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研究

2016-06-23 08:26龙世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健康课外活动体质

龙世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研究

龙世寰

昆明学院 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650214Sport College of Kunming University, Kunming 650214, Yunnan, China.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取向具有一致性和层次性,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存在片面性;2)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3)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受限;4)学生、家庭和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缺乏重视等。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对策,以促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健康开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课外活动;体质;健康

课外体育锻炼是在课余时间里学生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等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包括校内体育锻炼和校外体育锻炼。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肥胖人群增加,学生的患近视率呈现低龄化等问题。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然而仅仅靠有限的体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的特点,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培养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目前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结果显示: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正常发展,巩固和提高体育课堂所学技术、技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普遍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不够丰富;学生有效体育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体育锻炼情况不够理想;随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人数呈下降趋势等[1-3]。研究旨在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对策,以促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利用学校图书馆和Internet(CNKI)全文数据库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以了解各学校课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等问题,其中发放教师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9份,回收率92.7%;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8份,回收率89.5%。

1.2.3数据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A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张华军:对,在设计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学情。但备课时所考虑的是已经发生和完成的,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存在的已经完成的形式”。但我们的存在永远不可能只是已经完成的,都是在不断生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新的情境中改变和发生。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做准备,但永远不可能代替课堂当下发生的事情,当下发生的事绝不会与已经发生的事一样。

2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认知

学生喜欢乐于运动、喜欢体育活动是大多数学生的天性。学校体育课本应该是学生喜欢参与的理想乐园,但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是“学生喜欢参与体育活动则不喜欢上体育课”,这种令广大体育教学工作困惑的现象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表现越明显,不仅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制约着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又可以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潜在的喜爱。

动机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是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大动力[4]。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的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取向具有一致性和层次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兴趣爱好、强身健体等(见表2),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认识和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片面性,对课外体育锻炼具有的深层次的功能还认识不足,如提高运动技能、娱乐身心、交识朋友等。只有37.8%和23.1%的学生认识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促进同学、同伴之间沟通的良好途径,这可能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家庭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面缺少玩伴,这样的情况有可能会使得孩子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养成不太健全的性格,比如自我中心主义、任性等等。通过与同学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得学生体验乐趣,也能培养学生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以后的体育教学或者是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这一意识的培养和灌输,让学生在童年时期养成与他人能够进行良好沟通的技巧和技能,健全学生的性格和品行。兴趣是学习或参与任何一项体育活动的前提基础。由表2可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表现出积极性不是很高,只有50%左右的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喜欢,有多种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目前课外体育活动满意度,制约着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表1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目的 (n=458)

表2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喜欢程度的调查 (n=458)

2.2教师对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态度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视为“潜在的体育课程”。教师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给予了积极支持的态度(见表3)。因为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地提高和巩固,而且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一方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应充分利用傣族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体育竞赛,通过竞赛学生的运动才能和锻炼效果在比赛中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自我效能,增强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表3 教师对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n=150)

2.3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和内容

学校要坚持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的校园氛围,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的体育运动中去,促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调研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单一,主要以全校性课间操和班级集体的活动形式,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主要是球类项目和跳绳(见表4、表5)。这些因素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一些各式各样,内容新颖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可把各项体育竞赛作为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使学生在比赛中充分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让他们从中得到乐趣,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5]。

表4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n=458)

表5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内容(n=458)

2.4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2.4.1组织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全校性大课间活动如早操、课间以及班级和友伴的形式,活动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不能很好地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活动内容不够丰富,以一些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树立 “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发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资源,尤其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外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而且可以有效促进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4.2活动场地、器材设施受限

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有建设场地滞后,运动器材单一、数量少,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影响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国家要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以促进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健康开展。

2.4.3学生、家庭和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缺乏重视

由于长期以来受我教育体制的影响,“应试教育”占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由于以成绩论英雄,学生、家长和学校对体缺乏足够的重视,学习成绩看得无比重要,使整个教育的工作重心偏向于智育教育;另外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受到了严重削弱,体育课被压缩和被占用的现象比较严重;这样造成学生对体育学习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难以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和习惯。因此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也成为必然。

3结论及建议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取向具有一致性和层次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兴趣爱好、强身健体,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存在片面性;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给予了积极支持的态度。

2.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以全校性课间操和班级集体的活动形式,课外活动内容主要是球类项目和跳绳。

3.组织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活动场地、器材设施受限;学生、家庭和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缺乏重视等是影响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乡镇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4.加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组织管理,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丰富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健康开展。

5.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给予学校积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改善场地、器材设施条件。

6.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积极宣传教育,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体育认识和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边疆地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骆映.对厦门市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福建体育科技, 2007, 22(1):45-47.

[2]陆俊.北京城区和农村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 2008,10(5):19-21.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4]周丽君,赵钟晖.浙江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10 (4):4-6.

Study on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the Townships of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Long Shihuan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situation at primary schools of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Township b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field surve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ata statistics. Results shows that: 1) The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of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Township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sports is coincident and is in multi-level; 2) The forms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re monotonous while the contents are not diversified enough.; 3) Sport venues,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are limited; 4) Students, families and school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existing proble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nshine sports and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township primary schools of 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to enhance physical fitness level of students.

Key words:Xishuangbanna Dai Autonomous Prefecture; Township Primary School;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Physical Fitness; Health

作者简介:龙世寰(1971-),男,云南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6-0100-3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45

猜你喜欢
健康课外活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