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安全的风险管理理念

2016-06-24 06:52
中国公共安全 2016年6期
关键词:交通事故隐患风险管理

■ 陆 键



城市交通安全的风险管理理念

■ 陆 键

过去我们研究交通事故的发生很多是随机的,研究也好,管理也好,我们的思路始终是追着事故走。可以说我们的控制方法、管理方法都是围绕事故展开。那么,是否可以通过“风险管理”来研究和控制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我们过去讲城市交通安全的时候,往往把交通事故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如何控制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怎么处理?这些传统的交通安全管理方法,我们过去有很多的研究,也有很多成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安全事故的数据也没有很大下降,原因是交通事故的发生很多是随机的,研究也好,管理也好,我们在理念上始终是追着事故走。可以说我们的控制方法、管理方法都是围绕事故展开。

何谓风险管理

我今天谈的这个理念不一样,这个理念是“风险管理”。风险是什么概念呢?比如投资股票,股票是有风险的,你怎么控制风险。比如买房子也是有风险的,怎么控制还贷的风险。在过去,风险管理的理念主要是用于医疗事故、金融行业,把同样的理念用到城市安全,也是比较合适的。我们怎么样对城市的安全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事故。比如说城市拥堵是一个风险,当拥堵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个拥堵就转化成灾害了,城市大面积瘫痪。怎么样控制拥堵,这也是一个风险的概念。所以我今天简单介绍一下风险的概念。

谈到交通事故,我们经常跟美国作比较。这几年我国的交通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死亡率大大下降。美国从2010年开始,死亡率也大幅下降,主要是美国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战略,从战略层面上进行控制,美国各个州、各个县有具体的控制目标,所以死亡人数下降很快。我们过去关注的是城市的交通拥堵,但事实上拥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安全问题又出来了。所以我们很关注交通安全。城市交通的问题一个是安全,一个是行驶效率,还有一个是环境/能源,这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比较多的问题。 如果做横向比较,与其他国家比,我国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现在谈到正题,交通安全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我们今天主要是谈城市的交通安全事故,由车辆引起的交通事故。当我们谈到城市的交通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事故的发生,由于事故发生导致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是我们很显著的目标,减少这样的事故。但有另外一个内涵,道路使用者对交通环境的安全性的感知,这也是一个问题。比如晚上走路,这个路很可怕,虽然没有鬼,但是你心里觉得很害怕。我们对道路交通安全有两个概念,一个是事故的发生,第二个感觉是否安全。这个和我们过去追求交通安全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是追着事故跑,我们的目标是瞄准减少交通事故,这个没有错。但在理念上我们更应该是在工作中尽可能把道路的感觉变得安全。从学术来说,我们更多的是追求感觉是否安全,开车是否舒适,开车的时候是否觉得有危险。这个是我们研究中追求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突发性的,无法预测,有时候特别好的道路和设施反而出现事故,驾驶人麻痹大意放松了,这时候有突然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他的反应能力就差了。所以不是说道路越差发生事故就越多,事故往往带有随机性和突发性。我们在现实中无法预测事故的发生,主要是随机性和突发性。因为我们的对象是人,因为有人在里面,所以人的行为方式,它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就发生了。

但路和管理是可控的,道路本身是不变的,是静态的东西。我们讲道路交通安全,人和车是不可控的,不可测的,但是路和管理是可控、可测的,这四个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工作目标就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因为有人和车,随机性就出现了。针对这四个目标,难度在于人和车。在长期的研究中,我们做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的时候,往往习惯用统计的方法来做,大量的驾驶人、大量的事故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出哪个地方是安全的,哪个地方是不安全的。这是我们常见的一个方法。所以改善交通安全要考虑怎么提高道路环境,怎么改善交通安全管理系统,怎么提高车辆的性能,更重要的是怎么管理驾驶人的行为,因为安全事故的主体还是由行为引起的,70%-90%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

说到交通安全管理,我们常用的方法是道路设施和环境的改善、控制设施和系统的优化,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我们是追着事故跑,以减少事故为目标。风险管理这个理念,应该说这几年在交通领域展开了,道路交通管理是不是可以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预测和预警。风险管理是对交通事故发生之前进行管理,应急救援是对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进行管理,这两者是有差异的。道路交通的风险是怎么形成的?首先有隐患,比如道路比较狭窄,车辆比较差,执法比较差,或者道路结构有问题。隐患并非就会转化成风险,风险是由于有了隐患以后,随着各种各样因素的动态变化,隐患逐步变成风险,风险逐步加大,最后就导致事故的发生,就是我们说的能量聚集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开始爆发了。当我们不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风险能量变大了以后,最后就爆发。生活中也常用这样的风险概念来解决问题,比如夫妻之间,两个人在一起会对华难免会有一些小的矛盾,当矛盾不断累积以后风险就爆发,两个人就会吵架。这样一个理念,跟我们的道路交通风险管理是一样的。

风险管理有三个因素:隐患、风险和事故。隐患形成风险,风险通过环境的变化,通过各种各样方式的催生,最后风险累积就形成了事故。所以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是:把隐患找出来,控制住隐患,把风险降低,到事故发生以后是交通事故救援的问题。它有很多基本的理论,第一个是多米诺骨牌理论,在交通安全管理中有社会环境、人的缺点,还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这些有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就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发生,引起交通事故。我们把其中一个骨牌侧倒,很可能就不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不会引发交通事故。我们在风险管理中,如果移去这里面的一个因素,可能事故就会终止。我们回想过去发生的重大事故也可以想,如果把某个因素移除,这个事故就可能不会发生。

能量释放理论

另外是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首先要确认某个系统内所有的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及伤害的可能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能量不正常或不期望转移的方法。这有几大块,第一块是防止能量聚集,比如交通事故是一个能量聚集最后爆发的过程,如果防止能量的聚集,毫无疑问车、人混杂是能量的聚集,交通控制的方式不合理也会导致能量聚集。所以很重要的是防止不正常的能量聚集。假设能量已经聚集了,怎么办?要减少已经聚集的能量,比如踩踏事件,尽可能把人疏散,减少能量聚集。把能量切割,形成一个个小能量,最后产生灾害的恶性程度就会下降。所以能量聚集理论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

如果要看交通事故发生的基本机理,由于有影响交通安全的隐患,隐患动态转化成安全风险,风险能量聚集,然后形成风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在做风险管理的时候,怎么控制安全隐患,把风险能量切割,让能量不要聚集起来,如果真的能量聚集以后,移除其中一个骨牌,使得骨牌不会坍塌。我们在事故发生之前要做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呢?要充分意识到影响安全的因素是什么,风险源形成了风险,风险要进行预测,由于能量不断聚集,可能风险越来越高,我们要有一个监测。当速度的方差加大以后,方差小的时候是绿颜色的,大一点是黄色,再大一点是红色,当达到红色的时候事故就要发生了。这时候我们给驾驶员发出预警,当驾驶员收到预警的时候,他的感知能力就提高的,这样发生事故的概率就会下降。一个是对风险进行控制,对驾驶员进行警告,前面的区域已经进入黄色区域,你们要注意安全。同时对区域内的交通进行调整,包括加强警力。另外一个是减少驾驶员进入这个区域,或者采用什么方法,隐患的控制,不断地进行闭环控制,最后就形成突发事件能量的化解。所以重心还是在事故发生之前怎么进行有效的管理。

过去的交通事故管理常常是应急管理,有很多地方说交通风险管理,实际上还是应急管理,应急管理主要是事故发生后的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是常态管理,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关注点是事件前控制风险,应急管理是事件中进行管理。风险管理是标本兼治,在更基础的层面推动和改善应急管理工作。所以风险管理是应急管理的更前移,是更积极主动的管理。

这是一个风险管理的案例,案例讲的是城市道路危险品运输的风险管理,我们用不同的颜色标出风险段,深色的是风险已经很厉害了,灰色的是风险已经进入黄色区域,白色的是风险很低的。风险主要是流量,驾驶员本身的信息、车辆信息、环境信息等,预测这个地方的风险是什么,这个风险往往告诉你红色的有70%的风险可能性,黄色的是15%,把这个预警好了告诉驾驶员。他的方法是既然有风险,那我就避开,危险品运输车辆不走城市道路。

结语

我们要明白风险管理与应急救援管理有重大的区别,一个是事前的管理,一个是事后,事前主要是找出风险源进行控制。它对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有重要的作用,把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前一下,推前到事前的风险管理。

本文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陆键教授在“2015中国(深圳)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的演讲,发表时未经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交通事故隐患风险管理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对上下班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的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预防交通事故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实践与探讨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