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押加”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2016-06-23 08:26卢吉洪唐敬道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族体育核心力量训练

卢吉洪,唐敬道,李 静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押加”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卢吉洪,唐敬道,李静

贵州医科大学 运动健康学院, 贵州 贵阳550025

摘要:主要采用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少数名族运动项目“押加”核心力量训练进行研究。实验前后表明,腰腹部力量测试指标中其它指标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平板支撑项目指标p<0.01训练前后差异非常显著;押加核心量上肢部分和下肢力量指标实验前后P<0.05均有显著提高;表明押加核心力量的训练有利于押加运动员核心力量耐力、爆发力的提高。

关键词:民族体育;押加;核心力量;训练

押加属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已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CNKI检索与“押加”相关的主题和篇名,发现对押加项目的相关研究相对很少。其技术动作是:四肢着地,带子两端圆环套在双方运动员颈部,带子经胸前和两腿间经过,身体距中线最近点的距离相等,运动员向各自前方用力[1]。押加别名又称大象拔河,其属角力比赛项目,是体能主导类中快速力量主导项群[2],力量是比赛获胜的关键。核心力量训练在欧美也叫做功能训练或核心稳定性训练,国外不同专家有不同观点,Lan Hasega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股后肌群等也同属于人体核心肌群[3],核心力量是一种与上肢、下肢力量并列的,以人体解剖部位为分类标准的力量能力[4],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核心力量,通过对押加技术动作分析,押加运动的核心肌群分为下肢部分、腰腹部、背部和上肢肌群。文章主要针对押加的核心力量研究,押加专项力量耐力和快速力量训练对押加竞赛取胜有重要影响,对它的研究有切实实践指导性意义。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贵州医科大学运动健康学院,65KG(组别)的15名男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文献资料检索收集整理,对押加和核心力量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1.2.2实验对比法

对押加学生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实验性研究,选取:1分钟俯卧两头起、1分钟仰卧两头起、1分钟仰卧转体、平板支撑、负重深蹲、背力、斜蹬、1分钟悬垂举腿、直立高抬腿、1分钟伸臂俯卧撑、70KG卧推、倒立推举为该项目的核心力量耐力和爆发力测试指标,实验前对指标参数的测试。(见表2)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表

表2 实验前15名学生运动员核心力量的指标参数

实验前进行测试,实验中执行计划训练,在实验中亲自监控训练,实验的相关数据测试由两名研究生协同完成测试记录,每周训练三次,通过 10周针对押加核心力量训练,实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1.2.3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通过SPSS17.0版软件进行整理,实验前后所测试得结果进行显著差异性检验(P<0.05)。

2结果与分析

2.1少数名族体育项目押加项目特点分析

押加别名又称大象拔河,其属角力比赛项目,是体能主导类中快速力量主导项群[2],比赛开始,腿部积极爆发发力,通过腰背腹部传至颈部,双臂积极支撑保持平衡稳定,直至把对方拉过中线,比赛即分出胜负。同级别押加竞赛中,专项力量耐力和快速力量能力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

2.2押加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2.2.1押加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的终极目的即是赢得比赛、获得好名次、争取荣誉,无论是运动选材还是运动训练管理,所有的训练方法、手段、过程都要积极与专项相结合,都为参与比赛获得好名次服务。根据押加运动的特点,按肌肉工作特点分:押加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主要采用静力性等长、超等长和动力性等张训练。

2.2.2押加核心力量的训练手段

对押加核心力量耐力、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进行训练,主要运用动机激励、竞技需要原则。押加核心力量训练主要采用对抗性练习和负重抗阻力和克服自身重量练习。采用瑜伽球俯卧撑、跪球平衡、单腿蹲、悬垂举腿、健身球反向划船、负重仰卧转体、俯卧两头翘等力量训练手段。当然,押加项目中强调核心力量的训练不是忽略身体其他部位运动能力的练习,运动是人体系统整体的运动,不是单一某个部分的发力做功,只有身体的其他部分与核心部位有机结合,才能体现出整体力量的最优化。

2.3押加项目专项化训练内容与负荷量度指标(见表3)

表3 结合押加专项特点训练负荷指标

专项训练有利于适应比赛,提高竞技能力。符合押加专项训练特点主要内容是:押加比赛动作爬拉65KG—75KG重物,四肢向前爬行5—20米。在押加运动比赛中,力量耐力和爆发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押加运动的核心力量专项化训练是训练最主要部分。核心力量训练要与押加技术形成的泛化、分化、自动化过程中有机结合,逐渐建立自信强大的心理。训练过程中发现,押加技术动作相对比较单一,需要克服训练的单调性,激发运动员的动机,变化训练方式方法,避免竞技能力提升过程中不合理的出现高原现象。

2.4押加核心力量训练后与训练前对比(见表4)

2.4.1静力性力量耐力训练指标分析

押加核心力量测试选取指标中背力和平板支撑属于静力性耐力指标,通过表4可以得出,经过 1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其中背力训练前后的效果有变化但不明显;平板支撑训练前后对比,p<0.01训练前后差异非常显著。教练员应注意观察不同运动员平时表现,把控好运动员状态,有的需要激励,有的必须稍微打压,保证运动员身体体力和竞技能力的良好状态进行训练和比赛。

表4 押加运动员实验前后选取核心力量的指标参数

(注:P>0.05表示训练前后无显著的变化;P<0.05有显著差异;P<0.01差异性极其显著)

2.4.2动力性力量耐力、爆发力指标分析

通过表4分析得出,押加核心力量的,动力性指标经过 1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下肢力量实验前后有显著提高;腰腹部力量中1分钟仰卧转体起实验前为38.88±2.80,实验后为39.63±2.83,p<0.01训练前后差异非常显著,其它指标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上肢力量指标P<0.01表明实验前后上肢力量的变化非常显著。

2.4.3实验前后专项核心力量分析

通过对押加核心力量的专项化训练(见表3)后,对押加实验前后所测试的指标分析,下肢、腰腹部、上肢的力量有显著想变化(见表4),表明实验前后押加核心力量专项素质有明显的提高。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务必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以达最佳训练效果。

3结论

1.押加的技术动作单一,训练中要注意调整和变化方法,通常更多需要教练鼓励支持,同时也要运动员积极主动训练,动机激励,促进竞技能力的提高。

2.押加核心力量评定选取测试指标中,实验前后对比研究表明,上肢力量p<0.01训练前后差异非常显著,下肢和腰腹部力量指标P均<0.05,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发展押加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耐力、稳定性、爆发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3.针对押加核心力量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押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参考文献:

[1]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官网[EB/OL].http://sports.gog.com.cn/system/2011/02/16/011014500.shtml.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4-25.

[3]IAN HASEGAWA. The Use of Unstable Training for Enhancing Sport Performance[J]. NACA' 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 2005, 4(4): 15-17.

[4]郑伟涛,屈萍.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帆板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2011,45(2):78-79.

Research on core strength training of “YaJia”-a minority nationality sport

Lu Jihong, Tang Jingdao , Li Jing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re training features of a minority nationality sport named “Yajia” using methods such as experimental contras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iteratur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core strength test indicators, for plank p<0.01; there a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upper and lower body strength both increases after experiment (P<0.5);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s helpful to increase both core strength endurance and power of “Yajia” players.

Key words:YaJia; Core Strength; Training

第一作者简介:卢吉洪(1993-),男,布依族,贵州平塘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救援救护。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6-0116-2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53

Physical Fitness College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猜你喜欢
民族体育核心力量训练
论民族体育与校园文化
试探核心力量对技术动作经济性的影响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