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6-06-17 07:43段春艳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

段春艳

摘 要:本文结合微课的特点构建了微课导学教学模式,通过微课导学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作用分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教师实现差异化教学。将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导学;教学模式;高职汽车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44-01

一、微课的定义与特点

微课即微课程(Micro Courses),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次提出。David Penrose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广泛应用于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对学生而言,可以更好的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我国,自2011年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以来[1],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就以“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2]。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在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组织了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自此,微课正式进入中国教育界视野。

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等)和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3]。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4]。

二、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之前曾出现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在课前先进行视频学习,自主练习,提出问题。在课中,教师通过创设环境、答疑解惑的方式使学生协作学习、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反馈评价,成果交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微课只运用于学生课前和课中的学习。然而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恢复记忆,将短时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以巩固所学知识。因此将微课贯穿应用于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中的微课导学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日益显出其重要性。

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最早是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王同聚提出的,主要用在实操型课程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教学环节中。利用“微课”视频和“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提出问题、任务展示、总结提炼等方式学习新知识,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分组协作、答疑解惑、跟踪引导和评价反馈等方式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微课导学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5]。它在整个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环节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

由于高职汽车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较强的理解力,加上学生的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课程学习效果欠佳,通过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有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1、微课导学的课前引导。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分析,除了要制作传统的教案和课件以外,还要制作与之相对应的微课视频和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利用微课视频实现导学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新课内容,提前了解上课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记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

2、微课导学的课中指导。在课中,教师创设情境,布置任务,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分工合作。教师的重点不再是“唱独角戏”式的知识传授,而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及时反馈与评价;学生则是通过自主学习和分工合作相结合,将知识内化,形成技能、强化学习兴趣。针对学习过程中有些难点、疑点、易混淆点、易错点,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借助微课视频边看演示边操作,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反复操作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则可以请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找到问题的根本。

3、微课导学的课后辅导。在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和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反思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学生对没有完全掌握的内容,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进行复习,以强化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可以说微课视频是学生的家庭教师、贴身保镖。

四、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将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有机的整合,充分体现了导学一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于我院汽车专业学生,对比于没有应用此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

2、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不同的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在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微时代背景下它将成为职业教育新型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0.

[5]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2-117.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三元重叠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