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问题

2016-06-16 16:16沈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操作能力

沈兰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高一新生化学实验课的巡视和观察,发现高一新生在化学实验仪器、药品的取用和实验程序等方面都存在不规范、不正确和不安全的操作状况。作为高中化学教师理应直面新生化学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正确辅导和训练高一新生进行规范、科学的化学实验,提升操作能力是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的关键。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 实验衔接 操作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陇南市2015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文县初高中化学衔接的调查与研究》,课题批准号:LN(2015)1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75-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实验是科学之父。古人云,“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可见化学实验在化学这门学科中的重要性。

在化学科学研究中,化学实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高中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上好实验课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重视实验,讲究科学理念,训练和培养学生规范、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在化学教材的编写中,许多原理的引入,现象的分析,正确结论的得出都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现在的高中课本中设计了许多探究性实验,而这些实验都是要通过学生的实践、观察、分析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某种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它的主要化学反应和这些化学反应的原理等知识内容。

查看近几年高考试题,化学实验题是必考题型,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解答它的方法还是平时学习的点点滴滴,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厚积而后薄发”。教师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观察、思考才能为今后新的升学和创新实验设计打下基础。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学生想靠死记硬背化学知识解答此题比较困难,因为现在出现的一些物质,学生在教材上从未见过,它可能是有机物,也可能是无机物,但是实验原理是相通的,然而高考考查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解答化学实验的基本问题和方法。所以,训练和培养高中学生化学实验规范科学的操作能力和思维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从初中过渡到高中阶段的高一新生,在运用实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显得尤为不足。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要尽快训练和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规范科学的操作能力,并将初中化学实验和高中化学实验尽快衔接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顺利的从初中化学阶段过渡到高中化学阶段,为日后更深入,更好的学习化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化学课第一章就是要求学生《从实验学化学》,可见新教材特别注重初中升入高中学生化学实验的衔接问题。在开篇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就是从实验室注意安全事项入手,提醒学生实验的规则、安全措施和基本操作方法。这说明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开始呀!有人说实验室和发明是两个密切关系的名词,没有实验室,自然科学就会枯萎,科学家一旦离开实验室,就变成了战场上缴械的战士。虽然我的学生未来不一定都成为大科学家,但我坚信学生走进高中化学实验室的今天,或许就是开启未来科学家的时刻!

我在高中一年级第一节课新安排学生做的第一个实验是粗盐的提纯。因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枰的使用、过滤和蒸发等化学实验操作方法,故这个实验就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既可以复习初中的知识,同时又降低了实验的难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例如分离操作,粗盐经溶解,过滤后所得的并不只有氯化钠,还可能溶解有其他杂质,这些杂质又怎样进一步检验和除去,这样安排的目的,当是有利于高一新生尽快地从初中已有的经验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更高级的学习阶段。

于是,我把高一新生安排进了化学实验室,以两个学生为一小组,要求他俩进行了粗盐提纯的实验探究。按常理来说,天枰的使用、过滤的方法、漏斗的正确使用、玻璃棒的使用、量筒的使用、酒精灯的正确使用等都是初中阶段必考的知识点,学生经过高中升学考试的选拔,这些化学基础知识都能正确地回答在考试卷上,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化学实验和仪器使用、药品取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不正确、不安全的操作隐患。例如有的学生在称量粗盐时用手直接拿捏砝码,有的学生直接用量筒来溶解粗盐,还有的学生直接用玻璃棒在量筒中搅拌,面对高中学生化学实验不规范的错误操作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可是,如果不安排学生亲自做这个化学实验的机会,作为老师的我也不可能发现高中学生竟然会发生这样的错误操作,学生也不会意识到他们操作的错误。或许学生在考卷的正确选项中是对的,只是因为学生没有实践过,而在实际操作中一急一忙,随便惯了便成了自然,就会发生这样的低级错误。

经调查,造成高一新生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乡村初级中学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学硬件的配置比较差,加之化学实验仪器、药品的购置经费比较紧张,教师的演示实验受条件制约,更谈不上学生做实验了。据一位乡镇初级中学老化学教师说,乡镇初级中学化学课,由于没有化学实验仪器,他们就用生活物品替代实验仪器给学生做演示实验,至今他的胳膊上还留有当年作演示实验留下的疤痕。所以,乡村初中学生都是在化学课本上见过实验仪器,并没有亲身实验操作过。尽管学生在升学试卷上答对了,那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一旦升入高中,当他们初到实验室实际操作化学仪器和药品时,因缺乏科学使用的安全理念,加之对实验仪器、药品没有真实的接触过,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有些乡镇的初级中学,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虽然配备了部分化学实验仪器和药品,但一些教师害怕麻烦,仅仅是在课堂上简单演示一下或放映多媒体视频,学生们从未自己动手实践过。所以,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却问题百出。

对此,高中新学年的第一节化学课,我特地安排实验课,既是高中新生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初中的复习课和补差课。这节课不仅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而且我也借此机会顺利解决了初中和高中化学实验的衔接问题。只有把初高中化学实验衔接好,才能对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针对一部分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我采取了补短板的做法,首先在讲台上反复演示,细心讲解,对于一些注意事项特别强调,然后再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实验。与此同时,我在学生做实验时积极巡视,对于实验有困难的学生,我又在实验现场给予耐心指导和单独辅导,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操作能力
在“做中学”中“做数学”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基于职业岗位的数控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
加强口腔技能竞赛, 提高学生实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