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6-06-17 12:30龙淋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万载县有机农业金融支持

龙淋

摘要:发展有机农业是“十三五”时期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是满足城乡居民食品质量安全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万载县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扶持有机农业,使之发展成为当地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研究和探讨金融支持万载有机农业发展,对于我行县域业务转型、主动融入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有机农业;金融支持;万载县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4

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向“十三五”时期平稳过渡,新时期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关键词之一,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有机农业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是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有机农业可以有效满足城乡居民食品质量安全需求、促进农产品市场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收益。万载县是江西省有机农业发展的先行者,1999年万载县茭湖乡有机小葱远销欧洲,自此开始发展有机农业,茭湖乡也因此成为中国首个整体实施有机农业生产的乡镇,直到目前,万载有机农业已经扩大到全县11个乡镇,并发展成为与花炮、灯饰产业齐名的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

一、万载县有机农业发展状况

万载县地处赣西北部边陲,锦江上游,毗邻湖南浏阳,素有“花炮之乡”、“百合故里”之美誉。地理概貌属“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低山丘陵区,全县国土面积1719.63平方公里,辖9镇7乡1街道,总人口56万。多年来,万载县瞄准“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目标探索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有机农业新路子,使得万载成为江西发展有机农业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品牌最响的“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及“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环境。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万载县各乡镇工业和农业化发展进程不一,工业化发展较早的是以黄茅、株潭两个乡镇为主的花炮产业,而其他乡镇的工业化起步进程较晚。万载县辖区内有泰溪、高村河、茭湖河、锦溪、仙源、白水河、潭埠排江、株潭后槎河、路下芳林车陂、岭东河等流域,有赤兴、黄茅、高城复胜等水系,流域面积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污染程度低,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充分认识到有机农业的广阔前景后,该县以错位竞争的思路,自1999年在茭湖乡开发建设生态有机示范园区,至2003年茭湖乡全乡范围内实现了土壤的有机转换,到目前为止,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区有11个乡镇,其中3个实现了整建制的有机转换,全县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达30.4万亩,其中有机耕地面积9.8万亩,有机野生采集面积20.6万亩,为该县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机种植、养殖的土地环境。

2.产品发展情况。万载县有机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有机水稻、果蔬、畜禽三大主产业,目前有毛豆、小葱、草莓、百合、竹笋、水稻、木姜、蜂蜜、山茶油等38种农产品、160多个加工品获得有机认证,产品热销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万载县有机水稻产业主要包括有机优质水稻、绿色水稻等品种,果蔬产业主要有有机毛豆、草莓、木姜、小葱、脚板薯、百合等名优品种,禽畜产业主要有黑山羊、黑兔、康乐三黄鸡、番鸭等地方特色品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万载县有机农业产值、销售收入及出口创汇额呈逐年攀升态势,即使在2011年世界金融市场处于震荡、出口产品受阻、贸易滑坡的情况下,产值也达到了8.0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7亿元。2015年,该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平台,推动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县有机农业年产值已突破20亿元。

3.政策支持情况。2009年万载县以鄱阳湖生态区建设为契机,按“科学发展、赶超进位、绿色崛起”的要求,立足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技术对接、产业对接、政策对接的科技兴农发展战略。2010年,该县制定了《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初步确定了“一区两片三圈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即“三兴核心示范区”,“北部有机农业生产片区”、“南部绿色标准生产片区”,“辐射带动县域周边生态产业圈、赣西生态经济圈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发展好有机标准的优质粮食、果蔬、畜禽三大产业”,鼓励农户利用天然资源大力生产有机农产品,开展畜禽养殖,以此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政府成立有机农业产业化工作小组,并通过了《关于加快有机农业发展的决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县财政每年拿出资金用于有机农业加工、产品流通、新品引入、肥池培植、农民培训等环节,加强对有机农业生产经营的支持。

4.产业化情况。为充分发展有机农业,万载县先后完成渠道建设、修建机耕道(桥)、铺设焊管等工程,加大对优质高产品种及高产配套培植等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2010年起,该县开始有了成规模、高质量的产业化基地,三兴镇闹坪村、罗城镇南恒村的有机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示范基地及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园、马步乡郭村的百合示范地、茭湖乡东江村的有机红花草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鹅峰乡涂泉村的马铃薯示范基地等,有机农业基地在全县各乡镇异军突起,产业化龙头企业越来越多。目前该县有千年食品、锦江有机食品、金源农业、恒辉大农业、青叶食品、万华科技等多家从事有机农产品生产或加工的龙头企业。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7家,成长型市级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突破500家,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5家[1],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辐射带动近7万农民增收。

(二)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综合竞争力不强。虽然近年来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项目资金的扶持及招商引资使得有机食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但总体仍呈现数量少、规模小的特点,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不强,产品生产效益不佳,农户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尤其在产业分布上,还有很多乡镇的地方特色产品不具有实力强的加工企业。当前,全县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以企业生产规模来说,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不多,而低于100万元的企业数占到了一半,而部分加工企业紧靠外销原材料或半成品以维持企业发展。

2.经营主体利益连接不紧密,产销关系不稳定。前期,万载县有机农业通过各种新型合作模式加强加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的关系,带动了部分农户增产增收,但仍有部分企业未与农户建立直接、紧密的合作产销关系。有机农业的生产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若仅依靠农户自身的力量,难以抗拒风险,农产品收获季节,企业与农户双方觉得价格合理产销关系即达成,一旦产品价格在当地与外地市场形成差异,或农产品市场疲软而外地价格更低,企业则会向农户压价或到外地采购,造成产销关系的不稳定,影响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3.产业经营及品牌意识薄弱,有效投入力度小。目前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产品主要集中在水稻和蔬菜等植物原料方面,基地生产的农产品种类少、科技含量低,对于当前需求量较大的禽畜类、水产类有机生态农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及优质化的消费需求。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加工链条短,粗加工多,精细加工少,资金投入不足,显少有上档次、高质量的产品上市[2]。在加工技术上,有机农产品保鲜、储运及精深加工等方面投入少,缺乏先进科技指导。在品牌宣传上,目前只有千年食品在省级及以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绝大部分企业在有机产品品牌推介上力度弱,市场知名度低。

二、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

(一)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经营主体情况

多年来,万载县通过建立核心园区基地,以龙头企业拉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和农民,把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结合起来发展有机农业产业。从2011年至今,万载县从事有机农业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及农民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15年11月15日,万载县有机农业涉及的经营主体中,发展了17户龙头企业,333家专业合作社从事有机农产品经营,农户3.56万人,农民9.65万人。

(二)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1.资金用途。有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扩大再生产环节都需要资金投入。对有机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收购农户及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对农产品统一包装、加工与贴标出售。部分企业及合作社还会对社员及农户提供良种、肥料、薄膜等生产物资,并开展标准化培训,邀请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经营规模的扩大,也需要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和合作社将服务范围扩大到产品加工、营销等方面,引进新品种、技术,而这些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

2.资金需求特点。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特点,有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培植、抚育、收获等周期内对资金表现出季节性需求特征,如在收获季节,农产品的统一购销对资金的需求非常高,以躲避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等风险。不同规模的经营主体资金需求量具有差异性,不同规模的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项目量不同,规模小的资金需求也小,而对于初具规模或处于扩张期的经营主体而言,其资金需求量也会相应较大。另外,万载有机农业产业涉及产品种类多,且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差异大,在固定资产投入及生产资料采购、销售等环节的资金周转速度不一,其资金需求期限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三)金融支持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现状

1.各行信贷支持有机农业产业情况。从2015年10月份万载县现有6家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市场份额来看,农商银行对地方产业经济的支持力度最大,其次是工行、建行、农行及邮储行、中国银行。但从对各行有机农业产业信贷支持了解情况来看,有机农业企业贷款及农户、农民的个人贷款余额占涉农总贷款的比重较低,说明金融机构对有机农业的支持程度偏低。

2.各行信贷支持有机农业的品种。农商银行主要通过发放农户小额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百福流水贷、个人存单质押贷款等支持有机农业,为了解决订单农业的金融服务缺位问题,万载农商行联合其他行共同运作了订单信贷+订单农业的支持模式[3]。我行主要通过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农户小额贷款、助业贷款、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及存单质押贷款等品种支持有机农业企业及农户。工行的流动资金贷款、个人助业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建行的个人助业贷款、“助保贷”等,各行与财政联合启动的“财园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信贷支持形式。总体而言,虽然各行信贷支持有机农业的品种各有差异,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短期流动性贷款、农户小额贷款等,缺乏根据有机农业经营主体经济特点而开发的具有针对性的产品种类,信贷手续繁琐,担保方式灵活度总体较低,不利于信贷支持有机农业落到实处。

三、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金融支持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金融服务缺位加大信贷供求矛盾

目前,万载各家商业银行中,仅有农商银行在每个乡镇都设有网点,邮储银行在部分乡镇有少量网点,我行仅有株潭分理处1家农村网点。近年来农商银行在转型改革的过程中上收了网点放贷权限,成立三大中心经营信贷业务,因此,农村地区银行网点长期的“只存不贷”已造成贷款业务发展的基础性缺陷,而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绝大部分是在乡镇地区,直接、有效地信贷资金渠道缺乏。金融机构信贷服务的错位也加大了对有机农业的信贷供求矛盾,大部分的信贷机构贷款品种期限与有机农产品贷款需求期限错位,部分农作物需要一定生长期才能形成内部循环系统,获得相应收益,而农户在资金需求期内必须先还贷再续贷维持经营。

(二)企业自身管理缺陷形成融资障碍

当前,万载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多为家族式管理模式,法人治理结构不尽合理,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规范程度不一,其市场准入和管理也相对较松散,导致运行不规范,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和操作不规范现象,部分企业和合作社财务管理水平低,财务报表、账册不全或与实际经营情况出入大,甚至无账目,这些运作机制缺陷使得银行贷款审查、评级及授信等工作很难开展。大部分的企业及合作社组织规模小,实力弱,注册资本金偏低,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虽然目前商业银行有部分贷款品种放宽了担保条件,但受规模限制,大部分的贷款仍需要提供抵押物,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融资困难。

(三)政策制度落实缺乏有效监督管理

政府层面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制度,但至今还没有全方位和系统全面的具体实施思路,尤其是对有机农业的金融支持制度仅仅流于形式,无法获得有效支撑。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金融机构出于信贷风险和自身经营利益的考虑,仍然不愿意将信贷资金投入到有机农业领域中,因此信贷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尽理想。

四、金融支持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当前,基地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及龙头企业的拉动已经把万载县有机农业产业带入快速成长期,而前期政府的规划引导则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强化政策在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是必要的。一是继续强化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制定有机农业的财政补贴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等,在有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提供适当补贴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及农民的风险成本,提高生产积极性。二是发挥政策金融的职能,有机农业作为万载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应加大对有机农业产业政策性资金的投放力度,在严格的项目筛选后由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以加强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发挥商业银行优势,加强支农力度,在县域金融市场中,农商银行、邮储行及农行的物理网点最多,对于拓展三农市场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和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农民提供贷款支持,是提高县域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完善相关金融服务,推动产业组织化建设

有机农业贷款需要符合产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了解其资金用途和资金需求特点,细化完善相关金融服务方案,以推动整个有机农业产业组织化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有机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延长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担负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联动农户、农民支持有机农业是推动产业组织化建设的关键,而当前各家商业银行只是不同程度的支持了部分企业,服务力度及发挥的效益不大。二是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有机农业协会及合作组织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方案,将产业链上不同经营主体的贷款条件分割开来,提高贷款发放期限与企业、农户资金需求的契合性,鼓励农户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工具实施集约化生产,以抵抗分散经营中的市场风险。三是加快网点转型步伐,优化贷款流程,去年以来我行的网点转型将支行客户部客户经理下沉到网点,以解决农村市场信贷金融服务缺位问题,并在下一步准备在三兴等地设立金融便利店、安排客户经理,为有机农业贷款申请人提供更便捷的业务办理通道,提高信贷支持的速度和效率,减少融资时间和融资成本,更好的发挥金融支持有机农业的效果。

(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缓解差异化供求矛盾

金融产品的开发讲究因地制宜,不同产业性质的企业和个人在信贷需求上也存在差异性,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研发适合不同对象的多样化金融产品才能有效缓解贷款供求矛盾。一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建立以适销对路为目标的产品研发机制,设计符合地方、产业特色的贷款产品,变由上而下开发产品为由下而上申报产品,如前期我行的“油茶贷”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万载有机油茶种植业。二是完善信用等级评定系统参数设置,适度放宽抵押物限制,对乡镇房地产抵押物列入个人经营类贷款抵押范围,对住宅、门面厂房等执行差异化抵押率,对于单证抵押,执行公证即可的政策,解决同一企业在农行评级低于他行的问题。三是吸收借鉴成功产品经验,对同业中和系统内兄弟行业务产品创新举措要及时掌握,采取整体移植、整合改良、创新替代等方式快速吸收和应用,如农商银行探索的有机农业“订单信贷+订单农业”支持模式较好的促进了万载县有机农业的发展,百福流水贷等产品满足了有资产无产权客户贷款需求。

(四)抓好风险防范管理,加强主体规范化经营

当前万载县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大部分是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数量也在近年内增长迅猛,其自身内部管理缺陷造成了银行信贷融资困难,参与合作社的农户及农民信用意识参差不齐等因素,也加大了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难度。一是积极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送金融知识下乡、珍爱信用宣传等活动,着力推广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在有机农业贷款中建议以信用村为单位的授信机制。二是加强与外部信用担保机构的沟通合作,寻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担保模式发放龙头企业及中小型有机农业企业贷款,共同做好信贷资金运用的监管工作,规范引导企业财务报表报送,防范经营风险。三是做好内部贷前审查、贷中监督及贷后管理工作,强化对客户硬实力约束,加大企业走访频率,建立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严格监督资金流向及用途,对已发放贷款做好现场及非现场检查工作,掌握企业经营状况。

参考文献:

[1]黄磊,姚智智.万载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N].宜春数字报,2015-11-16.

[2]江梦微,黄国勤.江西省万载县有机农业的发展进程[J].农学学报,2012-2(06).

[3]罗洁涵.农信社深化县域金融服务的效应调查——以万载县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3-02.

猜你喜欢
万载县有机农业金融支持
实纪:万载县审计局开展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万载县新桥下水闸工程设计及运行管理问题与建议
柑桔红蜡蚧发生为害规律与绿色防控对策——以江西省万载县为例
中国有机农业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农业需避免落入产业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