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分析

2016-06-17 12:11冯海针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冯海针

摘要:事业单位涵盖着文化、卫生以及教育等多个领域。目前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经营工作中重要性的提升,本文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入手,对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2

前言

近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引发了资产的浪费,还对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加以重视。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等。资产处置工作是指,事业单位对其占有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等处理,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中,资产处置工作是其中的重点部分之一;资产评估工作是指事业单位聘请专业的资产评估人员,通过合理方法的运用,对在一定时间点中的资产进行合理的评定和估算;产权登记工作是指国家将事业单位占有的国有资产登记出来,并对其使用权进行确认,产权登记工作也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1]。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中主要包含资产配置、资产评估、产权登记以及监督检查等多项内容。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检查效率较低、检查效率较差、资产处理不合理等问题。就这些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而言,它们缺乏清晰的资产管理目标,所建立的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合理。由于这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对资产存量进行及时、全面地核对和分析,导致这些事业单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产浪费问题。除此之外,资产统一管理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的标准,而有的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管理工作是独立开展的,这种做法会降低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2]。

(二)我国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包含信息沟通和交流方面、聘雇项目风险以及内部控制环境等。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着多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风险评估工作反面、信息沟通和交流方面等。其中,风险评估工作中的问题通常是,事业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积极性较低、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较低等。信息沟通和交流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事业单位信息沟通交流的程度较低,效果不明显。

三、导致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导致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导致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部分不够重视

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中,重点部分是指资产处理和产权登记。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对资产处理和产权登记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资产处理和产权登记工作中出现不同的问题,进而引发相应的后果,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质量和资产管理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2.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就资产管理工作现状而言,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部分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理工作公开程度较低,这些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理工作流程不够合理,流程通常是由事业单位中某些领导的指示决定的,这些指示并没有科学依据,因此,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理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引发国有资产的流失。某些事业单位并没有对资产进行专业评估,进而导致资产的浪费[3]。

(二)导致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导致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在这种条件下,监督机制很难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2.事业单位的沟通工作不足

高效的沟通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基础。就事业单位中的不同部门而言,它们的工作需要听从上层领导的安排和指挥。由于事业单位不同部门领导的沟通较少,因此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进而导致事业单位资产的价值管理、预算管理与实物管理之间的分离。沟通工作的不足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一)设计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合理资产管理模式

在为事业单位设计合理的资产管理模式时,应该结合该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建立合理的机制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应该建立在内部监督和信息化的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就资产管理工作中已经存在的缺口而言,事业单位可以运用重视资产管理关键部分、推进资产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进行改善,通过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流程化,将事业单位中的其他工作与资产管理工作合理整合到一起,在事业单位中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在对事业单位各项事务进行公开的同时,在事业单位中建立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4]。

(二)实现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合理资产管理模式

基于内部控制的合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的实现主要依靠以下四条路径完成。

1.在事业单位中对信息化进行全面推进

就事业单位而言,加强内部交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对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进行全面推进,这种处理在加快事业单位中信息流动速度的同时,还可以对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的配合能力和协作水平进行有效提升,通过对资产价值管理工作和资产实物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防止事业单位资产流转过程中出现由不对称信息引发的问题。就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而言,信息化的推进将资产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有序,信息化的推进使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性特点和实时性特点变得更加突出。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中信息化的全面推行,还能将资产数据在事业单位的不同部门之间共享,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不同部门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进而对事业单位的总体资产管理工作效率进行提升[5]。

2.将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变得更加适用

为了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制度,保证资产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适用性较高。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中,根本目的是在资产保值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的增值。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应该将自身的战略目标与资产管理工作充分结合起来,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要对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加以重视,防止出现权利寻租行为[6]。

3.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化处理

就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而言,对其进行流程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具有流程化特点的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会发生相应的提升,它对资产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合理梳理,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对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部分进行有效控制。具有流程化特点的资产管理工作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完善事业单位中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并有效防止资产管理工作中多种问题的发生。

4.对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为了提升资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事业单位应该对考核工作和绩效评价工作加以重视。对此,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对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进行合理设定,保证考核工作和绩效评价的公平性。对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有助于其资产管理工作效率和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合理的考核工作和绩效评价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7]。

五、结论

目前,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着资产管理目标不清晰、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处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在事业单位中设计一种基于内部控制的合理资产管理模式,这种合理资产管理模式的实现建立在对信息化进行全年推进、将资产管理制度变得更加适用、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流程化处理以及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陈艳利,张丽娜,孟悦.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J].财政研究,2014,06:40-43.

[2]刘海鹏.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0:142-143.

[3]吴思.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4]艾婕.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方法探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4:30-31.

[5]苏志刚.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8:204-205.

[6]李桂梅.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J].商,2015,46:39.

[7]代方舟.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研究[J].财会学习,2016,01:189-190.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