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一学生文言文能力的培养

2016-06-17 19:19王秀娟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文言课外文言文

王秀娟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32-01

研究初一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一年了,这其中有苦也有甜,有失也有得。下面我将对这一学年的课题研究进行总结。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是初中生一项基本的阅读能力。然而初一新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感到陌生,又毫无功底可言;文言文距离我们时代久远,语言环境又不一样,学习起来会感到头疼,教师教起来也很棘手。所以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提高初一新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对初一新生、文言文文体特点、教师的研究,使得在学习初一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以最终达到初一学生不害怕文言文,乐于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激发初一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并能培养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在形成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之后,慢慢培养起学生积累重点字词的习惯,能翻译简单句子。并最终通过研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保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了解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首先是通过平时文言文练习与测验、考试等检测手段以及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刚升入初一时的文言文水平进行简单的了解。

(二)形成完整有效的教学思路。

在教学思路上,我主张形成这样一种教学形式,分三步走:积累、方法、训练。

第一步,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可以通过读、听、说、诵等方法。

第二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提倡学生多积累文言现象。这种积累主要来自于我们学过的文言课文,当然也可以包括做过的文言练习。积累多了,学生视野开阔了,见识广了,起码就能克服心理上害怕的因素了。

第三步,授之以渔。我们的学生是没有机会得到方法的指导的,只有我们教师有了这个意识才能把学生无序的学习活动有序地组织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见到效率。熟能生巧。

(三)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

导读为先,引导预习。 大纲中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根据要求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的方法。在学习文言文之前,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勾出不懂得的生字、词和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要尝试自己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将自己在理解中的难句找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并确定文章想要表达的中心。坚持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阅读习惯。

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文章的重难点以及不懂的地方,尝试解决,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这一环节,既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并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便有的放矢。

立足课堂,拓展延伸。 课堂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只把目光放在课堂教学上是不行的,我们还要把课堂的知识带到课外,做到内外的结合,找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文言文语段,自读自学,并给他们适当讲解,既提升兴趣又增加知识。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迁移能力,又复习了已学知识。学生的潜能也就能得到开发。

(四)具体工作如下:

1、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把自学中梳理出来的问题一一提出来,先由小组讨论,讨论不出来再进行全班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做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文言课课练。这个学期我们专门做了一个“文言课课练”的项目,每2-3天就做一篇简短的故事性强的小文言文,让大家在积累字词、提高文言能力的同时,读一下小故事,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3、课外文言文小故事阅读。从搜集、查找的资料里面精选了100多篇简短的故事性强的文言小故事,先由学生自己预习,找出重点的实虚词和重点句子,并批注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地方,最后拿到课堂上小组讨论,选出有难度的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每周都研讨5篇左右,通过研讨,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积累更多的文言字词,提高了大家的文言能力,也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了文言文。

4、文言整理本的建立。根据陈老师的建议,配合我们的课外文言小故事阅读,让每个学生都建立了文言整理本,将每篇课外文言文的原文、重点字词和句子以及文章的理解还有疑难的地方进行分类整理,积累掌握,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经过努力,我们颇有收获:

第一,大部分学生熟悉了做文言文阅读题要掌握的文言现象。

如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直译与意译等。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了解这些文言现象,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第二,学生掌握了部分积累文言现象的方法。

方法有死也有活,但一般都是由死到活。语言的学习,还是需要背诵很多东西,积累很多东西。而这些背诵学生是不愿意主动去完成的,必须在老师的严厉的督促下完成的,而且只背诵还不够,还必须要让学生动笔,每学完一篇文章,都要求大家整理在文言整理本上,每个同学的整理完成后,动员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把各自在归纳总结中学到的规律互相交流,这样就有可能事半功倍。

第三,学生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本学期我们做过了大量的文言文小故事如《欧阳修苦读》《师旷论学》《凿壁借光》等,学生初读能基本上读懂大意。

有付出才会有回报。经过一年的努力,大部分学生不再惧怕文言文,文言整理本也基本成型。但在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自己需要进行多方位的理论学习,其次要多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再次文言学习的方法要不断拓展,如在课堂上将文言文改成课本剧进行展演等是我下一步需要重点探讨的方法。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沣水中学)

猜你喜欢
文言课外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