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欧洲应视北京为关键伙伴

2016-06-17 07:44
环球时报 2016-06-17
关键词:维和恐怖主义非洲

英国欧洲对外关系协会网站6月15日文章,原题:进入非洲:中国的全球安全转变目前,中国已开始在非洲充当新的军事角色,谋求提升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大国形象。欧洲应抓住机会与之进行合作。

“进入非洲:中国的全球安全转变”报告认为,数十年来,中国一直隐身于不干涉辞令的背后。如今,北京的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出于两个动机:希望塑造全球良好公民的形象;希望保护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利益——投资和那里众多中国公民的安全。

近年来,中国首次派出战斗部队到南苏丹和马里等危险环境里执行维和,还开始建首个海外军事基地,并加大打击恐怖主义。

有人质疑中国的动机。维和可被用来收集外军情报、保护中国的能源设施或者获得军队实战经验。北京对军售、军援“不附带条件”的做法,会削弱民主和人权价值观。同时,中国的维和部队也存在一些不足。

尽管存在这些质疑,中国在非洲的安全活动对欧洲仍是一个机遇。欧洲国家越来越把维和视为解决非洲恐怖主义和大规模移民源头的一种途径,中国在这方面将是关键伙伴。

在非洲安全问题上,欧洲应更密切地对华合作,在军事援助的关键原则——民间监督、尊重人权和武器交易透明——上建立共识。若中国在非洲的做法加剧资源竞争或腐败时,欧洲也应在国际论坛上毫不迟疑地挑战北京。

报告作者说,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由来已久,如今的新现象是安全活动。但问题是,中国充当的角色在多大程度上将局限于国家安全利益的狭隘定义,又在多大程度上会超越局限,提升其作为对全球稳定作贡献的大国形象。”

“这对西方是新挑战,抑或安全合作的机遇?欧洲越来越把联合国行动视为解决恐怖主义和大规模移民流入两大威胁的一种方法。在非洲,数量日多的中国和欧洲军队,为促进双方日常更密切的合作创造了机会。”▲(作者理查德·高恩等,陈俊安译)

猜你喜欢
维和恐怖主义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恐怖主义”法律定义的合理程序
向维和英雄致敬
海外维和
观点
海外维和步步惊心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
国家实施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