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校园听钟声

2016-06-16 10:11吴锦梦
大学生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敲钟长汀厦大

吴锦梦

一九九〇年,当时还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生的高晓松到厦门﹁体验生活﹂,住在厦大学生宿舍楼的楼梯口,

混迹于校园的﹁校中村﹂东边社(现已拆除)。在厦大,高晓松写出了后来广为传唱的《同桌的你》、《冬季校园》,

他把在厦大的经历写入歌中:﹁你说每当你回头看夕阳红/每当你又听到晚钟、

从前的点点滴滴会涌起/在你来不及难过的心里。﹂歌中的﹁晚钟﹂就来源于厦大的报时大铁钟。

钟声唤我

每个工作日早上6时25分,老戴穿戴整齐,走过建南大礼堂,爬上18阶65度左右陡峭的铁梯架,走到四楼天台的铁钟旁。天台并不大,长宽都只有七八步,铺着红色的地砖,四周围着矮矮的石栏杆。钟挂在一个用铁杆支起来的棚下面,当中悬着一个敲钟的大铁球。一根尼龙绳一头拴在钟里的铁球上,一头握在老戴手里。

老戴一边牵着绳子,一边紧盯着另一只手上的手表,等到6时30分,他拉起尼龙绳,“咚、咚咚……”厚重深沉而又充满节奏的钟声顿时响彻校园。

我很久没有意识到原来每天陪伴我们上下课的声音是不是电子铃声,而是手敲的钟声。因为感觉钟声就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像空气一样在我们身边,却不会引起人过分的注意。钟声深厚悠远,在耳边淡淡地回响着,不像电铃发出刺耳的声音。

“母校的钟声悠悠不断,隔着一排相思树,淡定的雨雾,从四十年代的尽头传来,恍惚在唤我,逃学的旧生,骑着当日年少的跑车,去白墙红瓦的囊萤楼上课。”曾于1948年在厦门大学外语系求学的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浪子回头》里这样回忆他脑海中的厦大钟声。

厦门大学自1921年建立之初就用钟声来提示上下课等时间,从早上6点30分到傍晚18点20分,每天19次。95年来,悠扬的钟声一直陪伴着厦大学生的成长。

自厦大钟声诞生起,就成为厦大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份传统跨越岁月风雨延续至今,就算在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也未曾断绝。

因为以前了解过厦大校史,我知道在抗战时期厦大举校迁往长汀(位于福建省),那个特殊的时期厦大还坚持敲钟吗?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老师回答过这个问题:是的。而且钟声还是那一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潘懋元老师是厦大的教授,从1941年开始在长汀求学,1945年毕业于厦大教育系。据潘懋元老师回顾,当时长汀是抗日的小后方,1937年萨本栋校长主持厦门大学迁来长汀,直到1945年都作为厦门大学的临时校址。校址所在的长汀县城区位于虎背山南麓边,厦门大学的校钟就挂在虎背山脊高五六十米的北极阁上。

每当厦大洪亮的钟声响起,整个长汀县城都可以听到。抗战八年,不仅厦大人按照钟声作息,长汀县城居民也都习惯于根据钟声生活。潘先生曾说:“钟声浮现于艰难而美好的大学生活的回忆中。我当年所写的一首朗诵诗就有这样的句子:虎背上的松涛,北极阁的钟声。”

敲钟人

厦大钟声的延续离不开坚持的敲钟人,每天到底是怎样的人在为厦大学子敲钟呢?现在负责敲钟工作的是来自漳州的黄坤贤和胡桂鑫夫妻俩,与前一任敲钟人老戴(戴阿振)是老朋友。老戴2003年来到厦大,专职敲钟工作,一直到2009年因病辞去工作时,6年时间内不仅从没误过点,还自创了一套敲钟的方法。

早晨学生都在睡梦中,敲钟不能聒噪,“起床钟要敲得久,但不能急,要来叫醒学生而不是惊醒,一般要花1分多钟。”预备钟、上课、下课的钟声又有区别,预备钟是一长两短的组合,‘咚,咚咚,“上课敲18下,短促,下课敲14下,节奏快些,敲25秒,时间不能太长,不然会占用师生其他时间。”

“时间是学生最看重的,钟声必须准时不能马虎。”所以据说老戴以前除了敲钟,还有两件事是每天必做的,一是看晚上七点的新闻联播,以便让自己的手表精确到秒;第二就是经常性看表,这是他的“职业病”,就怕误了敲钟的时间。

2009年黄师傅与妻子共同接手敲钟工作,夫妻两人轮流敲钟。黄师傅和老戴一样,每天都要对三次表,桌前还备有小闹钟,墙上还贴着时间表,详细地记录着自己的工作职责。黄师傅因敲钟时常不戴耳塞,导致轻微耳背,因此敲钟工作现多由妻子来负责。

南方多雨,尤其是遇到雷雨天的时候,瓢泼大雨打在脸上简直让人睁不开眼睛。黄师傅坦言,天气让人发憷,但整个学校都要依靠钟声来辨识时间。

钟声依旧

95年来,厦大的钟声曾在不同的地方响起过,校钟也被换过多次,但无论空间如何流转,岁月怎样变迁,钟声依旧。

最早的那口大钟是校主陈嘉庚在1919年的冬天,在他的老家集美打造而成的。如今正在使用的钟,是2001年厦大八十周年校庆时所铸造的,是一口厚重的黑色铁钟,钟面上雕有“厦门大学”字样以及它被铸成的日期“2001年4月6日”。

厦大副校长邬大光与钟声有不解之缘。1987年5月,他怀揣梦想来到厦大参加博士生考试,当时住在大南校门口的招待所内,每天早晨都是南普陀的钟声先把他唤醒,再在厦大钟声的指引下到图书馆查阅与复习。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校园钟声的美妙和动听。2015年,邬大光教授还在厦大开设过人文大讲堂系列课程中以“大学的钟声”为题举办了讲座,列举了清华大学闻亭、剑桥大学教堂等大量中外著名大学校园“钟声”的故事。“教堂的钟声与骑士的马蹄声构成了中世纪大学的主旋律。”这是西方学者对中世纪大学的经典描绘。邬教授认为,大学“钟声”实用功能已不断减退乃至消失,其象征意义早浮现出来:校园钟声超越了功利,给人以精神启蒙、心灵净化、思想警响,是大学精神、大学之道的象征。

难道从来没人认为钟声老旧,建议过要将钟声换成电铃吗?郑宏老师长期从事校史研究,他说:“厦大此前讨论过这个问题,有的人觉得钟声传得不够远,建议换成电子铃声,但是许多老校友都表示反对。因为母校就像是我们的故乡,如果我们回到这里,发现熟悉的东西都没有了,那么对母校的依恋和归属感就会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徐玲玲

猜你喜欢
敲钟长汀厦大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荆楚老乡敲钟忙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经过30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如今的长汀满目苍翠。
上世纪80年代的长汀
敲钟的速度
执此长情
“厦大”印象
敲钟祈愿
福建长汀:创新推进基层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