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级工作之弹性管理探析

2016-06-17 13:50冯建东张云
亚太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中学生个性化

冯建东 张云

摘 要:班级弹性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是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在班级中实施弹性管理是适应中学管理方式转变、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适应中学职能转换的必然要求,实施弹性管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意义重大,是收到良好管理效果和教育效果的根本保障。在具体方法的选用上,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坚持刚柔相济、软硬兼施,在管理的过程中应采用弹性语言,对于越轨行为要“就事论事”而非“就事论人”。

关键词:中学生;班级管理;弹性管理;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205-01

班级管理工作是中学班主任工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学生的日常事物管理也决定了中学班主任这一角色的特殊性,他不同于高中普通科目的任课教师。中学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是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的,引导学生认真遵守校规班纪是保证中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的基础,中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弹性管理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中学班级弹性管理实质

弹性管理是性对于制度化管理而言的,是指在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对象的差异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弹性管理是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1]弹性管理所针对的对象是违反校规校纪的同学,这些行为越轨同学违反的是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校内规定,在对这些同学进行处罚和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就牵扯到纪律处分的问题,对于涉事同学的纪律处分不能等同于法官办案,按章处罚。中学班级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管理主体承担着教书育人和引导人的重任,对于班级违规同学的管理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能盲目处罚的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

班主任是中学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和承担者,也是教育的主体,对于中学生的管理主要分为学业管理和生活管理,学习管理和生活管理的成效取决于规章制度执行的力度和强度,规章制度是班主任实施管理的标杆,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同学就会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中学生越轨行为与之相对应的都有规章条例,完全按照规章条例进行处罚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班主任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根本目的是达到育人的目标,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以惩罚为最终目的。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弹性管理也是遵循这一终极目标的要求,在管理中渗透思想教育,在管理中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高中班主任实施弹性管理的必要性

实施弹性管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意义重大,是收到良好管理效果和教育效果的根本保障,实施弹性管理有其内在的必要性。首先,实施弹性管理是适应中学管理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发展是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根本目的的一次大的变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学的班级管理也不应紧紧束缚于规章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终极目标。对于个性鲜明又有想法的学生,其越轨行为的发生概率较之于其他同学来说有所增加,对于班级这些同学的管理就要采用弹性管理的模式,寓管理于教育引导之中,引导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规范自己外在的行为。

其次,实施弹性管理是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必然要求。由于中学阶段,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于问题的思考还不够全面和客观,这就导致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不能选择适当的行为方式,例如中学生打架斗殴事件发生的导火索通常都是很小的事情,正式由于中学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进而选择了越轨的行为方式,导致不好的结果产生。对这些行为实施弹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对违规违纪同学进行教育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和盲目对其孤立,“弹性管理就是个性化的管理,”[2]放任自流和盲目的孤立都会对行为越轨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塑造。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弹性管理是适应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必然要求。

再次,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弹性管理也是适应中学职能转换的必然要求。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很大一部分是在这一时期养成的;中学班主任担负着教育人、感化人和引导人的重任,他们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最长、沟通交流最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最为紧密。作为实施弹性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实施弹性管理是适应中学职能转换的必然要求,中学职能由传统的管理教育型向管理教育服务型转变,寓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身,实施弹性管理,使管理更具有人性化,是落实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的重要路径。

三、高中班主任实施弹性管理的方法

实施弹性管理是适应中学管理方式转变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中学职转换的客观要求,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弹性管理有助于提升教育和管理的效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积极探索以下方法:

首先,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坚持刚柔相济、软硬兼施。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对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考察,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环境,做到以学生为本。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要坚持刚柔相济,批评和教育相结合进行,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要做到软硬兼施,督促其对于自己的越轨行为进行反思,检讨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次,在管理的过程中应采用弹性语言。弹性语言的使用可以积极提升管理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中学阶段的学生叛逆心理较为严重,处于青春叛逆期,对于中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和合适的语言,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教育。弹性语言的使用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沟通的效果,在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在学生中引发共鸣。

再次,在管理的过程中“就事论事”而非“就事论人”。中学班级的管理和教育是紧紧相连的,班主任对于班级的管理也是教育,通过管理达到教育学生遵守校规校级和日常行为规范的目的。对于违反校规校级的同学,在管理的和教育的过程中应就事论事,就具体的事件开展批评教育,教育和引导其选择正常的行为方式。在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切记就事论人,这样容易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学生抵触情绪会对教育和管理的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应力求避免。

(作者单位:霍邱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董学会.弹性管理思想初控[J].华东经济管理,2000(1).

[2]窦胜功,周颖.知识工作者的弹性管理[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3).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中学生个性化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