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找差”而是“寻美”

2016-06-23 16:17华建谊严育洪
今日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黑点白纸珍珠

华建谊+严育洪

学生的上进心更多地来自于他人和本人对自己的正面肯定、积极评价,后进生更在意别人的评价。高明的教师不会让后进生“知耻而后勇”,而是“支持而后勇”,也就是教师应支持后进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只要那么一“点”,足以照亮前程。

1997年5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讲述了他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有一天,我的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白纸,白纸的右下方有颗明显的小黑点。他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一颗黑点。”我们整个教室的人几乎都做出了这样的回答。“不能这样,孩子们,你们不能这样,这首先是一张白纸!”老师说道。

我们中国人由于受文化背景、生长环境、教育氛围的熏染,在自我评价方面,往往表现出“中庸”“自我贬抑”的倾向,不敢或不善于张扬自己的优点,怕引起他人非议。反映在孩子身上,就是当你要让孩子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的时候,许多孩子只盯着自己的缺点,对优点说不出几个,而对自己的缺点却能说出很多。在后进生身上表现得更是如此,几乎是对自己的全盘否定。

事实上,孩子们并不缺少优点和闪光点,哪怕在后进生身上也总能找出一些闪光点,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寻找优点、放大优点的意识。对后进生,许多教师更是戴着有色眼镜,用挑刺和批判的眼光看待他们。对此,我们可以开展寻找优点和寻找闪光点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还可以让同学帮着寻找。在活动最后,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如果一味盯着自己的缺点,那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差,如果一味盯着别人的缺点,那只会失去越来越多朋友。

心理学上有一个“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了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更加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卡耐基说:“每个人的特质中有80%是长处,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盯着自己的缺点,而不知发觉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学生会产生“视网膜效应”,教师也会。教师对后进生“不好了”的第一印象常常会随之产生对他们“好不了”的第二印象、第三印象……而教师“好不了”的看法又会强化他们“好不了”的思想意识,结果越来越“后进”。

其实,每一位学生不正像一张张白纸吗?大多时候,我们注意的只是它上面的黑点。对后进生而言,这个黑点只是更大一点、更多一点而已,但还不足以让白纸变成黑纸。遗憾的是,许多教师还在人为地加大黑点的存在,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这样批评后进生“你简直笨死了,你简直一无是处”,这样的看法不正在夸大那些黑点吗?

有一位学生的作文,从头到尾仅用几个标点,教师生气地批道:“你难道不会用标点吗?先把标点加好了再交。”结果他我行我素。后来,这位教师换了教育计策,反过来把那几个标点符号都用红笔圈出来,写上:“这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老师希望能够多看到几处。”没想到,下次他的作文标点都加好了。这就是白纸和黑点的道理,当你光看见白纸时,黑点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小;当你光看见黑点时,黑点会越来越明显。

我们可以借用“白纸和黑点”的比喻来解说“教师与后进生”的教育问题,我们还可以借用“孩子和珍珠”的比喻来进一步说明教育道理。平时,我们喜欢把好学生比作珍珠,但许多人或许不知道,许多珍珠都有着瑕疵,如果非要去掉它,可能珍珠不再是珍珠。

有位渔夫捞到一颗大珍珠,晶莹圆润,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开始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已不复存在。

后进生就如同有着黑点的珍珠,只是黑点稍微大一点和多一点罢了!他们,也许一时成绩不好,也许一时习惯不好,也许一时纪律不好……我们不一定非要盯着他们的“黑点”,去消灭它,我们可以反过来增加珍珠的光彩,增加白纸的面积,来盖住或盖过黑点,此时黑点就会显得微不足道了。这种做法也就是教师要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发现闪光点,放大优点,此时缺点自然会慢慢淡化甚至消失。

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后进生也在不断进步,所以教师看待后进生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拿他们的今天与昨天比,而不是拿他们跟优等生比。哪怕有了一点进步:比如考试及格了、打扫卫生认真了、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了,也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知错能改亦可成为闪光点,例如迟到大王少迟到了,打架大王少打架了,哪怕少了一次,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或许算不上优点,但对后进生来说,却难能可贵,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表扬。

有一个学生,她报到比别的学生晚了一个月,学习一直没有跟上,平时也不爱说话,但她上学从不迟到,每次做值日总是特别认真。教师就针对这些优点在班级内给予肯定和表扬,慢慢地,她的性格越来越开朗,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后来,教师安排她当卫生委员,班级的卫生考评一直排在学校的前列。

或许,表扬在好学生眼里不稀罕,但在后进生心里却往往能激起很大的涟漪。后进生因为常常被批评,渐渐丧失了自尊心,往往会产生什么都无所谓的心理:反正在教师心目中自己是反面教材,在同学心目中是引以为戒的角色,没什么好形象,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而让后进生能够看到自己的“好”,能唤起后进生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追求,最终摔破“破罐子破摔心理”。

在现实中,许多闪光点常常一闪而过,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并能积极转化为教育的契机,从而创造教育的奇迹。有些“差”生或许什么都差,就像下面案例中的那位“差”生那样似乎是黑纸一张,但只要能闪过一丝亮光,就非常夺目,如同在一张黑纸中有一个白点那么抢眼、那么亮眼。如果有,我们就应该及时抓住这个“白点”,使之越来越亮、越来越大,最终驱逐学生心中的“黑暗”。

有一个学生,上学经常迟到,张口就说脏话,值日从来不做,见了老师也从不打招呼,从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任何的优点可以表扬。但有一次在学校外老师碰见他,他主动问候了老师,老师就抓住这一点,在班级里表扬他。虽然当时他不以为然,但从那以后,他每次见到老师,都能主动打个招呼,并且老师每次都表扬他,渐渐地,他在其他方面也越来越上进。

无数教育实例告诉我们,学生的上进心更多地来自于他人和本人对自己的正面肯定、积极评价,后进生更在意别人的评价。高明的教师不会让后进生“知耻而后勇”,而是“支持而后勇”,也就是教师应支持后进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只要那么一“点”,足以照亮前程。

这一点可以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身上找到印证,老师发现了他的一个闪光点,最终成就了他。奥托·瓦拉赫在读中学时,文学、油画成绩最差,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用激励性的评价“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素质”给他以新的动力和源泉。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他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庆祥说:“如果你能说出孩子10个优点,你是个优秀的家长;如果你能说出孩子5个优点,你是个合格的家长;如果你连孩子一个优点都说不出来,那你该是个‘下岗的家长!” 教育不是“找差”,而是“寻美”。作为教师,也有义务去发现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优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硕放南星苑小学;江苏省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黑点白纸珍珠
“小珍珠”
白菜长黑点还能吃吗?
茄子四种『黑点子』病巧防治
白纸变美金
为了喝到珍珠
救命的黑点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果蔬上长了黑点还能吃吗
白纸的三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