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普通人的一天

2016-06-22 17:08佚名
党员文摘 2016年6期
关键词:监测仪人工智能机器人

佚名

让我们“穿越”到不远的未来,看看在人工智能时代,普通人的一天将会怎样度过。

一大早,你手上的智能睡眠监测仪把你唤醒,闹铃的铃声是这样喊的:“人工智能都崛起了,你还有什么理由睡懒觉。起床,起床,起床,药不能停……”

你把闹铃关了,一看时间,发现闹钟比平时早响了10分钟。又看了一眼手机,睡眠监测仪推送的信息显示,今天你上班必经的一条路要在早高峰时采取临时交通管制。为了上班不迟到,闹钟自动设置提前10分钟把你闹醒。你还快速扫了一眼其他信息:比如你昨晚睡觉翻了几次身,心跳和血压状况有没有大的波动。

无数个跟你一样的个人睡眠信息,被共享到一个庞大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独立公益性平台上,平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对一些群体性疾病作出预警,由医院或者你的家庭医生把预警信息告诉你。

起床后,你对着一面既是镜子、又内置了智能模块的显示屏,穿衣、刮胡子,然后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5秒钟。显示屏弹出一串数据,提示你眼睛里的血丝数量达到了近期最高值,并建议你早上喝杯鲜果汁。

镜子上的虹膜识别和视网膜识别系统启动后,意味着你要开始新的一天了。家里大大小小的各种智能设备会接收启动指令,比如扫地机器人开始工作了。

你一边吃早饭,一边看电视。新闻说,一家无人汽车操作系统公司战略投资入股世界上最大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另一则新闻说,一个做机器人学习平台的公司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去上班时,你开的是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在路上,汽车自动避开拥堵路段,绕道经过一家针对老年人市场的智能家用机器人公司门口。透过玻璃墙,你看到这个公司厂房里,一个个小机器人跟学生一样排排坐,它们是在进行“深度学习”。厂房墙壁上一块巨大的显示屏,上面在不断显示危险的过马路方式。这些小机器人必须把这些危险方式都记住,然后在程序上设定不能让它们发生。

忙到上午10点半,你想喝一杯咖啡。于是,你对着桌子上手机般大的智能机器人说,给我来杯星巴克吧。

小机器人用郭德纲的声音回答:“好的,不过据我昨天对你的观察,你总共打了19个哈欠,昨天我就建议你喝咖啡,你不听,非要喝茶。但今天你一个哈欠没打,反而揉了13次眼睛,我推荐附近一家新开的茶楼给你吧,那里的茶好多人点评说具备明目功能。我已经给你点了一杯茶,正在送来的路上,不过那个路口有点堵,你可能要稍微多等几分钟。”

这不是小机器人自作主张,而是你在程序上给它设定了一个每天20元的自主购买商品裁量权限,只要它觉得你这天需要,会自动远程下单给你购买。

小机器人清了清嗓子,继续说:“这几分钟建议你去上个厕所,你今天喝了三杯水,还没有去一次厕所。根据你家里的睡眠监测仪传过来的数据,显示你有憋尿的坏毛病,这样对前列腺不好。”

去厕所时,你发现排队的人还挺多,原来今天是隔壁公司的大规模面试。这家公司是一家做人工智能的明星公司,旗下的机器人曾经打败过世界著名的象棋和围棋高手。

今天来面试的就有好多围棋高手。你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围棋高手都是来应聘“算法工程师”职位的。这个职位每天的工作就是陪机器人不停地下围棋,充当陪练。

你感慨万分,想起几年前,好多人还自信满满地认为,机器人战胜不了人类,尤其是在围棋这个领域,很多围棋手认为,围棋需要的是判断力,而不仅仅是机器人擅长的计算能力。有趣的是,最顶尖的一些围棋高手,很快都败给了机器人。

不过,大多数人都不再担心人工智能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了,因为他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人工智能的普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尽管有些人的工作被机器人代替,但人类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人类又创造出更多的工种和就业机会。

当然,天性敏感的你,看到机器人排排坐深度学习的一幕,不免还是开始担忧自己的前途。作为一个科技记者,你很清楚,人工智能没有让大家都丢了饭碗,但是正逼着大家作事业转型。

已经有互联网公司开发出了新闻内容生成器,这个机器人记者因有庞大数据的支持,不仅知道当前什么话题最火,而且阅读了全世界所有新闻作品,写稿的速度和质量已经可以跟行业内的资深记者看齐了。

过去你的简历上往往会写一项个人优势:“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现在你把这句话改成:“跟机器人一样强大的学习能力。”然后,你把新简历投递出去了。

下班前,你接到一个采写任务,写一篇《机器人能不能跟人类结婚》的评论稿,正愁没有思路。回家路上你打开拼车软件,准备载一个顺风车乘客,软件弹出来一个提示,说有个女孩想搭你的车,她正好是一个人类学家。

你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你知道,你这几天一直用手机搜索各种关于机器人和人类关系的伦理论文,而这个人类学家,最近正好写了一篇论文,在网上搜了好多媒体名单,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媒体发表自己的文章。你们俩的需求都被各自的手机捕捉到了,并把这些信息传递给了拼车软件。

在无人汽车里,你俩讨论了下关于机器人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话题。她给出的结论是,机器人将成为一个新的物种,但它天然被人类所驯化。

停好车,你看到有的人牵着狗在遛弯,有的人后面跟着小智能机器人在遛弯。每个机器人出厂时,能力和水平都差不多,几年过后,差别就很大。因为很多家庭特别重视对自己机器人在出厂后的继续“深度学习”。

回到家里,你还得要准备第二天的采访。采访对象是一家科技公司,这个公司的主营产品是家庭机器人和机器人操作系统。

晚上太寂寞了,睡不着觉,你打开手机里一个智能私人助理,这个冰冷的软件发出的是和志玲姐姐一样甜美的声音。一番聊天之后,它柔声对你说,你是个靠谱的男人,鉴定完毕。

第二天早上起来,你头晕眼花,一摸额头还很烫。你打开手机想挂个急诊号,发现号已经满了。正在犯愁时,你的家庭医生联系你了,说睡眠监测仪给她推送的消息显示你昨晚发烧,所以专门来电询问具体症状,并建议你去医院看看。

当你正准备饿着肚子去医院做抽血化验时,你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你的睡眠检测仪在你睡觉时,给你预约了一家上门抽血检验的公司。你的血液样本被送到了最近医院的检验科,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没啥大问题,就是普通感冒,吃点退烧药就行。同时,把处方传给了你的睡眠监测仪,睡眠监测仪自动联系了最近的药店,十分钟后,你的药就送到了。

吃了药,你打开电脑开始写稿子。你输入了第一句:人工智能都崛起了,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摘自《年轻人》2016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监测仪人工智能机器人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STM32F207的便携式气井出砂监测仪设计
一种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便携式物联网环境监测仪
数读人工智能
PM2.5环境监测仪设计
基于手机短信的智能交互式环境监测仪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