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6-17 19:19杨鹏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课标英语课程语音

杨鹏

摘 要:英语教学已经在我国小学阶段全面展开,且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受到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肯定。但是,由于办学条件和教师业务水平的限制,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师语音面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在全面分析以上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壮大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健全评价机制、开设第二课堂以及开通交流平台等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23-02

英语课程全面纳入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的教育体系已经十四年了。在这十四年里,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一直在不断进行摸索与创新。然而事物发展的过程必然会产生各种困难与不足,正确认识教学中的不足,才能有改善教学状况,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

201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从四个方面明确阐述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即: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知,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涵盖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五大方面的内容,旨在全方位突显“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这一课程定位。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应当切实以实现《课标》所制定的教学任务为中心。理性分析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总地来说,以下几方面不足比较突出。

1.教师语音面貌不够优美

《课标》指出“小学阶段正处于发展接近英语本族语语音的最佳时期”。对于外语学习来讲,这一时期是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形成良好的语音意识起着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在二三线城市,小学英语教师的入职门槛不高,大专毕业即可。专业与教学不一致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以河南省某地级市市区内的实验小学为例,该校共有六名英语教师,只有一名代课教师是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的,其他教师的教育背景均为大专非英语专业。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英语语音训练,小学教师的语音面貌呈现出发音不准、节奏不科学、语调方言化等诸多特点。

2.教学内容忽视语音知识

不同于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是语调语言,英语语调在交际过程中有传递信息、交际功能、句法功能、表达情绪等意义和功能。具有较好语调意识的英语学习者,能够正确使用重音、调型、调式和音高表达信息和情感,也能够准确捕捉说话者语言符号之外的语调中所负载的信息和情感,从而实现交际的有效性和得体性。然而,小学英语课堂往往以单词和对话为教学全部内容,忽视了语调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语调意识的培养不够。

3.课堂教学模式传统保守

小学英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其内容包含英语语言和文化,且以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小学生群体正处于海绵式吸收性学习的最佳时期,且天性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我,因此,小学英语课堂应当充分运用听说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为主,创造贴近现实交际的语境,给予小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里,不少教师因为缺少专业的职前教育,入职后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分析不足,在课堂教学中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采用传统的“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听写单词、背诵课文”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压抑了小学生的天性,也有悖于二语习得的特點和规律,容易形成单调沉闷的教学氛围。

4.课程评价方式不能全面体现《课标》

《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要通过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但是实际上,小学英语课程考核大多还是采取了传统的笔试形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一方面不符合《课标》的要求,不能全面体现英语教学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也容易给学生造成学习重点的错误导向。

5.师生关系比较疏远

目前,在我国很多小学存在以下现状:一是班级人数过多,通常在40~60名之间;二是英语教师配备不足,师生比过低。一名英语教师不得不同时教授好几个班级。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教师很难在课堂内外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关心,甚至还出现老师教了一学期也不能喊出学生名字的情况。这种疏远的师生关系非常不利于学生情感诉求的满足,更不利于教师真实了解教学效果。

三、改善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既是客观条件限制的结果,也是教师本人专业及业务能力有限的表现。为此,改善小学英语教学,应当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着手。

1.壮大教师队伍

关于英语教师的配备,一方面需要学校管理部门足够重视师资不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局给予大力的行政支持。在制定每年的教师招聘计划时,适当向英语学科倾斜;同时,通过适当提高待遇的方式吸引本科及以上的英语专业的人才。

2.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要重视对现有的教师资源的在岗培训。分批选派教师进行研修、聘请英语教育专家进行讲座、为教师们创造校际间的交流与互动机会等都能够促进教师专业也业务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应当重视自我教育,利用开放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语言、文化、文学、跨文化交际等各全方面素养的提升。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条件允许的学校,利用教室配备的现代教学设备,如电脑展台等进行声画的辅助教学,可以大大弥补本土英语教师相对于本族语者在语音面貌方面的不足。例如,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跟读课文是必要环节,此时可以让教材配套的音频替代教师来充当领读者,而教师做好“监控者”的角色,对学生跟读过程中出现的发音、重读、调型、停顿、音高等语音语调偏误进行纠正。

4.建健全评价机制

在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应当摆脱单一的书面测试的方式,酌情加入口试,且将结果计入最终成绩。教师应当重视口试所反映出的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语音方面的问题,在后续教学中加大教学指导力度,让反馈测试真正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

5.开设第二课堂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时相对较少,组织丰富有趣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弥补有限的课堂无法全面实现的语调教学。英文话剧社、英文朗诵社、英文模仿社、英文配音社、英语视听课堂、英文歌曲学唱课堂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音面貌,也有利于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关系。

6.开通交流平台

当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发展迅速,使得人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但更大程度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交流沟通的成本也大幅降低。这就为创建师生交流的平台提供了可行的技术保障。一方面,在校内,可以设置固定的英语辅导时间,鼓励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去与教师交流英语学习或英语学习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校外,教師可以向学生家长公布手机号以外的微信、QQ、微博等普及率较高的即时通讯方式,以方便学生随时与教师沟通。

四、结语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小学管理部门和英语教师本人一定要重视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克服困难,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实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慧迎.小学英语听说能力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导刊,2013(11).

[2]傅冰玲.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与研究[J]. 英语教师,2011(7).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课标英语课程语音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