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听障生图书流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6-06-17 10:35张思思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张思思

摘 要: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对其高职听障大学生借还图书馆资源过程中的调查,分析出心理障碍因素、对图书馆细则模糊、听障大学生与馆员手语沟通交流困难等问题普遍存在于图书流通过程中。基于这些困难和问题上认为高校及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调整内外因素;开展全方位的无障碍培训讲座;结合实际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等举措,切实打造有学院特色的图书流通服务。

关键词:高职听障生;图书流通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N9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54-02

随着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应用冲击着图书流通服务能力的改进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流通服务工作正向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方向迈进。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触动下,各地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为残疾人读者的服务政策、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也在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中。

一、浙江特殊职业教育学院图书馆现状调查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是一所培养聋人、盲人为主的残疾人高级技能人才和服务于残疾人事业的专门人才院校,因而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有听障生、视障生和肢残等,其中高职听障大学生对图书的借阅量尤为明显:一方面学校有限的教材不能满足学生专业课的课外资料,同时学生在上课时以及采风写生时所需的素材也是大量的,不能仅限于教材或者教师提供的某些资料,他们必须从图书馆中借阅多方面的素材;另一方面听障生自身对图书也有不同的需求,但在图书流通过程中发现他们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导致图书馆的图书借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因此,笔者专门做了针对高职听障大学生在图书流通过程中的调查,分析发现听障生的心理障碍因素,对图书馆细则模糊,与图书馆员沟通交流困难等因素普遍存在于流通过程中,从而探索切实有效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对策,打造有学院特色的图书流通服务。

二、高职听障生图书流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听障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因素影响图书流通

听障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限制了他们对世界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无法像正常学生一样通过语言和图书馆员自由沟通,而且他们常常都有多疑,敏感,自卑的心里特征,部分学生甚至会出现性格偏激的情况。比如说有部分听障生到图书馆时表现地格外慌乱,不知从何处,以何种方法以及借用何种检索工具查找到自己的图书资料,在图书室里查找半天未果却仍旧像无头苍蝇一样继续碰壁,他们始终不愿意到流通台向图书馆员询问如何进行图书信息的检索。在对此类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是因为害羞、尴尬、胆怯等心理因素不愿意正面和馆员沟通和交流,更不愿意深入咨询有关图书信息的查询和借还服务。这样在图书流通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错借错还等现象。

(二)高职听障大学生对图书馆细则模糊

每个高校图书馆都有自己相应的图书馆细则或者守则,我馆当然也制定了相关的图书细则和图书借还指南并在每一新学期将其发放给各个班级。但问题是在流通服务过程中仍发现听障生对图书馆细则不明,常出现违反图书馆细则,指南效果也欠佳,听障生仍无法根据说明进行书籍的查阅等现象。当学生被问及是否知道图书馆借还细则时,大部分都是摇头示意,这也使流通服务进入滞后阶段。

(三)高职听障生和图书馆员沟通困难

手语是听障生和图书馆员进行沟通的桥梁。一方面高职听障生来自更省、市、区,在高职以下学习阶段时未曾系统学习中国手语,大部分都是打地方手语,而图书馆员学习的是中国手语,有别于地方手语,这就像普通话和方言一样,有着本质的区别,却无法从根本上融合两者。另一方面,图书馆员对手语的熟悉度不像教师那样运用自如,在有限的范围内,只能掌握本领域内相应的中国手语手势。在图书流通服务中,听障生喜欢用地方手语向馆员询问图书信息,这也就难免降低了流通服务水平。

三、提高图书馆流通服务水平的对策

(一)积极调整内外因素,创设良好的氛围,帮助听障生提高心理健康发展

1.了解高职听障生的心理需求。事情的发展是有因果关系的,急需查明听障生在图书流通时为何会出现害羞、胆怯等心理障碍。听障生在上课回答教师问题时会出现胆怯心理,这情有可原,但是为何在图书借还这种普通的交流上还会出现这种心理障碍。是因为每个个体性格不同还是图书流通的外界因素引起此种不适应。只有真正了解到听障生的内心需求,流通服务水平才能打好坚实的基础,更上一层楼。

2.建立良好的流通氛围。特殊教育学院的图书馆比起其他高校的图书馆来得更加“安静”,是因为它拥有特殊的读者群,在这么安静的环境下进行良好的图书借还表现地尤为重要。试想下每个听障生在看到馆员们的微笑时是否就会忘记了胆怯,更加有亲近感,这样良好的流通氛围有效地消除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3.学院开展校园文化读书节。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样能促进培养听障生心理健康成长,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读书节能培养听障生积极向上的读书风貌、乐观的生活态度,许多负面情绪可在活动中得到排解与宣泄。

(二)开展全方位的无障碍培训,制定特色图书馆细则,改进宣传方式方法

1. 开展全方位的无障碍培训讲座。每学期图书馆可开展针对高职听障生的专门培训讲座,及时指出流通中易出现的重点和难点,现场演示完毕后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听障生可快速检索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同时理出图书特定细则的框架。

2. 针对特殊对象进行特殊制定。图书馆员对本领域内的流通操作业务肯定是非常熟悉了,但是在面对高职听障生时的服务上需要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可依葫芦画瓢,照搬其他高校图书馆的细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特殊教育学院学生的图书细则。

3. 利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新兴媒体进行宣传。新时代时期,高职听障生同样喜欢通过上网来进行阅读和查找书籍,图书馆可开设在线预约,图书在线浏览等阅读途径增强图书流通服务多功能化和数字信息化发展。图书馆员创设相应的交流平台,明确流通中的相关细则。

(三)结合实际提高图书流通服务水平

1.图书馆利用新科技设备以便流通时的沟通。听觉障碍者还可分成三类:重听者;后天失聪者;聋者(先天失聪)。因此提供为听力障碍者设计可扩大音量的特殊公用电话听筒,用按钮调整音量大小,重听者使用最佳。同时图书馆应该收集一些文字以外的资料如:附有字幕暨手语解说等对视觉有帮助的录相带节目。

2.定期对图书馆员进行手语技能培训。优质的服务需要优秀的服务者。流通中常出现手语沟通困难,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具备良好的手语功底,找出共同点,实际情况实际对待。实现馆员与听障生沟通基本无障碍;不仅如此,还可以设立师生双人岗,由馆员教师具体指导流通工作,听障生代表从旁协助,更有效的带动整个流通服务工作的开展。

3、改进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学习新理念,新政策,多走出去,向国内外的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图书馆积累丰富有特色的服务经验和服务模式;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意识、图书馆的反思意识、研究意识,在行动研究中提高整体服务的水平,进而使学校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兰德军.高职听障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5,(3):17-19.

[2]周玉陶.图书馆帮助残障者克服利用障碍的策略[C].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2002,(9):195-198.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