,成为全国第2。从统计数据和发展趋势看,黑龙江省在未来依然具有保持较高产量名列全国第1的实力与前景。粮食总产量排名第3的山东省,近年来增长幅度不大,产量的递增不尽如人意;在粮食平衡区,西藏的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96.6万t变成了2013年的96.2万t,减少了0.4万t;在粮食主销区,除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3个地方的粮食产量增加,其余4个省(市)粮食产量都有所下降[9]。

各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粮食播种面积变化不一。从2003—2012年的粮食播种面积来看,各区域间及区域内部变化迥异: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大致呈增加趋势,10年间增加了2.6百分点,其中四川省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最少,还出现了连续4年减少现象,东北地区的种植面积在10年间持续增长,且增长幅度较大;11个粮食平衡区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在10年间下降了1.3百分点,其中重庆市、西藏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下降最为严重,重庆市仅有2年增加,西藏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则持续下降;7个粮食主销区下降了1.3百分点,除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外,其余4个主销区粮食播种面积都有所下降(表2)。

1.2 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形成,生产重心向北转移

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和粮食生产情况等因素,可以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成7个粮食生产区域,分别是东北区、晋冀鲁豫区、长江中游区、东南沿海区、京津区、西北区和西南区[10],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东北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3个地区,晋冀鲁豫区包括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河南省4个地区,长江中游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和江西省4个地区,东南沿海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和海南省6个地区,京津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2个地区,西北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地区、青海省、新疆地区和内蒙古地区6个地区,西南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地区和广西地区6个地区。

2003—2013年间,晋冀鲁豫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一直排名第1位,但是增速放缓,长江中游区、东南沿海区、西南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下降,其中西南区下降最多,晋冀鲁豫区、东北区、京津区和西北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都有相应的提高,升幅最大的是东北区(表3)。通过对区域间粮食产量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粮食生产的中心与重心正在向晋冀鲁豫区、东北区、长江中游区转移[11]。

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重一直最高的晋冀鲁豫区,近年来出现了下降现象,由2003年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重的 24.26%,降低到2012年的24.08%;东南沿海区和西南区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下降,其中西南区降幅最大,而东北区、长江中游区、京津区和西北区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比重呈上升趋势,其中东北区增幅最大(表4)。通过区域间粮食播种面积的统计数据表明,东北区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重都是增幅最大的,东北区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力正在向东北区集中。

1.3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集聚在优势的粮食产区

我国的粮食主要包括谷类、豆类和薯类,谷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供给,其中谷类又分为稻谷、小麦、玉米,本研究主要探讨谷类的种植面积(表5)。当前,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的生产区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国生产稻谷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长江中游区、西南区、东南沿海区和东北区,其中长江中游区稻谷播种面积的所占比重较大,一直维持在38.9%左右,从而保证了稻谷生产的绝对数量,东北区稻谷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持续增长。小麦的主要产区是晋冀鲁豫区、西北区、长江中游区,其中晋冀鲁豫区小麦播种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将近50%;玉米的主产区集中于晋冀鲁豫区、东北区、西北区等,数据显示,晋冀鲁豫区玉米播种面积比重呈递减趋势,而东北区的玉米播种面积比重正在不断攀升,玉米的主要生产区正在向东北区集中[12]。

总体看出,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区域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由劣势地区转向优势地区并逐步转向区域化生产的格局,从上文可以看出,晋冀鲁豫区、长江中游区和东北区将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粮食生产区[13]。

2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耕地资源的变化

粮食种植的最基本条件是要拥有土地资源,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土地资源,才能扩大各地区的粮食种植业,充分发挥地区粮食种植的潜力。2008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针对各个地区土地资源调查的数据,晋冀鲁豫区的土地资源最多,占全国的21.21%,其次是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排名第4(表6)。这几年来,随着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大部分被用在工业上,土地非农化现象严重,可以用来耕种粮食的土地越来越少。2009年国土地资源部发布了新的耕地面积数据,东北区耕地面积增加到2 801.59万 hm2,比重上升了3.07百分点,耕地面积排名全国第1,而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区,耕地面积下降了41.5万 hm2,根据各地区土地资源拥有量不难看出,粮食生产区域正在向土地资源较多的区域转移,这也不难解释我国粮食“北粮南运”“中粮西运”和粮食生产重心逐渐向北转移的现象[14]。

2.2 农业投入的增减

农业投入的增减也是粮食生产区域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增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农业。农业投入主要包括农机、化肥等方面,本研究主要对农机拥有量和化肥施用量进行探讨,发现东北区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003年的4 580.6万 kW增加到2012年的9 634.5万 kW,增幅显著,高达110%,与长江中游区相同,是7个区域中最多的;东北区化肥施用量增幅虽然不是最大,但也名列各区域的前茅(表7)。数据表明,粮食生产正在向农业投入增加的区域聚集,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呈现出北上的趋势,东北区域、长江中游区将变为我国的粮食主要生产区域[15]。

2.3 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

水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必要条件,有充足的水资源才能保证粮食的稳定发展,因此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与有效灌溉面积的变化呈正相关。东北地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从2003年的 516.99万hm2 上升到2012年的832.72万hm2,增加了315.73万hm2,增幅达到了61%,在7个区域中增幅最大(表8)。当前,粮食生产区域随着东北区有效灌溉面积的稳步增加而逐渐向东北区转移。

2.4 农业政策的调整

2004年至今,国家针对“三农”问题下发了11个“一号文件”,可以看出我国对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农业问题中,如何保证国民口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更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对粮食种植有相应的支持政策。首先,实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资综合直补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益。其次,2006年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减免农业税的目标,减轻了农民的种粮负担,扶持了我国农业发展,表明我国进一步提高农业地位的迫切愿望。最后,国家制定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对农业风险的防范、奖励产粮大省等。国家制定的粮食补贴和惠农政策等指向明晰、精准,直接针对产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补贴粮食主产区,促使粮食生产大省更加集中化,演变成聚集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更加明显。

3 结论

从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这一划分来看,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趋势是逐渐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这表明粮食主产区的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层面的意义与地位显著提升;在粮食主产区内部,划分为7个粮食产区并对其进行分析,粮食生产区域的大体变化趋势和具体的变化方向得以体现,粮食主产区的区域变化呈逐渐北上的趋势,东北粮食主产区的发展将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研究表明,在粮食主产区聚集区域,耕地资源、农业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政策等是影响粮食主产区区域变化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胡元坤. 北粮南运 中粮西运 中国粮食生产“重心”正在发生变化[J]. 农家之友,2007(11):11.

[2]殷培红,方修琦,田 青,等. 21世纪初中国主要余粮区的空间格局特征[J]. 地理学报,2006,61(2):190-198.

[3]郭 玮.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J]. 调研世界,2000(1):32-34,37.

[4]罗万纯,陈永福.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05(6):156.

[5]刘时东,陈印军,方琳娜.东北三省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1):44-49.

[6]李奇峰,陈 阜,李玉义,等.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5):340-343.

[7]程叶青,张平宇.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J]. 地理科学,2005,25(5):513-520.

[8]何秀丽,张平宇,刘文新. 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5):360-363.

[9]郑有贵,邝婵娟,焦红坡. 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演变成因的探讨——兼南北方两个区域粮食生产发展优势和消费比较[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99-106,162.

[10]汪希成,徐 芳. 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与政策建议[J]. 财经科学,2012(4):80-88.

[11]黄爱军.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趋势探讨[J]. 农业经济问题,1995(2):20-23.

[12]李立军,褚庆全,胡志全,等.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变化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34-339.

[13]马晓河,蓝海涛.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76-178.

[14]王介勇,刘彦随. 1990年至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J]. 资源科学,2009,31(7):1188-1194.

[15]程叶青. 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动因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9):1541-1549.朱嘉麒,何 军. 社会资本异质条件下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研究——基于干预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552-556.

猜你喜欢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
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江西省粮食安全中的涉农财政金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