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6-06-17 04:09吴韩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吴韩

摘 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本文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的资料,从新媒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针对新时期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当下青少年的心理和思维方式,试图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87-01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来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纲领性规划,这不仅能够帮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程不断的向前推进,还使得高校本身在国家的方针与政策指导下,更好的根据自身特点设定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想政治教育,将普遍性和独特性相结合,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成绩。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一部分社会群体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或者先进的政治观点,以及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作用的条件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不能够很好的去适应新环境下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这里所说的新环境,指的是相对于传统环境而言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所改变的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生存环境。在这种新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表现的更为活跃,但是传统政治观念在学生心中的思想根基却不够牢靠;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显得更为灵活,社交网络成为他们交流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新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也更加容易去接受灵活多变的,富有新意和开拓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所以,如何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变得更加灵活和富有生命力,能够跟上新环境下的社会发展进程,并且能够更加普遍的被各大高校的大学生所接受,是本文的研究的重点内容。

为了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应新环境,就必须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披上新环境的外衣。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走上尝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传播的道路,比如,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一些必修课程的比重逐渐降低,选修课程的比例稍微提高,从而减少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消极情绪,同时为选修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备一些优秀的教师,通过高效的讲解让学生们主动进入课堂,同时通过病毒式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想要得到这些课程资源,完成从课程资源过剩到课程资源供不应求的转变,契合新环境下受众的“求珍”心理,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的是避免盲目的减少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比重,过分增加选修课比重,导致顾此失彼。这里要重点说明的说,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重都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必须坚持必修课占比重大的原则,否则一味盲目的去迎合学生的口味,只会失去教育的本来目的,导致大学生失去求知的兴趣和动力,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课堂之外,在高校的文化活动中,也处处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比如2015年6月,武汉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演讲,“只炫耀‘车技 忘记目标”、“满嘴口号却没落地”等是他的演讲主题,这一看起来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背道而驰的演讲却获得了现场雷鸣般的掌声,而之后的“价值体系不是课程”、“老师是榜样”等言论也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这正是学校领导者的智慧,并不是一味的灌输,推崇思想正是教育,而是针砭时弊,先讲学生们关心的问题客观,公正的提出,在获得了学生们的认可之后再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变得更加容易被接受;2015年9月3日,黑龙江大学组织了新生着军训服装集体观看阅兵式的活动,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而言,是一个严肃,庄重,同时又富有新意的一次活动,很好地将新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结合,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除此之外,还有高校开展了“‘我和国旗合个影爱国摄影大赛”,“‘三行家书网络诗比赛”等一系列依托于网络环境的新形式活动,这些活动的本质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环境相结合,得到的是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更加容易被接受。也有一些学校反其道而行,推动起最为简单直接也最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2016年秋季学期,就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黑板报布置活动,在以网络环境为主导的新环境下,黑板报并不与其相得益彰,甚至显得非常陈旧,但正是这种陈旧,吸引了广大学生的注意,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归根结底,无论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依附于新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让高校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所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成功了吸引大学生的兴趣,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但在一味地迎合大学生的兴趣和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高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牛志平.关于如何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J].决策与信息,2013(11).

[2]孟凡琦,杨庆坤.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华章,2012(4).

[3]叶志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